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东西问丨陈奕平:春节民俗为何是华人抹不掉的文化记忆?

2022-01-29 19:49:19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东西问)陈奕平:春节民俗为何是华人抹不掉的文化记忆?

  中新社北京1月29日电 题:陈奕平:春节民俗为何是华人抹不掉的文化记忆?

  中新社记者 吴侃

  俗话说“有华人的地方就有春节”。对常年生活在海外的华侨华人来说,春节民俗是抹不掉的文化记忆、断不了的浓浓乡情,更是永久不变的团圆期盼。

  海外华侨华人为什么能将春节民俗代代相传?春节民俗活动在海外何以成为跨族裔的社会活动?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华侨华人研究院陈奕平教授近日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作出解析。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春节是华人最看重的传统节日,生活在海外的华侨华人有哪些春节民俗?海外并不具备祖籍地那样过春节的社会文化基础和氛围,华侨华人为什么能将这些年俗代代相传?

  陈奕平:作为传承了几千年的重要节日,春节在海内外中华儿女心中的地位是其他任何节日都难以超越的。华侨华人的春节民俗活动很丰富,家庭层面的有亲友团聚、吃年夜饭、给压岁钱、围炉守岁、祭祖祈福等;社区层面,每逢春节各国的中国城和唐人街会点亮新春彩灯、挂起大红灯笼,还有舞龙舞狮、新春庙会、春节大巡游等欢庆活动;国家层面,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把春节定为全国或者部分城市的法定节日,春节期间会有政要发表贺词、邮政部门发行生肖邮票和地方社区组织大型庆祝活动。

  年俗何以在华侨华人之间代代相传?一方面,周而复始的年节和年俗是民族文化的标记,具有强大的记忆点,成为华人心中不可磨灭的文化记忆和文化符号,即便他们常年生活在海外,这种记忆依然深刻而生动,具有天然的感召力;另一方面,海外华侨华人大多生活在多元文化背景的社会环境中,作为少数族裔,他们对中华文化有强烈的认同感,对民族文化精神家园的建构有内在的需求,也有自觉传承和传播的意识。

2020年1月,加拿大温哥华唐人街举行庚子鼠年华埠春节大游行。图为游行队伍中舞起的金龙。中新社记者 余瑞冬 摄

  中新社记者:在海外出生长大的华裔新生代往往对春节民俗的文化内涵知之较少,对中华文明缺乏深层认知,春节民俗对维系华裔青年一代的民族认同感、增进他们对中华文明的理解有何意义?

  陈奕平:海外华裔新生代对春节民俗的深层文化内涵知之较少,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移民本土化、融入主流的自然结果,另一方面华裔新生代与祖(籍)国的联结减少甚至中断,出现了所谓“失根”的问题。春节民俗和文化活动让华裔青少年能够观察、了解、欣赏中国传统文化,重新建立起与祖(籍)国和家乡的联系,寻回中华文明之“根”。

  想要加深海外华裔新生代对年俗文化的认知,华人家长首先要起到传承、引导的作用,每逢春节可以带领孩子参与置办年货、准备年夜饭、拜年祝福等家庭活动,也可以让孩子自己动手剪窗花、写福字、画年画、贴春联等,加深对年俗的记忆;华文学校也可以开展相关讲座或课程分享,向华裔青年讲解春节的历史、解释春节年俗的内涵,同时组织学生们开展一些年俗展示和体验活动;海外华文媒体作为国际传播中重要的民间使者,可以全面介绍中国春节文化、深入挖掘春节文化内涵,帮助华裔新生代了解中华文明的魅力及文明交流与互鉴的历史趋势。

2016年6月,参加“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的百名华裔青少年在重庆师范大学学习剪纸艺术。中新社记者 周毅 摄

  中新社记者:随着海外华侨华人融入当地,他们的年俗中是否加入了一些住在国文化特征?您怎么看传统年俗在海外发生的这些演变?

