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神舟十三号计划4月中旬返回 将首次采用快速返回方案

2022-02-09 21:32:54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2月9日电 (马帅莎)《中国航天科技活动蓝皮书(2021年)》发布会9日在北京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将首次采用快速返回方案,计划4月中旬执行返回任务。

  中国空间站任务规划包括三个阶段,关键技术验证阶段、建造阶段和运营阶段,目前正处于关键技术验证阶段。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空间站系统副总设计师柏林厚表示,今年4月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在轨驻留6个月返回地面后,科研团队将对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情况进行全面评估,结果满足要求后,空间站将转入建造阶段。

  “建造阶段将依次发射天舟四号、神舟十四号、实验舱I和实验舱II以及天舟五号和神舟十五号六艘航天器,在有人状态下完成实验舱I和实验舱II与核心舱的交会对接、转位,最终完成T字构型空间站的建造;建造完成后,对功能性能进行在轨测试,然后转入运营阶段。”柏林厚说。

  谈及2022年中国空间站任务特点,柏林厚表示,任务环环相扣、高度耦合;航天器在轨对接与分离次数多,组合体状态复杂,管理难度大;舱段转位、大小臂组合工作、货物出舱等任务状态新。

  此外,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载人飞船系统项目技术副经理邵立民介绍了载人飞船2022年任务安排。他表示,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在完成迄今为止最长6个月组合体停靠任务后,计划4月中旬执行返回任务,采用快速返回方案,着陆于东风着陆场。神舟十四号发射后,将配合空间站完成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的交会对接、转位任务,配合完成空间站组装建造任务。

  邵立民说,神舟十五号发射后,中国空间站将首次停靠两艘载人飞船,实现6名航天员乘组在轨轮换,地面将同时实施两艘载人飞船停靠状态监控、运行管理工作,同时,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将作为应急救援船在发射场待命。

  今年中国空间站任务将实现多个首次。邵立民指出,神舟十三号将首次完成最长6个月组合体停靠任务,并首次实施快速返回,进一步提升航天员舒适性及任务实施效率;神舟十四号和神舟十五号两艘载人飞船同时停靠空间站,首次形成6舱组合体构型,通过乘组轮换方式,建立空间站不间断有人驻留的任务状态。(完)

  • 相关阅读
  • 去年1至11月 检察机关共批捕涉黑涉恶犯罪5341人

      中新网2月10日电 10日,最高人民检察院新闻办公室组织开展最高检厅长网络访谈活动。最高人民检察院第一检察厅厅长苗生明表示,2021年1月至11月,全国各级检察机关共批捕涉黑涉恶犯罪2179件5341人,提起公诉3260件...

    时间:02-10
  • “火星职场初体验”:“天问一号”一年练就了什么“绝活”?

      中新网上海2月10日电 题:“火星职场初体验”:“天问一号”一年练就了什么“绝活”?  记者 郑莹莹  中国是世界上第二个成功软着陆于火星的国家。天问一号探测器于去年2月10日成功实施制动捕获,随后进入环...

    时间:02-10
  • 中国科学家建立蛋白质设计新方法

      我国科学家建立蛋白质设计新方法  新华社合肥2月10日电(记者周畅)蛋白质是生命的基础,国际上早有关注如何通过氨基酸的人工排列组合设计蛋白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刘海燕教授、陈泉副教授团队采用数据驱动策略,...

    时间:02-10
  • 一种生物只有一套染色体基数?中国科研人员发现桑树有两套染色体基数

      一种生物只有一套染色体基数?我科研人员发现桑树有两套染色体基数  新华社重庆2月10日电(记者柯高阳)桑树是重要的生态和经济树种。我国科研人员最新研究发现,染色体的融合断裂使得桑树拥有两套染色体基数。这...

    时间:02-10
  • 习近平向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致慰问电

      2月1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致电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就埃尔多安总统夫妇感染新冠病毒致以慰问。...

    时间:02-10
  • 检察机关依法分别对蔡鄂生、孟祥决定逮捕

      中新网2月10日电 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官方微信消息,10日,检察机关依法分别对蔡鄂生、孟祥决定逮捕。  最高人民检察院依法对蔡鄂生决定逮捕  原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党委委员、副主席蔡鄂生涉嫌受贿、利用...

    时间:02-10
  • 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要负责人就《关于加强巡视整改和成果运用的意见》答记者问

      加强巡视整改和成果运用 推动新时代巡视工作高质量发展  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要负责人就《关于加强巡视整改和成果运用的意见》答记者问  近日,经党中央同意,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巡视整...

    时间:02-10
  • 孙晶岩:向世界讲述冬奥故事(冬奥和声)

      2月4日,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隆重开幕,北京成为历史上首个举办夏奥会和冬奥会的城市。作为在这里生活了50多年的报告文学作家,孙晶岩不仅对北京有深厚的感情,更期望通过自己的笔全方位展现家门...

    时间:02-10
  • “双奥之城”让世界瞩目中国(望海楼)

      北京冬奥会大幕拉开,各项赛事在三大赛区相继展开。连日来,从开幕式的浪漫雪花到冰雪健儿的优异表现,从一流的比赛场馆到严格的防疫举措,从热情的志愿者到可爱的“冰墩墩”……北京冬奥会的每一帧画面,都让世...

    时间:02-10
  • 奥运史上首次实现所有场馆100%使用绿色电力 张北的风点亮冬奥的灯(精彩办赛 协同发展)

      一台矗立于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县的扇叶直径146米的风电机组,日均发电约2.45万度,经666公里长的张北可再生能源柔性直流电网试验示范工程(简称“张北柔直”工程)输送至北京后,可供首钢滑雪大跳台中心完成本届冬...

    时间:02-1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