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呼和浩特战疫半月记:你见过凌晨四点钟的呼和浩特吗?

2022-03-02 17:50:58

来源:中国新闻网

  (抗击新冠肺炎)呼和浩特战疫半月记:你见过凌晨四点钟的呼和浩特吗?

  中新网呼和浩特3月2日电 题:呼和浩特战疫半月记:你见过凌晨四点钟的呼和浩特吗?

  中新网记者 李爱平

  “你见过凌晨四点钟的呼和浩特吗?”

  倘若半月前,有人如此发问,相信当地民众定会给出否定答案,但疫情之下,见过凌晨四点钟呼和浩特的一线“抗疫英雄”可谓比比皆是,王林正是其中之一。

  疫情之下,这位58岁的“逆行者”于3月2日表示,“因为工作原因,见到凌晨四点钟的呼和浩特,是经常的事,但能为抗疫出力,没二话。”

  王林的工作地点是呼和浩特市医疗废物处置中心的医疗处置车间,轮到他上晚班的时间,一般是夜间12点到次日早8点,而他所做的工作是,在偌大的车间中,将医疗垃圾通过消杀,然后按照操作规范流程进行高温蒸汽灭菌无害化处置。

图为呼和浩特医疗垃圾处置车间。 王杰供图

  “每次都很谨慎小心,生怕出现差错,给疫情防控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王林如是表示。

  呼和浩特本轮疫情自2月16日暴发,当地被迫按下暂停键。回溯过往半月,这座城市留给外界的印记除了有种看不见的“安静”外,其实“抗疫英雄”正在以“+1”的速度增长。

  同样在呼和浩特市医疗废物处置中心工作的王杰,是一名医疗垃圾运输司机。

  “我们的工作流程是从闭环管理隔离酒店出来,到单位穿戴防护用品,然后两人一班驱车到隔离酒店、封控区、定点医院装运医疗垃圾,然后再开车将这些垃圾送到单位医疗车间。”

  王杰说:“装卸医疗垃圾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他形容,就像手里拿着瓷瓶,每次都小心翼翼,生怕出现闪失。

  “每次装卸医疗垃圾大致加起来需一个多小时,但这一个小时是最难熬的。”不过,王杰惊喜地发现,过去半月,这个城市中的“抗疫英雄”实在是太多了。

图为呼和浩特医疗垃圾处置车间。 王杰供图

  尽管时间已至3月份,但春寒料峭仍是这座城市的“主节奏”,这无疑对抗疫一线人员带来困难。

  在呼和浩特回民区一小区内,记者看到,约凌晨6点左右就有核酸检测医护人员提前到岗,在医护人员身后则是查验健康码、扫身份证的社区工作人员及志愿者。

  在寒风中身着大白的这些“抗疫英雄”表示,不敢吃、不敢喝、不敢上卫生间,“穿脱一次防护服太费劲,还是省省吧”。

  为御寒,他们将“暖宝贴”当作护身符,实在不行就以跺脚、搓手保暖,直到太阳升高后,这些动作才罢休。

  “抗疫英雄”也出现在可爱的“白衣天使”间。

  曾6次身处抗疫一线的顼雪莲,是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的护士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她说,“当抢救起病人的时候,我们其实就忘了自己穿的防护服,等到整个抢救过程结束以后,才感觉浑身都湿透了,才想起这是一个传染病的病房。”

  在这座城市中,“抗疫英雄”也出现在社会各界的捐赠中。

  连日来,各大中小企业甚至一些学校,纷纷解囊相助疫情一线人员,送来他们亟需的电暖器、暖宝宝、方便面、饮用水,让大家感受到抗疫有我,并不孤单。

  来自内蒙古侨联的干部杜鹏说,疫情暴发以来,内蒙古侨联从领导到环节干部、员工均主动捐款,频献爱心,“尽管金额不多,但汇集起来,也能为抗疫加油打气。”

图为呼和浩特市核酸检测点。 李爱平 摄

  呼和浩特抗疫半月,“+1”的“抗疫英雄”还包括哪些迎风而站的警察、“逆行”的公交车司机、地铁乘务人员、送检测样本的出租车司机,以及流调人员。

  “冬天已经过去了,春天还会远吗?”

  相信在这些“抗疫英雄”的加持下,呼和浩特定能早日“康复”。(完)

  • 相关阅读
  • 国家医保局:破解谈判药进院难 “双通道”成效显著

      2021年版国家医保目录通过谈判新增67种药品平均降价60%以上,涵盖肿瘤、慢性病、罕见病等用药需求。减轻群众药品费用负担,不仅是药品进医保“能报销”,还要让群众方便快捷地用上好药,提高谈判药品的可及性。为...

    时间:03-03
  • 全面提高思政课质量和水平

      全面提高思政课质量和水平(金台随笔)  只有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才能推动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北京大学,有一门思政课堪称“爆款...

    时间:03-03
  • 为法治中国的恢宏画卷再添新篇

      为法治中国的恢宏画卷再添新篇  【迎两会特稿之二】   满载着人民的期许,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召开在即。  过去一年,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掌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巍巍巨轮,带领人民创造了举世瞩目...

    时间:03-03
  • 稳预期,勇毅奋进信心足

      稳预期,勇毅奋进信心足  【稳中求进看大势】   惊蛰将至,政策“春雨”滋润下,亿万市场主体的“春苗”在蓄势生长——近日,18项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和43项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政策出台,这必...

    时间:03-03
  • 织就更密更牢的民生保障网

      织就更密更牢的民生保障网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找到了满意的工作,工资收入又涨了;医保报销了大部分手术费,看病再也不愁了;小区改造后,老房子装上了电梯,生活更方便了……一个个切实可感的民生...

    时间:03-03
  • 守护长江碧水,科技交出这样的答卷

      守护长江碧水,科技交出这样的答卷  3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以下简称《长江保护法》)正式生效实施一周年的日子。作为我国第一部针对特定流域的专门法律,《长江保护法》的落地生效不仅标志着长...

    时间:03-03
  • 二○二一年《政府工作报告》量化指标任务完成

      二○二一年《政府工作报告》量化指标任务完成  GDP增长8.1% 前三季度为企业研发减税3333亿元  3月2日,科技日报记者从权威部门获悉,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22项量化指标任务悉数完成。这些指标不仅关乎国内...

    时间:03-03
  • 增强国家创新体系效能 支撑科技强国建设

      增强国家创新体系效能 支撑科技强国建设  ——专访科技部副秘书长贺德方  科技进步法贯彻落实·这么看这么干  2022年新春伊始,我国科技事业发展迎来里程碑事件:第二次修订后的《科学技术进步法》(以下简...

    时间:03-03
  • 瞄准“四个一”目标 中科院发布科技支撑“双碳”战略行动计划

      “我们希望通过这项计划的实施,拿出一张路线图,解决碳达峰碳中和的实现路径问题;提出一批新理论,突破降碳固碳的原理问题;攻克一批新技术,解决减排增汇的工艺和装备问题;算好一本收支账,解决碳源碳汇的监...

    时间:03-03
  • 好消息连连,黄河三角洲迎来绽放的春天

      好消息连连,黄河三角洲迎来绽放的春天  向总书记汇报新变化  开栏的话 回顾2021年,1月到北京河北、2月到贵州、3月到福建、4月到广西、5月到河南、6月到青海、7月到西藏、8月到河北、9月到陕西、10月到山东...

    时间:03-0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