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全国政协委员戴秀英:村医越来越少,出路在哪?

2022-02-23 20:48:30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两会人物)全国政协委员戴秀英:村医越来越少,出路在哪?

  中新网银川2月23日电 (记者 李佩珊)“今年是我履职的第五年,我将带着我最关心的村医队伍建设问题上两会。”2月22日,正在宁夏银川市贺兰县立岗镇中心卫生院调研的全国政协委员戴秀英告诉记者。

  2021年,戴秀英从农工党宁夏区委会主委的工作岗位上退休,但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她一直带着问题在基层实地走访、调研。在她看来,2019年写进《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中的“加强乡村医疗卫生队伍建设”等条例已为村医队伍建设有了很大改善,但许多发展中新出现的问题仍亟待解决。

  “我在调研中发现,各地的村医队伍依然普遍存在村医队伍持续流失、村医收入水平低、养老政策不完善及服务难以有效开展等问题。”戴秀英一边向记者介绍调研情况,一边拿出了自己的调研笔记。

  根据国家卫健委最新数据显示,中国村医群体正以每年5万人的数量缩减。“村医的持续流失,使农村地区各项公共卫生服务职能的发挥及医疗卫生服务的‘网底’建设面临严峻挑战。”戴秀英表示,整体而言,各地村医队伍的整体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不足,学历普遍较低,队伍老化严重,有些偏远贫困地区取得执业医师资格的村医不足两成。

  除此之外,戴秀英发现村医的待遇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以宁夏为例,各地村医年平均收入仅为2万元(人民币,下同)至3万元,远低于当地平均收入水平。很多地方的村医没有基本工资或定额补助,只能依靠公卫经费、基药补助、诊疗费和务农来维持生计。”她说。

全国政协委员戴秀英(右二)在乡镇卫生院调研。 李佩珊 摄

  “国家目前正在积极完善村医的补贴机制,我也希望能够成立相关政策落实督察组,进一步确保各地将各项补贴实实在在地发放到村医手中。”戴秀英表示。

  为此,戴秀英建议,应尽快完善村医补贴机制,确保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可支持村医按工作量获得应有的劳务报酬。

  同时,戴秀英建议各地落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费政策,督促地方明确签约服务费收费和分配标准,提升签约履约积极性和主动性。

  针对养老问题,戴秀英建议推进有执业医师资格的村医按规定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不属于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的乡村医生,可在户籍地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针对年满60周岁的乡村医生,各地要结合实际,采取多种方式,进一步提高乡村医生养老待遇,逐步建立乡村医生退出机制。

  “村医工作时间、地点较为灵活,针对这一特点,在组织村医进行专业技能学习时,应采取弹性学制,采用灵活授课方式,既要保证学习质量,又要妥善解决工学矛盾。同时健全村医定期到县域医共体医疗机构进修学习机制,确保村医每3至5年到上级医疗机构免费进修学习3-6个月。建立‘1+1+1’医疗服务团队,县乡医生对村医实行一对一带教指导,提升村医服务能力。”戴秀英说。(完)

  • 相关阅读
  • 武汉疾控再发提醒:非必要不离汉

      中新网2月24日电 据“武汉发布”微信公众号消息,武汉本轮疫情发生以来,截至2月23日12时,武汉市累计报告阳性感染者23例。鉴于国内外疫情现状,武汉疾控再发提醒:  请广大市民坚持非必要不离汉,尤其不要去中...

    时间:02-24
  • 尼克松访华50周年——拜登需要从尼克松身上学习什么

      “只有尼克松才能去中国。”来自经典科幻电影《星际迷航》的这句名言的意思是,在冷战时期,只有像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这样声名在外的“右翼”政客,才能暗中敲开中国的国门,为建立中美外交关系奠定基础。如今,这...

    时间:02-24
  • 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成立3年来,审结案件7680件

      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成立3年来,审结案件7680件——  保护知识产权 激励创新发展(法治头条)  本报记者 倪 弋  《 人民日报 》( 2022年02月24日 第 19 版)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

    时间:02-24
  • 全国政协委员热议《“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

      全国政协委员热议《“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   共同描绘农业农村现代化新图景(人民政协新实践)  《 人民日报 》( 2022年02月24日 第 18 版)  日前,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时间:02-24
  • 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解读今年中央一号文件

      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解读今年中央一号文件——   奋力开拓乡村振兴新局面(权威访谈)  本报记者 高云才 常 钦  《 人民日报 》( 2022年02月24日 第 06 版)  近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

    时间:02-24
  •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锚定乡村振兴总体目标 用“长牙齿”的硬举措保护耕地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锚定乡村振兴总体目标   用“长牙齿”的硬举措保护耕地(权威发布)  本报记者 郁静娴  《 人民日报 》( 2022年02月24日 第 06 版)  春回大地暖,备耕正当时。日前,《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

    时间:02-24
  • “十四五”,拥抱数字经济新机遇

      北京冬奥会在奥运史上首次用8K视频技术直播,5G、人工智能等大放异彩——   “十四五”,拥抱数字经济新机遇  作者:本报记者 刘坤  《光明日报》( 2022年02月24日 15版)  【经济界面】  2月20日晚,“...

    时间:02-24
  • 职教“有学头、有盼头、有奔头” 能缓解家长焦虑吗

      ◎本报记者 张盖伦   近期,在地方“两会”上,“普职分流”再次成为热议话题,“只有一半孩子能上普高”的说法,仍是家长心头的忧虑。2月23日,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陈子季在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重...

    时间:02-24
  • 条件致病菌指数 可评估环境微生态风险

      科技日报讯 (记者王健高 通讯员刘佳)2月21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以下简称中科院青岛能源所)获悉,该所单细胞中心与青岛大学利用其研究开发的生物信息工具条件致病菌指数(MIP),从...

    时间:02-24
  • 专家解读中央一号文件: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迫在眉睫

      育种“4.0时代” 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迫在眉睫   ——专家解读中央一号文件  ◎本报记者 马爱平  2月22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即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

    时间:02-2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