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东西问 | 陈吉:福文化承载了中国人多少文化基因与情感愿景?

2022-02-14 18:37:07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东西问)陈吉:福文化承载了中国人多少文化基因与情感愿景?

  中新社福州2月14日电 题:陈吉:福文化承载了中国人多少文化基因与情感愿景?

  中新社记者 龙敏

  在中国,春节贴“福”的传统年俗迄今沿袭不衰。

  北京冬奥会上,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手拿“福”字,向中国人民送上虎年新春的祝福。

  “福”字到底承载了中国人多少文化基因与情感愿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副会长、福文化专家陈吉近日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对此进行阐释。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福文化源远流长,有何历史积淀和文化内涵?当下,推广福文化有何现实意义和世界意义?

  陈吉:中华福文化源远流长,历久弥新。中国最古老的象形文字中就出现了“福”字,至今约有三千年历史,博大精深,雅俗共赏,表现出巨大的包容性、丰富性和群众性。专家考证,贴福字的风俗至少从南宋已经开始,同时,诸如祝福、祈福、赐福、请福、接福、纳福、摸福等各种仪式和活动也传承至今,成为中华民族特有的生活习俗和文化符号。

2022年1月1日,民众在浙江杭州千年古塔——六和塔下举行祈福迎新年活动。中新社记者 王刚 摄

  许慎的《说文解字》载:“福,佑也。从示,逼声。”甲骨文的“福”字,表现的是人用双手捧着一个装满酒的器具,奉献给神明或祖先的情形,说明“福”自诞生以来就包含美好的文化内涵和以“祭祀”为主的祈福仪式两大部分。而家有余粮、酿酒祭祀,说明生活富裕,所以在中华文化的福文化传统中,“富”是“福”题中应有之义。东汉经学家刘熙《释名》说:“福,富也。”

  传播过程中,中国人对“福”的内涵进行了很多概括,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五福”。“五福”最早出现于《尚书·洪范》中,所谓“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实际上就是讲求长寿、富裕、安康、有德行、老年无疾而终,认为这样的人生才是最完美的。到了后汉时期,桓谭在《新论·辨惑第十三》中又将“五福”调整为“寿、富、贵、安乐、子孙众多”。时至今日,经过千百年的演变,“五福”又被概括为“福、禄、寿、喜、财”五个字。

2022年2月1日,农历大年初一,北京市民在天坛公园晒“福”字。中新社记者 蒋启明 摄

  从“五福”内涵的演变可以看出,中国人的“福”是集“三千宠爱于一身”的,中国人把渴望祈祝的美好愿望与目标都给了“福”,既寄托了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表达了对美好未来的祝愿,“福”成为吉祥美好事物的集合体。

  当下,我们推广福文化,既有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需要,也是加强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的现实需求。中国人成长历程中,“求福、纳福、惜福、祝福”都是耳熟能详的教诲与期许。经几千年悠悠岁月,“福”在中华文明历史长河中传承沉淀,成为中国人集体意识和民族情感中最核心的认同、最执着的守望,成为当之无愧的文化基因之一。

  古往今来,无论王侯公卿还是平民百姓,人们都在以各种方式信仰福、祈求福和接纳福;无论紫禁城的金銮殿,还是村野陋巷的茅草屋,都在贴同一个“福”字,传播同一种“福”文化。可以说,福文化是古往今来最受追捧的永远流行的主旋律、正能量,而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今天更是如此。

手写春联店铺展示的“福”字及春联。受访者供图

  中新社记者:福建为何大举推广福文化,打造福文化品牌,推动福文化走出去?

