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第一观察·瞬间 | 大国之诺,一诺千金

2022-02-21 17:10:42

来源:新华社

  华灯璀璨,流光溢彩。“鸟巢”再次吸引全世界的目光,定格首座“双奥之城”的荣光。

  2月20日晚,北京冬奥会闭幕式在国家体育场隆重举行。在《和平——命运共同体》乐曲声中,习近平总书记走上主席台,同大家一起见证“无与伦比”的北京冬奥会的圆满闭幕。

  新华社记者的镜头,记录下这一瞬间——

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 摄

  非凡的冰雪盛会,精彩的中国答卷,完美诠释了奥林匹克精神。这一盛会是世界的交响,是冰雪的传奇。

  时针拨回至2015年7月31日,马来西亚吉隆坡。国际奥委会全会即将对2022年冬奥会的举办权归属进行投票。

  习近平总书记通过视频表达坚定支持与庄严承诺:“中国人民期盼和等待着这次机会。我相信,如果各位选择北京,中国人民一定能在北京为世界奉献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冬奥会!”

  申办成功后,总书记始终将办好冬奥作为“党和国家的一件大事”,亲自引领推动。

  2017年1月、2017年2月、2019年2月、2021年1月、2022年1月,总书记先后5次实地考察冬奥筹办工作,从蓝图规划到场馆建设,从人才培养到运动员训练备赛,念兹在兹、关心备至。

  在这个过程中,他多次重申:“中国将全面兑现在申办北京冬奥会过程中的每一项承诺”“中国办冬奥,言必信、行必果。”

  如今,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冬奥盛会呈现在世人眼前,中国兑现了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

  过去的16天,世界见证了竞技体育的荣耀与梦想,一项项奥运纪录甚至世界纪录在这里被刷新,中国一流的比赛场馆设施、出色的组织服务工作,赢得了奥林匹克大家庭和国际社会的广泛好评。

  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由衷赞叹:北京2022年冬奥会“非常成功”,运动员们感到“非常满意”,是一届“真正无与伦比的冬奥会”。

  大国之诺、一诺千金,这是重信守诺的中国担当,也彰显了负责任大国的风采风范。

  巴赫在闭幕式致辞中,特地用中文说:“谢谢,中国!”

新华社记者 丁旭 摄

  这份大国之诺里,有一以贯之的科学理念。

  2015年,在冬奥申办成功后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就提出了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奥理念。

  他深刻指出,这“是新发展理念在北京冬奥会筹办工作中的体现,要贯穿筹办工作全过程”。

  从北京冬奥组委选聘外国专家参与筹办工作,到“冰立方”等场地实现“水冰转换”“陆冰转换”最大化利用现有条件;从竞赛场馆首次实现绿色电力全覆盖,到小城崇礼因冰雪而脱贫摘帽……

  总书记提出的办奥理念化作一幅幅美丽生动的冰雪画卷,成为北京冬奥会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新华社记者 李尕 摄

  这份大国之诺里,有亿万人民参与的火热激情。

  “中国这次办奥的最大目的,就是带动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

  如今,承诺已从愿景变为现实。

  3.46亿人!截至2021年10月,我们提前实现了宏伟目标。数字的背后,是在习近平总书记关心引领下,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的长足进展。

  冬奥会期间,仅在中国国内,就有超过6亿人通过电视收看了冬奥会。中国人对冰雪运动的热情可见一斑。

  本届冬奥会,中国不仅创纪录地勇夺9金、4银、2铜,取得了我国参加冬奥会的历史最好成绩,更因兑现“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承诺获得了另一块具有沉甸甸含金量的“金牌”。

新华社记者 曹灿 摄

  这份大国之诺里,有“如期”“安全”的组织力和行动力。

  北京冬奥会,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首次如期举办的全球综合性体育盛会。

  应对世纪疫情影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突出“简约、安全、精彩”的办赛要求,全面防范化解各种风险。

  就在上个月,总书记专题调研北京冬奥筹备工作时,还特别详细询问“双闭环”管理模式,关注不同区域的垃圾处理细节。

  面对安全考验,中国也交出了一份优异答卷。

  从赛会住宿、餐饮、交通,到抵离、物流、医疗等各领域各环节,各项措施全力保障了办赛、参赛、观赛人员的防疫安全,成为巴赫所说的“整个星球中最安全的地方之一”,展现出大国办大赛的精细化管理能力和实力。