  陈奕平:中国人移民海外,也把中华文化传播到五湖四海,并结合当地文化习俗进行创新,甚至建构出新的文化形态。海外华人的年俗文化经过发展演变,也逐渐表现出地域性特征。

  比如新冠疫情暴发以前,美国、澳大利亚、法国、比利时、英国等国的华侨华人每逢春节会举办大巡游庆典,此类活动包含群众游行、花车巡游、舞龙舞狮、民族歌舞、功夫展示等元素,这样的庆祝方式融合了西方节日庆典的模式。华人的春节美食也与当地特色饮食融合,比如马来西亚华人融合南洋风味制作出了种类丰富的“年饼”,这些炭烘的小甜饼是每个华人家庭不可或缺的“年味”。

  事实上不同文明、不同文化之间一直在相互交流、学习和借鉴,这是世界文明发展的趋势。而华侨华人承载着中华文明基因,一直以来担当中外文明交流的践行者和中外文明互鉴的助推者。

  如今华侨华人的春节民俗不仅融入当地特色,也走出唐人街,在更广阔的空间中与更多人同庆同乐,让外国民众了解并喜欢上中国的年文化。我们看到,在中国农历新年期间,受华人节庆文化的影响,印度尼西亚非华裔的孩子们在广场上舞龙舞狮、在学校写中文对联,美国华埠举办的年宵花市吸引了各族裔民众参与,法国人常常利用春节机会“组团”去当地的中餐馆吃饭、关心自己的生肖意涵并期盼好运。

2020年2月,澳大利亚墨尔本举行中国新年庆典,各界艺术团体在市中心和唐人街游龙舞狮、载歌载舞,吸引大批当地民众和华侨华人到场观看,共同欢庆农历鼠年的到来。中新社发 王旭东 摄

  中新社记者:疫情下海外侨胞出行有诸多限制,“云团圆”“云拜年”等新年俗逐渐代替传统年俗。华人应该如何协调守护传统年俗与构建新年俗?传统年俗如何才能在海外华人间传承下去?

  陈奕平:其实年俗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应当以更开放的心态接受年俗的发展和演变。重要的是从春节民俗活动的精神内涵出发,根据新的形势和需求,探索出最适合当下的形式和活动。

  在全球疫情持续蔓延的当下,大规模、聚集性的庆祝活动不适宜举办,“云团圆”“云拜年”不失为很好的过年方式。近两年华侨华人还通过“云端春节晚会”“线上新春团拜会”“云逛庙会”等方式过年,传统年俗花样翻新,洋溢着浓浓年味,也传递了切切乡情。

  至于传统年俗如何在华人间传承下去?我认为首先要发挥华侨华人社团的作用,包括组织侨胞开展春节民俗活动、用年节特色装饰给唐人街增添氛围感等;华人家庭需重拾传统年节礼俗,比如尽量在家里吃年夜饭、注重祭祀祈福和家族文化的传承等;中国的侨务部门也可以为海外侨胞送去“文化”年货,比如近两年“四海同春”等品牌文化活动转变为在“云端”举行,不少侨乡举办“云端”春节联谊会,就是面对疫情主动求变的结果,对守护春节文化记忆有积极的意义。

2020年1月,“四海同春”2020全球华侨华人春节大联欢晚会在湖南长沙录制,诸多海内外知名艺人登台献艺,向全球华侨华人送上精彩演出和新春祝福。中新社记者 杨华峰 摄

  中新社记者: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包括美国、加拿大、苏里南、巴拿马等在内的近20个国家和地区,把春节定为全国或者部分城市的法定节日,春节民俗活动也逐渐成为跨族裔的主流社会活动,为什么春节文化能在海外“圈粉”?

