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天有可测风云 专家详解精细气象服务护航冬奥赛事

2022-02-09 19:31:28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2月9日电 (记者 杜燕)原定于2月6日11时开始的高山滑雪男子滑降比赛,因大风天气推迟至2月7日12时开始。气象团队严密监视天气动向,持续提供精准的气象服务,护航比赛顺利完成。

  作为冬奥会的重要保障内容之一,气象服务保障备受关注。2月9日,参与冬奥气象服务保障的专家们在2022北京新闻中心举行的“双奥之城·看典”之“太阳照常升起”直播活动上,解密团队如何“百米级、分钟级”看“风吹云动”,让“天有可测风云”成为现实,为冬奥比赛提供可靠的气象服务保障。

  建成历届赛事中较稠密气象监测站网

  复杂山地的气象预报是国际公认难题,隔着一道山脊,气象环境就可能有很大区别。

  位于北京市延庆区的小海陀山海拔2198米,是北京境内的第二高峰,山地地形复杂,可谓“一天变四季”“百米不同天”。

  “要在建于此的高山滑雪赛道实现百米级预报,几年前中国预报员的经验几乎是零。”北京市延庆区气象服务组副组长、延庆区气象局副局长张曼表示,气象部门在海坨山上建成了“三维、秒级、多要素”的冬奥气象监测网络,通过自动气象站、天气雷达、微波辐射计等探测设备,提供了覆盖赛区及周边的天气实时监测数据,为冬奥赛事和城市运行提供了重要的监测数据基础。

  她介绍,气象保障团队队员们曾在数九寒天,冒着大风、顶着严寒,啃着冻硬的面包,舔着冻成冰的矿泉水,一趟搬运共计几千斤重的探测设备,在规定时间提前完成自动气象站监测系统的建设任务。

  “当我们看到观测数据正常显示在调试窗口的时候,得知观测数据成功回传到中心站的时候,大家欢呼雀跃,所有的辛苦付出觉得都值了。”她说。

  她称,截至目前,团队在海陀山建设了17套自动气象站、4套便携自动气象站的地面监测系统,还在赛区建设了S波段天气雷达、激光测风雷达的垂直监测系统。同时,完成了延庆赛区周边38套自动气象站的升级改造工作,构建了“三维、秒级、多要素”的冬奥气象综合监测系统,建成了目前冬奥会历届赛事中较为稠密的监测站网。

  高山滑雪要“看天吃饭”。张曼表示,目前,运维团队每天要对设备状态进行监控,对数据进行分析,一旦发生故障会进行及时抢修,确保探测系统稳定运行,为赛事提供精准、可靠的气象服务保障。

  “一场一策”“一项一策”保障比赛顺利进行

  北京冬奥会的山地气象预报核心团队“五年磨一剑”,按照“一场一策”“一项一策”的服务要求,在北京赛区、延庆赛区及冬奥组委运行指挥部调度中心组成服务运动员、教练员及赛事组织方的预报团队。

  北京城市气象研究院副院长陈明轩表示,北京冬奥会是近20年来、唯一在大陆性冬季季风主导的气候条件下举办的冬奥会,赛区处于复杂山地中,做百米级预报满足赛事需求,这在国际上前所未有。

  他称,形成覆盖冬奥赛区百米网格、十分钟更新的冬奥气象预报产品,大幅提升了冬奥关键气象要素预报的准确率,有效支撑了预报服务团队开展精细气象服务。

  因各类赛事需求不同,北京冬奥气象保障服务明确了“一场一策”“一项一策”的原则。陈明轩称,纵观历届冬奥会,与北京冬奥会的天气气候特征、冬奥气象保障侧重点均差异显著,国际上没有成熟的、适用于北京冬奥会气象服务保障的技术方案可以借鉴或复制,加上中国冰雪运动起步较晚,缺少冬季重大国际体育赛事气象服务保障经验,可以说,北京冬奥会的气象服务几乎是从零起步。

