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国际罕见病日:每一个小群体都不该被放弃

2022-02-28 19:19:17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2月28日电(张依琳)“人鱼宝宝”“瓷娃娃”“月亮的孩子”“蝴蝶宝贝”……这些看似可爱的名字,背后却是罕见病患者难以言说的痛。

  每年2月的最后一天是“国际罕见病日”。近年来,国家大力出手,多方积极配合,推进罕见病群体的摸底、诊断、救治、保障等工作,力度不断加强,进度不断加快。

资料图:某医院门诊楼。 中新社记者 殷立勤 摄

  罕见病不“罕见”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罕见病为患病人数占总人口的0.65‰~1‰之间的疾病或病变。目前,全球已知罕见病大约有7000多种,其中95%的罕见病无有效治疗药物。

  我国人口基数大,罕见病的群体可能也并不罕见。2018年5月,国家卫健委等多部门联合发布《第一批罕见病目录》,共涉及121种疾病,首次以目录的形式界定了罕见病。

  按照新华社的报道,我国现有罕见病患超2000万人,且每年新增患者超过20万。确诊难、治疗方法少、可用药品少、治疗费用高……这些让日益庞大的患病群体身陷困境。

  为了收集我国罕见病的诊疗、费用、遗传、分布等信息,国家卫健委2019年10月印发《关于开展罕见病病历诊疗信息登记工作的通知》,建立了我国罕见病病历诊疗信息登记制度。

  2019年11月,国家卫健委建立开发的中国罕见病诊疗服务信息系统正式投入使用,全国罕见病诊疗协作网的324家医院开始使用该系统进行罕见病病例登记工作。根据去年发布的信息显示,该系统已采集约50万例罕见病患者信息。

诺西那生钠注射液。 朱俊俊 摄

  迈过“确诊关” 医院提高诊疗水平

  明明从出生时眼睛就是蓝色的,关节韧带松松软软,牙齿很薄,在轻微外力下就会反复发生骨折。由于多次骨折,他的双侧大腿及小腿明显弯曲,导致不能行走。明明的父母一直很着急,也不知道该如何治疗。

  在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进行检查后,明明被确诊为一种罕见的遗传性骨病——成骨不全症,也就是俗称的“瓷娃娃”。在医生的帮助下,3年后,明明的骨密度明显增加,下肢矫形手术治疗后,小腿终于变直,又经过了一年的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后,明明终于能够站立和行走。

  像明明这样的遗传性罕见病并不少见。研究表明,80%以上的罕见病是由遗传因素导致的,50%以上的罕见病会在出生时或儿童期发病。

  不过,由于患者人数少,相应的检测项目及设备昂贵,一般医院缺乏开展相关检测项目的能力,较高的诊断技术门槛成了罕见病确诊难的一个关键因素。

  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病学系主任崔丽英也曾表示,会看罕见病的医生,比罕见病还少,对罕见病的误诊或漏诊率都比较高。

  2019年2月,国家卫健委制定印发《罕见病诊疗指南》,对纳入罕见病管理的121种疾病逐一明确诊疗指南,并依托行业组织开展医务人员培训,提高罕见病规范化诊疗能力。

  同月,国家卫健委在全国范围内遴选罕见病诊疗能力较强、诊疗病例较多的324家医院组建罕见病诊疗协作网,其中北京协和医院作为国家牵头医院,32家省级牵头医院以及291家成员医院。

图片来源:视频截图

  用药保障 国家出手降低“孤儿药”价格

  罕见病患者迈过了“确诊关”,“治疗难”还摆在面前。由于罕见病患病人群少、市场需求少、研发成本高,很少有制药企业关注其治疗药物的研发,因此罕见病药物又称孤儿药。

  近年来,国家出手破解罕见病患者用药难题,力度不断加强,进度不断加快。

  “每一个小群体都不应该被放弃。”2021年末,一场”灵魂砍价”在网上热传。经过医保部门多次谈判,诺西那生钠注射液最终纳入新版医保药品目录。此前,该药物一针定价近70万元,被称为“天价药”。2021年共有7个罕见病药品谈判成功,价格平均降幅达65%。

  2019年2月,财政部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罕见病药品增值税政策的通知》,对罕见病药品实施税收优惠,对首批21个品种的罕见病药品按照简易办法依照3%征收率计算缴纳增值税,鼓励罕见病制药产业发展,降低患者用药成本。

  2020年,新修订的《药品注册管理办法》明确,将具有明显临床价值的防治罕见病的创新药和改良型新药纳入优先审评审批程序,对于临床急需的境外已上市境内未上市的罕见病药品在70日内审结。

  去年12月,国家医疗保障局副局长李滔介绍,截至目前,国内共有60余种罕见病用药获批上市,其中已有40余种被纳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完)

  • 相关阅读
  • 一箭多星新纪录

      2月27日11时06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八号运载火箭成功将22颗卫星发射升空,创造我国一箭多星新纪录。 (新华社记者 屠海超 摄)...

    时间:03-01
  •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希望安理会制裁决议有助于推动也门问题政治解决

      新华社联合国2月28日电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28日在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也门制裁问题决议后作解释性发言,希望当前决议有助于推动冲突各方早日重回政治谈判的正确轨道。  张军在解释性发言中说,今年以来,也门...

    时间:03-01
  • 哈尔滨市道外区新增5例本土新冠病毒初筛阳性感染者

      中新网哈尔滨3月1日电 (记者 刘锡菊)哈尔滨市道外区3月1日发布消息,该区发现5例本土新冠病毒初筛阳性感染者,其中3名为黑龙江省省内其他地市抵返该区人员,另2名为其密切接触者。  该区发布通告表示,根据疫情...

    时间:03-01
  • 云南新增本土确诊病例6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6例

      中新网3月1日电 据云南省卫健委微信公众号消息,2月28日0-24时,云南全省新增确诊病例10例,其中境外输入4例(缅甸2例、老挝1例、印度尼西亚1例),本土6例(瑞丽市在姐告严管区定期核酸筛查中发现2例、区域核酸筛查...

    时间:03-01
  •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  本报记者 曹红艳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

    时间:03-01
  • 舒展美丽中国新画卷

      舒展美丽中国新画卷(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  北京冬奥会,3大赛区26个场馆全部实...

    时间:03-01
  • 美丽家园 精心呵护

      美丽家园 精心呵护(谱写新篇章)  深处青藏高原腹地,孕育了长江、黄河、澜沧江的青海三江源,作为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高原生物种质资源库,对全国乃至全球都意义重大。2015年12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

    时间:03-01
  • 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前景光明

      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前景光明(和音)  国家统计局2月28日发布的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去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8.1%,两年平均增长5.1%,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经济规模突破110万...

    时间:03-01
  • 逆境中促发展 变局中开新局

      2021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这一年,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揽全局、沉着应对,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奋勇前进、攻坚克难,我国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保持全球领先,...

    时间:03-01
  • 新时代新作为:护环境家底 享生态红利

      护环境家底 享生态红利(新时代新作为)  只要天气合适,早上8点,贵州省贵阳市市民牛家珍总会准时出门,前往位于花溪区的花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  花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2011年建成开园,总规划面积约941公顷,...

    时间:03-0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