  陈奕平:近年来,过春节逐渐成为海外的风尚,节庆规模和影响力日趋扩大。比如美国纽约帝国大厦、日本东京塔、意大利米兰裕信银行塔等各国地标建筑,每逢中国春节会“披上红妆”,春节已呈现出四海同庆的盛况。

2020年1月,纽约哈德逊河上空燃放焰火、帝国大厦点亮红色彩灯,庆祝中国春节。中新社记者 廖攀 摄

  春节何以成为国际上认可度很高的中国文化符号?首先年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内涵非常丰富,年文化彰显和谐欢乐、普天同庆的意蕴,又包含追思先人和重视传统的文化元素,很容易获得共鸣。

  另外,春节从华人唱主角的社区活动发展为世界性的节日,也离不开遍布世界各地的华侨华人长期以来的推广和传播。在推动春节文化走向世界的过程中,未来应该更多地考虑不同国家民众的文化背景和欣赏习惯,因地制宜地开展一些活动,同时在传播路径上进行创新,融入更多流行元素,让春节这一文化符号更加丰富。(完)

  受访者简介:

  陈奕平,1966年5月生,四川资中人,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华侨华人研究院教授、副院长,教育部人文社会研究基地(华侨华人)副主任,国际关系学、世界史专业博士生导师。

  • 相关阅读
  • “五个一百”:展示奋进中国的光与暖

      【地评线】“五个一百”:展示奋进中国的光与暖  □李群  1月28日,中国正能量“五个一百”网络精品年度发布盛典在中央电视台CCTV-1和网络平台播出。  “五个一百”网络精品展示,是将一个个平凡而又伟大的...

    时间:01-30
  • 应急管理部会商部署春节假期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防范应对工作

      中新网1月30日电 据应急管理部网站消息,1月30日,应急管理部召开视频会商调度会,与中国气象局会商研判,视频连线湖南、湖北、贵州、安徽等地应急管理厅局和消防救援总队,会商研判当前低温雨雪冰冻情况及发展趋...

    时间:01-30
  • 京彩好评:感悟总书记新春足迹,绘就新时代幸福未来

      【地评线】京彩好评:感悟总书记新春足迹,绘就新时代幸福未来  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赴山西考察调研。1月26日下午,他先后来到霍州市师庄乡冯南垣村、汾西县僧念镇段村,走进村民家中看望,实地了解山西灾后...

    时间:01-30
  • 云南通报4起违规配备使用公务用车问题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讯 为持续纠治违规配备使用公务用车问题,严防公车私用、私车公养等“车轮上的腐败”,保持纠治不正之风的高压态势,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云南省纪委监委对违规配备使用公务用车的典型...

    时间:01-30
  • 1月30日全国预计发送旅客2945万人次

      1月30日,记者从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春运工作专班了解到,春运第14天,全国预计发送旅客2945万人次。其中铁路预计发送旅客680万人次, 公路2130万人次,水路42万人次,民航93万人次。全国高速公路预计流量2591.23...

    时间:01-30
  • 克罗地亚前总统表示坚决反对体育运动政治化

      北京冬奥会 | 克罗地亚前总统表示坚决反对体育运动政治化  新华社萨格勒布1月29日电(记者李学军)即将赴华出席北京冬奥会的克罗地亚前总统、国际奥委会委员基塔罗维奇女士28日在此间会见中国驻克罗地亚大使齐...

    时间:01-30
  • 坦桑尼亚总统哈桑祝福北京冬奥会

      北京冬奥会 | 坦桑尼亚总统哈桑祝福北京冬奥会  新华社达累斯萨拉姆1月28日电(记者谢昊)坦桑尼亚总统哈桑28日在个人社交媒体账号上对中国举办2022年北京冬奥会表示祝福。  “我们非常兴奋地关注着2022年北...

    时间:01-30
  • 习近平:在二〇二二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

      (受权发布)习近平:在二〇二二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  新华社北京1月30日电在二〇二二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2022年1月30日)习近平同志们,朋友们:  在农历壬寅虎年春节即将到来之际,我们在这里欢聚一堂,辞...

    时间:01-30
  • 总书记的新春问候 | 军营里的“暖心话”

      【编者按】每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都会看望慰问各族干部群众,给大家送去新春的问候和祝福。到北京地铁8号线南锣鼓巷站工地,看望正在忙碌的农民工;在《阿佤人民唱新歌》歌声中,感受云南佤族乡亲们脱贫后的...

    时间:01-30
  • 习近平的十段温暖行程

      学习进行时丨习近平的十段温暖行程...

    时间:01-3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