新华社记者 曹灿 摄

  这份大国之诺里,有同舟共济的美好愿景。

  去年,奥林匹克格言更新,在“更快、更高、更强”之后加入“更团结”,诠释出奥林匹克精神的时代价值。

  “奥林匹克运动倡导的‘更团结’正是当今时代最需要的。世界各国与其在190多条小船上,不如同在一条大船上,共同拥有更美好未来,所以我们提出了‘一起向未来’的北京冬奥会口号。”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

  冰雪为媒,架起世界交流互鉴的桥梁。来自91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0名运动员齐聚于此,奏响了团结、友谊、进步的乐章。

  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书写了一段“地球村”的佳话,为奥林匹克运动作出了中国贡献。

  闭幕式最后,“鸟巢”上空,盛大的焰火腾空而起,绽放出“天下一家”的中英文字样。

  “一起向未来”——这是中国人民的诚挚呼唤,也是世界人民的共同心声。

  监制:赵承

  策划:张旭东

  主笔:朱基钗、王子铭

  统筹:鞠鹏、张晓松、王宇、王绚

  视觉:李涛、郝晓静

  编辑:杨文荣

  新华社国内部制作

  新华社第一工作室出品

  • 相关阅读
  • 呼和浩特急寻曾经去过长乐宫购物中心的人员

      2022年2月17日以来,呼和浩特市确诊病例中多例与赛罕区长乐宫购物中心存在流行病关联,经专家组研判,该场所存在较大传播风险,为进一步做好呼和浩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现就有关事宜公告如下:  一、在202...

    时间:02-22
  • 冬奥会闭幕 首都机场多举措保障出境高峰

      北京冬奥会圆满落幕,首都机场也迎来涉奥人员的集中出境高峰。根据工作计划,昨天(21日)共有39架次冬奥航班离京,出境总人数近5700人,为北京冬奥周期内单日进出境人数的最大峰值。  为加快运动员出境通关速度...

    时间:02-22
  • 青海果洛州玛沁县发生3.7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中新网2月22日电 据国家地震台网官方微博消息,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2月22日06时46分在青海果洛州玛沁县(北纬34.48度,东经99.03度)发生3.7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图片来源:国家地震台网官方微博...

    时间:02-22
  • 全国检察机关:3年来起诉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两万余人

      本报北京2月21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韩飏)最高人民检察院今天召开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加强网络时代人格权刑事保护”新闻发布会通报称,2019年以来,全国检察机关共批准逮捕涉嫌侮辱罪、诽谤罪犯罪嫌疑人...

    时间:02-22
  • 冰雪上的大思政,00后交出答卷

      在高考报志愿时就许愿到北京助阵冬奥会的北京体育大学00后学生强靖雯,终于“心愿达成”。2月19日晚,她在朋友圈晒出了“冰丝带”的夜景,告别20多天的冬奥会志愿者工作。不过,她有了新梦想——“成为一名体育新...

    时间:02-22
  •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 以法治思维维护青少年权益、促进青年全面发展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重大创新发展,为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青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亲历者...

    时间:02-22
  • 建设体育强国 展现时代风采(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本报记者 陈晨曦 季 芳 刘硕阳 李 洋  《 人民日报 》( 2022年02月22日 第 01 版)  “双奥之城”,兑现冰雪之约;体育强国,踏上新的征程。  北京携手张家口,为世界奉献了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奥运盛...

    时间:02-22
  • 举办奥运盛会 赢得世界瞩目(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本报记者 孙龙飞 李 硕 王 亮  《 人民日报 》( 2022年02月22日 第 09 版)  6年多的精心筹办,10余天的精彩呈现,“冬奥拼图”如期、顺利完成,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圆满闭幕。中国兑现庄严承诺,...

    时间:02-22
  • 江西8部门发文:严禁平台诱导强迫劳动者注册为个体工商户

      江西8部门发文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   严禁平台诱导强迫劳动者注册为个体工商户  本报讯(记者王晓颖)近日,经江西省政府同意,省人社厅会同省发改委、省总工会等8部门联合下发《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

    时间:02-22
  • 以信息化推进应急管理 我国将构建“智慧应急大脑”

      热点追踪  ◎本报记者 陆成宽  国务院日前印发《“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提出,到2035年,要建立与基本实现现代化相适应的中国特色大国应急体系,全面实现依法应急、科学应...

    时间:02-2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