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90后“竹编姑娘”杨昌芹:让非遗“潮”起来给传统一个未来

2022-03-01 13:01:0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图为杨昌芹在处理竹子。王长育 摄

  (两会人物)90后“竹编姑娘”杨昌芹:让非遗“潮”起来给传统一个未来

  中新社贵州赤水3月1日电 题:90后“竹编姑娘”杨昌芹:让非遗“潮”起来给传统一个未来

  作者 周燕玲 田婷婷 陈俣

  “大家好,我是全国人大代表杨昌芹,也是赤水竹编非遗的第六代传承人,大家可以看到我身后是漫山遍野的竹海……”站在贵州省赤水市的一片竹林中,杨昌芹拿出手机正在录制Vlog向网友介绍家乡的竹产业。

图为杨昌芹在创作立体竹编。王长育 摄

  身着中式旗袍的杨昌芹梳着长辫子,不时向网友展示身上的竹编耳环以及手提竹编包。作为赤水河畔的“竹编姑娘”,杨昌芹与竹为伴十余载,用她的话说,是竹成就了现在的自己。

  赤水是中国十大竹乡之一,拥有竹林面积132.8万亩,有20万人从事与竹相关的产业活动。作为一名“90后”竹编非遗传承人,杨昌芹考虑得最多的是如何在传统和现代审美之间找到平衡,让传统文化“老树开新花”。

图为杨昌芹制作的部分竹编产品。 受访者供图

  竹编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2021年中国竹编走红海外,7000万TikTok网友在线围观中国“功夫”。锅刷、阳伞、竹柜……从简易的日常用具到复杂的工程结构,从精巧的小物件到新颖的现代工艺品,竹编手艺人在TikTok上发布的制作视频展示了竹编工艺品的制作过程,大受好评。

  “竹编技艺火到国外,证明这项传统技艺很值得我继续坚守下去。”杨昌芹说,一根竹子市场价最多值6元(人民币,下同),但经过杀青、破篾、染色、拉丝、编织等工序后,制作成竹编工艺品,价值可攀升到几百元。

  为了让非遗“潮”起来“活”在当下,杨昌芹先后到上海等地的美术院校进修学习,回来后将学到的新知识、新技能运用到立体精细竹编工艺编织当中,创新推出了竹编瓷器、竹编首饰、竹编禅意香炉等一系列竹编工艺品,很受市场青睐。

图为杨昌芹制作的部分竹编产品。 受访者供图

  2021年,杨昌芹的公司产值超过1000万元,拥有34项注册商标,12项发明专利。其公司还带动当地100多名村民就业,帮助177户570人增收。

图为杨昌芹(中)在指导学员创作竹编。王长育 摄

  2022年春节之后,杨昌芹在赤水市大同镇创办的非遗竹编产研学基地又热闹起来,百余名在基地就业的农村妇女纷纷复工返岗,全力投入竹编工艺品生产当中。杨昌芹也格外忙碌,不仅要对接销售市场,还要对这些农村妇女进行编织技术指导。

  从2012年至今,杨昌芹竹编技艺的培训人群,涵盖周边的留守妇女、易地扶贫搬迁户、残疾人、学校学生等,年培训人数达万人,“随着农村青壮年人口大量往城市迁移,竹编技艺的传承出现了严重的断代现象。”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履职5年来,杨昌芹始终关注传统文化传承与乡村产业发展的相关议题。2022年全国两会即将召开,她将提出完善非遗技艺产学研基地,加强传承与产业融合推动乡村振兴的建议。

图为杨昌芹在展示用于竹编的竹丝。王长育 摄

  杨昌芹认为,目前许多独具特色的传统技艺以及产品,没有形成品牌并缺乏规模效应,要通过产业基地的建立,整合技术资源、完善培训体系、打通产销渠道,才能塑造文创品牌和开拓出市场,这样非遗技艺才能更好地传承下去。

  谈及未来发展,杨昌芹始终坚信一句古话:“送黄金万两,不如送一技之长”。未来,她将在乡村继续做好竹“文章”,通过设计重新焕发传统手工艺与自然材质相结合的独特魅力。(完)

  • 相关阅读
  • 本科设纪检监察专业,这所大学开了先例!

      中新网北京3月1日电(记者 阚枫)近日,教育部官网发布了《关于公布2021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其中,纪检监察专业的出现,颇引人关注。  随着新增专业获批,内蒙古大学成为全国首个设...

    时间:03-01
  • 美方炒作美舰过航台湾海峡 中方回应:任何军力威慑都形如废铁

      中新社北京3月1日电 (记者 黄钰钦)针对美方炒作美舰过航台湾海峡,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3月1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在14亿中国人民组成的钢铁长城面前,任何军力威慑都形如废铁。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薛伟 摄 ...

    时间:03-01
  • 四川绵阳新增1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 在隔离管控人员中发现

      中新网绵阳3月1日电 (记者 杨勇)3月1日18时许,四川省绵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官方网站发布消息,3月1日0-14时,绵阳高新区新增1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在隔离管控人员中发现。具体情况如下:绵阳新增1例本土无症状感...

    时间:03-01
  • 《残疾人事业蓝皮书:中国残疾人事业研究报告(2022)》在京发布

      中新网北京3月1日电 (记者 应妮 王祖敏)3月1日,中国残疾人事业新闻宣传促进会、中国人民大学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院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在京发布了《残疾人事业蓝皮书:中国残疾人事业研究报告(2022)》(简称...

    时间:03-01
  • 西藏通航57周年 已开通航线150条

      中新网拉萨3月1日电 (武天舒 江飞波)民航西藏区局1日介绍,1965年3月1日,民航西藏区局的前身——民航拉萨站正式成立。翌日,从北京飞来,经停成都的伊尔—18飞机安全降落在当雄机场。西藏迎来正式通航57周年。截...

    时间:03-01
  • 《浙江省人民防空工程管理办法》施行 强调数字化管理

      中新网杭州3月1日电(钱晨菲 沈彦荣)3月1日,记者从浙江省人防办获悉,新颁布的《浙江省人民防空工程管理办法》(下称《办法》)于3月1日起正式施行。《办法》共5章42条,首次将包括防空地下室在内的全部人防工程纳...

    时间:03-01
  • 驻尼日利亚大使馆提醒中国公民切实加强安全防范

      中新网3月1日电 据中国驻尼日利亚大使馆网站消息,当前,尼日利亚安全形势持续复杂严峻。博尔诺州、约贝州、阿达玛瓦州等地恐怖组织活动频繁。有迹象表明,尼日尔州、卡杜纳州、赞法拉州等地武装土匪、犯罪团伙近...

    时间:03-01
  • 魏凤和同南非国防和退伍军人部部长视频通话

      新华社北京3月1日电(记者梅常伟)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魏凤和3月1日同南非国防和退伍军人部部长莫迪塞视频通话。  魏凤和说,中国和南非同为重要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经济体,双方应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维护国际...

    时间:03-01
  • 教育部:利用平台资源教与学将成为新常态

      中新网北京3月1日电 (记者 高凯)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3月1日在北京介绍“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相关情况,他表示,经过2至3年的努力,基本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利用平台资源教与学将成为新...

    时间:03-01
  • 大连新机场项目进入审批阶段 力争2026年底建成运营

      中新网大连3月1日电 (记者 杨毅)大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3月1日召开发布会通报当前大连市经济社会发展与交通口岸重大项目进展情况。大连国际机场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刚表示,目前,大连新机场手续办理已取得...

    时间:03-0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