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防风险、稳增长、促改革 推动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

2022-02-25 06:07:18

来源:人民日报

  防风险、稳增长、促改革——

  推动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权威发布)

  本报记者 丁怡婷

  《 人民日报 》( 2022年02月25日 第 07 版)

  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和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同时也是建设强大国内市场的重要领域。2月24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有关情况。

  今年力争建设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240万套(间),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

  40个重点城市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94.2万套、农村低收入群体危房改造和抗震改造开工49.2万户、排查整治城乡建设领域安全生产隐患77万个……发布会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王蒙徽列出了2021年住建领域的发展“成绩单”。

  “我国仍然处于城市快速发展的阶段,城镇人口规模、家庭数量仍在持续增加,住房的刚性需求比较旺盛。同时,2000年以前建成的大量老旧小区,住房面积小、配套差,群众改善居住环境的要求也比较迫切。”王蒙徽介绍,我国城市发展已经进入了城市更新的重要时期,由大规模增量建设转为存量提质改造和增量结构调整并重,内需潜力巨大。

  王蒙徽说,今年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将着力在“增信心、防风险、稳增长、促改革、强队伍”上下功夫,重点抓好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推进住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实施乡村建设行动、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等工作,推动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例如,力争全年建设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240万套(间);新筹集公租房10万套,棚户区改造120万套;力争开工改造存在安全隐患的燃气管道约2万公里。

  保障性租赁住房坚持小户型、低租金,有利于促进解决新市民、青年人住房困难。“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重点城市,都提高了新增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占比,普遍占新增住房供应量的40%至45%以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倪虹介绍,今年将大力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抓好落实土地支持政策、落实审批流程再造和简化、落实中央补助、落实税费优惠政策、落实水电气价格政策、落实金融政策支持等方面工作。

  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既是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又是潜力巨大的发展工程。2019年至2021年,全国累计开工改造了城镇老旧小区11.5万个,惠及居民超过2000万户。在各地改造过程中,共提升和规整水电气热信等各类管线15万公里,加装电梯5.1万部,增设养老等各类社区服务设施3万多个。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张小宏介绍,下一步将会同有关部门,强化协调配合,压实地方主体责任,继续深入扎实有序地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一是有序实施改造计划。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统筹抓好新开工项目和往年开工的续建项目建设,切实抓好工程质量;二是探索可持续推进模式。支持各地继续在吸引市场力量参与、多渠道筹措改造资金、完善配套政策制度等方面加快探索;三是加强督促指导。进一步完善巡回调研和帮扶指导机制,及时总结推广各地好经验、好做法和可复制的政策机制。

  继续稳妥实施房地产长效机制,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

  房地产市场稳定发展和运行是社会普遍关心的话题。“2021年围绕着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稳妥实施了房地产长效机制,市场情况总体是平稳的。”倪虹介绍,一是住房成交量保持正增长。去年全年商品住宅销售面积达到15.65亿平方米,为近几年来的新高,同比增长1.1%;二是房价涨幅有所回落。去年70个大中城市,一手房和二手房销售价格分别上涨2%和1%,涨幅比2020年回落1.7和1.1个百分点;三是房地产开发投资保持了正增长;四是去化周期仍处在合理区间。

  “今年将毫不动摇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不把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工具和手段,保持调控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增强调控政策协调性精准性,继续稳妥实施房地产长效机制,坚决有力处置个别头部房地产企业房地产项目逾期交付风险,持续整治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倪虹说。

  去年,我国建筑业总产值29.3万亿元、同比增长11%,为社会提供了超过5000万个就业岗位。《“十四五”建筑业发展规划》提到,加快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建筑业从追求高速增长转向追求高质量发展。

  张小宏介绍,接下来将重点从实施智能建造试点示范创建行动、加快推广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打造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推进建筑机器人典型应用等方面入手,进一步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力争到2025年,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以上。