  陈吉:福建堪称中国福文化荟萃集成之地。福建和福州分别是中国唯一以“福”字冠名的省级行政区和省会城市,这里涵养着丰富多彩的福文化,孕育了令人瞩目的“造福”人文遗产。

  以“造福”人文遗产而言,福州近现代就涌现了睁眼看世界第一人林则徐、福建船政之父沈葆桢、近代启蒙思想家严复、最早译着西方文学作品的林纾、献身维新变法的林旭、捐躯广州起义的林觉民等“福州十杰”。这些人不独为福州、福建做出杰出成就,更成为中国近现代化的启蒙者推动者。其中,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政治担当,林觉民《与妻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的慷慨誓言,堪称中国一代代造福人的共同志愿与心声。

  坊间流传一副号称福建最好的对联,上联“福建福州福清福鼎福安五福临门”,下联“永安惠安南安诏安华安四季平安”,横批“长乐永安”。这副对联用的全是福建地名。因此,大举推广福文化,打造福文化品牌,推动福文化走出去,福建不仅拥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更是加快发展为民造福的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所在。

福州闽江畔灯光秀展示福文化。受访者供图

  中新社记者:西方也有福文化吗?中西方福文化有何异同?

  陈吉:对于幸福的文化建构,西方许多哲学家、专家学者都有研究和阐述。例如《圣经》里就有“八福”之说,称虚心的人、哀恸的人、温柔的人、饥渴慕义的人、怜恤人的人、清心的人、使人和睦的人、为义受逼迫的人都“有福了”,但此“福”与中国的“福”不是一个概念,它是基督教罪感文化中获得神的祝福。

  “幸福”,为古今中外人们共同追求则无疑义。虽然受东西方历史发展和文化差异影响,对于幸福的具体定义与思考会有所不同。总体而言,西方人对幸福的探求,有感性、理性与德性等不同路径,形成感觉主义、禁欲主义和理性主义等不同派别,理性思辨和宗教色彩会更加突出。

  但无论何时何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各国人民的共同祈愿,是国际社会尊奉的共同价值。

2018年2月,美国纽约,来自北京和纽约的小学生展示他们写的“福”字。中新社记者 廖攀 摄

  中新社记者:如何推动福文化走向世界,促进中西文明交流互鉴?

  陈吉:习近平主席在二〇二二年新年贺词中强调:“世界各国风雨同舟、团结合作,才能书写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篇章。”只要国际社会形成共识,把幸福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同价值追求,各国携手共同为世界人民造福,世界就有福了。

  福文化正在加快走向世界。去年我以中国书法的篆、隶、草、楷、行五体写了五个“福”字,再结合福州特色漆艺精心制作而成的“五福”大漆书法作品《有福之州有福同享》,被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选定为官方文化宣传品,受到各国嘉宾喜爱。虎年春节期间,“福星高照,福佑中华”的福文化标识连续三天亮相纽约时代广场大屏幕;2月8日,福文化又走进纽约市长官邸,出现在新任纽约市长亚当斯的庆祝农历壬寅虎年新春团拜活动中。

“五福”大漆书法作品《有福之州 有福同享》。受访者供图

  在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福文化”可以成为很好的推动剂和润滑剂。而要推动中华“福文化”走向世界,为世界人民和国际社会所熟知、认同和接受,关键要运用好多种载体讲好中国福文化故事,倡导呼吁世界各国携手并进为世界人民造福。其中,应该建立三个基本共识:

  一是坚持共同繁荣。“富”是“福”的基本要义。经济实力是综合国力的基本盘,也是各国人民过上幸福生活的重要前提。世界要繁荣,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双赢共赢、共同富裕是唯一选项。

  二是坚持以和为贵。虽然“和”没有出现在“五福”之中,但无论哪一种“福”,“和”都是底色。没有哪一种幸福生活可以建立在冲突和战火之中。虽然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仍是主流,但局部冲突和战火从未止息。每次看到那些辗转于冲突和战火中流离失所甚至失去生命的人们,尤其是那些无辜的妇女儿童,都让人倍感痛心,也倍加珍惜和平安宁。

