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中国流动科技馆“十三五”为逾90%县市提供2次科普服务

2022-02-23 21:06:19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2月23日电 (记者 孙自法)“十三五”期间,中国各地各部门深化科普供给侧改革创新,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加强科普产品研发与创新,丰富科普内容和渠道,公民科学素质公共服务能力明显提升。

  中国科协科学技术传播中心23日向媒体提供全国丰富科普服务供给方面的信息显示,“十三五”期间,中国流动科技馆为全国90%以上的县市提供了2次科技展教的科普服务,在各省的年均服务公众人数相当于一座省级大型实体科技馆,95%的县级中小学生参观流动科技馆的展览,基本实现“广覆盖、可持续、系列化”的目标。

  同时,全国各地深入推进“互联网+科普”,打造“科普中国”等亮点品牌,不断扩大科普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5年来,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积极承担对公众科学素质建设的重要责任,运用丰富多彩的形式,为推动不同地域、不同公众群体科学素质提升,开展大量科普活动,让大众普遍享受现代文明成果。

  在新媒体时代,科普工作正在主动适应媒体传播格局和公众获取科普知识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的变化,积极利用网络媒体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

  中国科协深入实施互联网+科普行动,坚持“品牌引领、内容为王、借助渠道”的理念,选择众多一流互联网机构联合实施,强化“新闻导入、科学解读”传播机制,形成一批有重大影响力、形式多样、适合移动端互联网传播的科普作品。

  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先进集体、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科学传播协会在多个主流网络平台上开设“中科院物理所”“二次元的中科院物理所”等官方账号,用图文、视频、直播等丰富多样的形式,解答当下热门科学问题,用通俗的语言和生动的实验,轻松俏皮的方式讲解前沿科学研究,数百万人在网络平台上关注互动。

  中国科协加强中国特色现代科技馆体系建设,成立全国科普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修订《科学技术馆建设标准》。中国流动科技馆“十三五”期间取得突出成效只是亮眼“成绩单”之一。

  在西藏自治区,民众从2016年10月起又多了一个打卡科学的地方。西藏自然科学博物馆正式运营后,充分发挥现有科普平台职能优势,举办一系列重大科技活动或科普展览。截至2021年7月,西藏自然科学博物馆累计接待参观公众超65万人次,策划组织各类科普活动5万场次,接待团队累计超过2万个。

  科普产业方面,随着“中国天眼”(FAST)建成运行,前往贵州的游客,大部分都会到平塘县基于“中国天眼”发展起来的天文科普小镇打卡,近距离感受大科学装置带来的科技魅力,也进一步激活平塘旅游转型发展。

  在科普产业蓬勃发展过程中,中国科协履行全国科普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工作职能,向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提出制修订立项建议4项,开展科普产品和服务在线展示和在线交易平台预研究。

  中国科协表示,2021年,《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已在“十四五”开局之年颁布,将会指导、吸引和带领更多人关注和投身科普基础设施工程事业,为科普事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完)

  • 相关阅读
  • 武汉疾控再发提醒:非必要不离汉

      中新网2月24日电 据“武汉发布”微信公众号消息,武汉本轮疫情发生以来,截至2月23日12时,武汉市累计报告阳性感染者23例。鉴于国内外疫情现状,武汉疾控再发提醒:  请广大市民坚持非必要不离汉,尤其不要去中...

    时间:02-24
  • 尼克松访华50周年——拜登需要从尼克松身上学习什么

      “只有尼克松才能去中国。”来自经典科幻电影《星际迷航》的这句名言的意思是,在冷战时期,只有像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这样声名在外的“右翼”政客,才能暗中敲开中国的国门,为建立中美外交关系奠定基础。如今,这...

    时间:02-24
  • 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成立3年来,审结案件7680件

      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成立3年来,审结案件7680件——  保护知识产权 激励创新发展(法治头条)  本报记者 倪 弋  《 人民日报 》( 2022年02月24日 第 19 版)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

    时间:02-24
  • 全国政协委员热议《“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

      全国政协委员热议《“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   共同描绘农业农村现代化新图景(人民政协新实践)  《 人民日报 》( 2022年02月24日 第 18 版)  日前,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时间:02-24
  • 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解读今年中央一号文件

      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解读今年中央一号文件——   奋力开拓乡村振兴新局面(权威访谈)  本报记者 高云才 常 钦  《 人民日报 》( 2022年02月24日 第 06 版)  近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

    时间:02-24
  •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锚定乡村振兴总体目标 用“长牙齿”的硬举措保护耕地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锚定乡村振兴总体目标   用“长牙齿”的硬举措保护耕地(权威发布)  本报记者 郁静娴  《 人民日报 》( 2022年02月24日 第 06 版)  春回大地暖,备耕正当时。日前,《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

    时间:02-24
  • “十四五”,拥抱数字经济新机遇

      北京冬奥会在奥运史上首次用8K视频技术直播,5G、人工智能等大放异彩——   “十四五”,拥抱数字经济新机遇  作者:本报记者 刘坤  《光明日报》( 2022年02月24日 15版)  【经济界面】  2月20日晚,“...

    时间:02-24
  • 职教“有学头、有盼头、有奔头” 能缓解家长焦虑吗

      ◎本报记者 张盖伦   近期,在地方“两会”上,“普职分流”再次成为热议话题,“只有一半孩子能上普高”的说法,仍是家长心头的忧虑。2月23日,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陈子季在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重...

    时间:02-24
  • 条件致病菌指数 可评估环境微生态风险

      科技日报讯 (记者王健高 通讯员刘佳)2月21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以下简称中科院青岛能源所)获悉,该所单细胞中心与青岛大学利用其研究开发的生物信息工具条件致病菌指数(MIP),从...

    时间:02-24
  • 专家解读中央一号文件: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迫在眉睫

      育种“4.0时代” 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迫在眉睫   ——专家解读中央一号文件  ◎本报记者 马爱平  2月22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即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

    时间:02-2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