  截至去年底,全国411个城市实施2.3万个城市更新项目,总投资达5.3万亿元

  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截至去年底,全国历史文化街区总量达到1200余片,与2016年底相比数量翻番;历史建筑总量达到5.75万处,增长近5倍。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主任李晓龙介绍,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要做到空间全覆盖、要素全囊括,既要保护单体建筑,也要保护街巷街区、城镇格局,还要保护好历史地段、自然景观、人文环境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要保护好古代遗产,还要保护好近现代和当代重要建设成果,立体生动地讲好中国故事。

  下一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将按照全覆盖的要求,组织开展专项评估,对各名城保护传承的工作情况、保护对象的保护状况进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历史文化遗产屡遭破坏、拆除等突出问题,推动问责问效、问题整改。

  “城市更新”是近年来各地规划发展的高频词。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1年底,全国411个城市共实施2.3万个城市更新项目,总投资达5.3万亿元。城市更新不仅解决了城市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和短板,提升了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也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城市是一个有机体,城市更新行动是个系统工程。接下来,将从健全体系、优化布局、完善功能、管控底线、提升品质等方面推动城市更新。加强城乡历史文化保护和城市风貌管理,加强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和完整居住社区建设,推进城市适老化建设改造和既有建筑改造,满足人民高品质生活需要。”李晓龙说。

  • 相关阅读
  • 外交部回应是否有中国公民在乌伤亡:目前没有听到消息

      外交部回应是否有中国公民在乌伤亡:25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目前没有听到消息。为在当前局势下积极做好保护在乌中国公民的安全工作, 中国驻乌克兰大使馆正开展在乌中国公民信息登记工作...

    时间:02-25
  • 外交部就美司法部将不再实施“中国行动计划”等答问

      2022年2月24日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主持例行记者会  法新社记者:中方一直未谴责俄罗斯对乌克兰的行为,当前普京总统已开始入侵乌克兰,今天中方是否会谴责俄罗斯的行动?  华春莹:中方正密切关注最新事态。我...

    时间:02-25
  • 甘肃税务“党建+”:千余件老物件记录税收“前世今生”

      中新网兰州2月25日电 (记者 殷春永 刘玉桃)“这是我收藏的最贵重的物件之一,明代万历六年甘肃巩昌府由票,是明朝时期税制改革的重要见证。”郑学强指着桌子上的“老物件”介绍说,“由票”亦称“易知由单”,相...

    时间:02-25
  • 东北财经大学党委原书记都本伟等三人接受审查调查

      中新网沈阳2月25日电 (记者 杨毅)据辽宁省纪委监委25日消息,东北财经大学党委原书记都本伟,盘锦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吴国丹,锦州市政府原副市长张忠龙等三人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时间:02-25
  • 外交专家、中外学者线上对话 纪念中美关系“破冰”50载

      中新网上海2月25日电 (记者 陈静)记者25日获悉,中国前外交部长李肇星在“知识搭起的桥梁:50年中美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回顾”线上对话中说:“我永远不会忘记的就是1972年2月28日这天,《上海公报》在上海锦江饭...

    时间:02-25
  • 广东省审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李业章接受审查调查

      广东省审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李业章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讯 据广东省纪委监委消息:广东省审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李业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广东省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

    时间:02-25
  • “双减”取得哪些成效?2022年怎么干?教育部回应

      中新网2月25日电 教育部网站25日发布“双减”明白卡,就什么是“双减”、“双减”取得哪些成效、2022年怎么干等问题进行了回应。  什么是“双减”?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

    时间:02-25
  • 31省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310828.6万剂次

      中新网2月25日电 据国家卫健委网站消息,截至2022年2月24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310828.6万剂次。资料图:江苏南京,中学生接种新冠病毒疫苗。 中新社记者 泱波...

    时间:02-25
  • 黑龙江省绥化市政协原副主席李英男被“双开”

      黑龙江省绥化市政协原副主席李英男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讯 据黑龙江省纪委监委消息:日前,经黑龙江省委批准,黑龙江省纪委监委对绥化市政协原副主席李英男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

    时间:02-25
  • 读懂“十个明确” 来看这组重磅文章

      读懂“十个明确” 来看新华社这组重磅文章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党的十九届...

    时间:02-2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