2021年2月,江苏南京明城墙上张贴的“福”字造型。中新社记者 泱波 摄

  三是坚持求同存异。美国著名学者塞缪尔·亨廷顿提出,冷战后的世界,冲突的基本根源不再是意识形态,而是文化方面的差异,主宰全球的将是“文明的冲突”。“文明冲突论”的盛行,加持了西方惟我独尊强权霸权逻辑的“政治正确”。中华“福文化”恰恰是“文明冲突论”的纠偏者。人类历史的经验昭示,文明的多样性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文明的伟大正在于它的多姿多彩,文明的正道应该是彼此尊重包容以及一种水到渠成的融合发展,而不是人为制造冲突。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世界应该以“福”亲如一家。(完)

  受访者简介:

    陈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副会长,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研究员,福文化专家,文旅部美术(书法)专业高级职称评委,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评审专家,“闽籍书画名家抢救工程”组织指导委员会主任,福州大学非遗研究首席专家,第四届福建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 相关阅读
  • 燃放烟花庆祝元宵节?应急管理部再次提醒!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2月15日电 (彭宁铃)15日,应急管理部危化监管二司副司长洪宇在发布会上介绍,2021年四季度以来,应急管理部积极协调相关部委、组织地方应急管理部门,采取了一系列强化安全监管的工作措施。“烟...

    时间:02-15
  • 教育部:“一校一案” 推动建立中小学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

      在教育部今天(15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表示,《关于建立中小学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意见(试行)》已于1月16日印发,下一步,教育部将指导各地研究制定落实《意见》实施方案,建立...

    时间:02-15
  • 教育部:幼儿园不搞不切实际的特色课程 尊重幼儿个体差异

      中新网2月15日电 据教育部网站消息,日前,教育部印发《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其中,评估指标里提到,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不提前教授小学阶段的...

    时间:02-15
  • 教育部:督促尚未落实课后服务经费的地方逐县逐校落实到位

      中新网北京2月15日电(任靖)15日,教育部召开发布会。会上,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指出,将提高课后服务水平。在“全覆盖、广参与”的基础上注重“上水平、强保障”。推动各地各校挖掘校内潜力,统筹利用科普...

    时间:02-15
  • 嫦娥五号再出新成果 中国科学家研究建立更精确月球年代标尺

      中新网北京2月15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的嫦娥五号任务再出新成果:中国科学家基于嫦娥五号采自月球的样品,研究建立起新的更精确的月球年代函数模型,将为月球和行星科学研究提供更精确的时...

    时间:02-15
  • 教育部称将加快推进中考省级统一命题

      中新网北京2月15日电(任靖)15日,教育部召开发布会,介绍2022年基础教育重点工作任务和中小学幼儿园开学等有关情况。会上指出,将在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上突破。推动各地各校建立劳动教育清单制度,促进劳动教育...

    时间:02-15
  • 教育部:超九成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书面作业

      中新网北京2月15日电(任靖)15日,教育部召开发布会,介绍2022年基础教育重点工作任务和中小学幼儿园开学等有关情况。会上指出,2021年秋季学期学校落实“双减”成效明显。作业总量时长有效控制,作业管理制度普遍...

    时间:02-15
  • 教育部: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估严禁接直接测查幼儿能力

      中新网2月15日电 据教育部网站消息,教育部近日印发《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以下简称《评估指南》)。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负责人就《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答记者问时表示,在实施中应充分尊重学前教...

    时间:02-15
  •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负责人就《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答记者问

      构建科学评估体系 全面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负责人就《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答记者问  近日,教育部印发了《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以下简称《评估指南》)。教育部基础教...

    时间:02-15
  • 记者手记:从北京到柏林:同一个世界 同一种心愿

      中新网柏林2月14日电 题:记者手记:从北京到柏林:同一个世界 同一种心愿  中新网记者 马秀秀  拉着两个行李箱,背着大包小包,当我走出机场,看到举著名牌迎接我的同事,心里的石头终于落地。  从北京到...

    时间:02-1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