  “从申冬奥开始,就开始做气象观测和数据的分析研究。”他说,气象保障团队连续5年冬季在赛区开展实地预报训练。其中,科技的支撑不容小觑。高精度数值天气预报模型、多源气象数据快速集成与融合预报系统、大气涡流尺度数值模拟计算模型……一系列关键技术方法,最终构建了冬奥气象“百米级”预报技术体系,多项技术填补国内空白,核心技术完全自主可控。

  曾参与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气象服务保障的陈明轩表示,预报精度从每公里、每小时精准到百米级、分钟级,这是质的飞跃。冬奥会后,这些气象保障技术将会在服务国家重大活动气象保障、保障大城市安全运行、提升冰雪产业的配套服务能力等方面继续发挥作用。(完)

  • 相关阅读
  • 中国科学家建立蛋白质设计新方法

      我国科学家建立蛋白质设计新方法  新华社合肥2月10日电(记者周畅)蛋白质是生命的基础,国际上早有关注如何通过氨基酸的人工排列组合设计蛋白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刘海燕教授、陈泉副教授团队采用数据驱动策略,...

    时间:02-10
  • 一种生物只有一套染色体基数?中国科研人员发现桑树有两套染色体基数

      一种生物只有一套染色体基数?我科研人员发现桑树有两套染色体基数  新华社重庆2月10日电(记者柯高阳)桑树是重要的生态和经济树种。我国科研人员最新研究发现,染色体的融合断裂使得桑树拥有两套染色体基数。这...

    时间:02-10
  • 习近平向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致慰问电

      2月1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致电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就埃尔多安总统夫妇感染新冠病毒致以慰问。...

    时间:02-10
  • 检察机关依法分别对蔡鄂生、孟祥决定逮捕

      中新网2月10日电 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官方微信消息,10日,检察机关依法分别对蔡鄂生、孟祥决定逮捕。  最高人民检察院依法对蔡鄂生决定逮捕  原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党委委员、副主席蔡鄂生涉嫌受贿、利用...

    时间:02-10
  • 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要负责人就《关于加强巡视整改和成果运用的意见》答记者问

      加强巡视整改和成果运用 推动新时代巡视工作高质量发展  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要负责人就《关于加强巡视整改和成果运用的意见》答记者问  近日,经党中央同意,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巡视整...

    时间:02-10
  • 孙晶岩:向世界讲述冬奥故事(冬奥和声)

      2月4日,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隆重开幕,北京成为历史上首个举办夏奥会和冬奥会的城市。作为在这里生活了50多年的报告文学作家,孙晶岩不仅对北京有深厚的感情,更期望通过自己的笔全方位展现家门...

    时间:02-10
  • “双奥之城”让世界瞩目中国(望海楼)

      北京冬奥会大幕拉开,各项赛事在三大赛区相继展开。连日来,从开幕式的浪漫雪花到冰雪健儿的优异表现,从一流的比赛场馆到严格的防疫举措,从热情的志愿者到可爱的“冰墩墩”……北京冬奥会的每一帧画面,都让世...

    时间:02-10
  • 奥运史上首次实现所有场馆100%使用绿色电力 张北的风点亮冬奥的灯(精彩办赛 协同发展)

      一台矗立于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县的扇叶直径146米的风电机组,日均发电约2.45万度,经666公里长的张北可再生能源柔性直流电网试验示范工程(简称“张北柔直”工程)输送至北京后,可供首钢滑雪大跳台中心完成本届冬...

    时间:02-10
  • 中国代表呼吁国际社会密切关注“东伊运/突厥斯坦伊斯兰党”恐怖威胁

      新华社联合国2月9日电(记者王建刚)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9日呼吁安理会和国际社会密切关注“东伊运/突厥斯坦伊斯兰党”这一持续活跃和不断发展的恐怖威胁,切断其同极端组织“伊斯兰国”的连结,铲除其滋生祸患...

    时间:02-10
  • 外国运动员高度评价“冰立方”

      本报北京2月9日电 (记者贺勇)8日晚,北京冬奥会冰壶混双决赛在国家游泳中心“冰立方”进行,这是“冰立方”在本届冬奥会期间产生的第一枚金牌。多名选手为这座完成“水冰转换”的“双奥场馆”点赞。美国冰壶选手...

    时间:02-1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