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地灾医生”许强: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应对“地球村”极端自然灾害

2022-03-02 19:42:32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两会人物)“地灾医生”许强: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应对“地球村”极端自然灾害

  中新社成都3月2日电 题:“地灾医生”许强: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应对“地球村”极端自然灾害

  中新社记者 贺劭清

  “汤加火山爆发喷射了大量火山灰,火山灰进入大气层后光照减少,可能会导致地球温度降低及更多极端天气的发生,这些全球性影响是谁也逃不了的。”全国政协委员、成都理工大学副校长许强近日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表示,地球环境影响受多个圈层相互作用,无论在海洋还是陆地,只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才能更好应对“地球村”的极端自然灾害。

图为许强在位于成都的实验室接受采访。 中新社记者 王磊 摄

  超级龙卷风横扫美国中部、中国河南遭遇特大暴雨灾害、日本东京都经历十年来震感最强地震……刚刚过去的2021年,极端自然灾害引发全球广泛关注。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发布的《气候变化2021:自然科学基础》预测,在未来几十年里,所有地区的气候变化都将加剧。当全球温升2摄氏度时,极端高温将更频繁地达到农业生产和人体健康的临界耐受阈值。

  从事地质灾害防治科研20余年来,许强参与了全国数十起重大自然灾害应急处置,并在世界实现了滑坡预警的“新突破”。这位有着丰富经验的“地灾医生”介绍,地球演化有其周期性,近几年全球气候变化加剧,地球本身也处于活跃周期、温度不断上升,两者叠加导致了厄尔尼诺、拉尼娜等现象增加,全球极端灾害频发。

图为许强(中)在位于成都的实验室为学生进行讲解。 中新社记者 王磊 摄

  “有的地震会产生海啸,这些海啸可能会对大洋彼岸的国家产生影响,那么地震预警后就需要马上进行海啸预警。”许强说,地球上没有任何国家是一座“孤岛”,一些国际河流上游发生滑坡堵江堰塞湖溃决,也会导致下游的国家受灾,这些自然灾害都对全球防灾减灾协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地质灾害防治的核心是回答“隐患点在哪里”“什么时候发生灾害”两大问题。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许强在提案中提出构建由高精度遥感+InSAR的“普查”、机载LiDAR+无人机航拍的“详查”、地面调查核实的“核查”的“空—天—地三查”体系,以此突破传统地灾隐患排查的极限和瓶颈。

  这一提案得到了相关部委的积极响应,目前“空—天—地”一体化地质灾害隐患早期识别和监测预警系统已在四川、贵州等多个省市推广应用,成功预警滑坡泥石流上百次,让一纸提案变“救命”警报。如今,包括这套系统在内,中国已经建设了数万处专业地质灾害专业监测预警点,积累了丰富的防灾减灾数据。

图为许强(左一)在位于成都的实验室为学生进行讲解。 中新社记者 王磊 摄

  “这个数据很宝贵,国际上很少有国家有中国这么多的灾害隐患点、监测点以及监测数据,不少国际同行提出希望中国将数据共享。”许强介绍,事实上,近年来中国不仅开放了部分地质灾害数据,还分享了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技术等“中国智慧”。他所在的成都理工大学举办了多期国际博士课程班,与世界范围内的青年学者分享中国防灾减灾的最新科研成果。

  今年全国两会,许强继续将目光对准防灾减灾,带来了加强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监测的提案。看着实验室内青藏高原地质灾害实时监测预警系统的大屏幕,许强指出,作为地球“第三极”,青藏高原是全球气候变暖的极度敏感区,其升温速度是全球平均的两倍,同时青藏高原也是一个生态异常独特和脆弱区,这里的地质灾害对中国及周边国家都会产生重大影响。

  许强建议,中国应在青藏高原设立野外科学观测与研究基地,对当地的铁路、公路、水电等重大工程建设进行全生命周期、系统科学的监测。“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加剧,就算没有人类扰动,青藏高原的自然生态变化也同样剧烈,我们应思考如何用科学手段减缓人类对青藏高原的影响,弄清背后的机理和规律后,保护和修复青藏高原生态环境,更好保护‘地球村’这个人类家园。”(完)

  • 相关阅读
  • 国家医保局:破解谈判药进院难 “双通道”成效显著

      2021年版国家医保目录通过谈判新增67种药品平均降价60%以上,涵盖肿瘤、慢性病、罕见病等用药需求。减轻群众药品费用负担,不仅是药品进医保“能报销”,还要让群众方便快捷地用上好药,提高谈判药品的可及性。为...

    时间:03-03
  • 亲自为中青班授课 习近平为年轻干部指明奋斗方向

      时习之  亲自为中青班授课 习近平为年轻干部指明奋斗方向...

    时间:03-03
  • “双减”成效调查:超八成受访学生未参加校外学科培训

      “双减”成效调查显示:  超八成受访学生未参加校外学科培训  本报北京3月2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叶雨婷)今天,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发布《全国”双减”成效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时间:03-03
  • 吉林珲春昨日新增确诊病例3例 无症状感染者7例

      2022年3月2日0—24时,延边州珲春市新增确诊新冠肺炎病例(轻型)3例,无症状感染者7例。自疫情以来,珲春市累计发现确诊病例7例(轻症)、无症状感染者11例。  确诊病例5为无症状感染者1父亲,在密接筛查中发现核...

    时间:03-03
  • 脱贫基础更稳固,乡村振兴开新局

      脱贫基础更稳固,乡村振兴开新局(人民时评)  过去一年,从中央到地方,政策不留白、工作不断档、投入不减少、机制不漏人,着力防返贫、强帮扶,兴产业、促就业,让脱贫基础更稳固,脱贫成效更可持续  面向未...

    时间:03-03
  • 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

      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基层立法联系点,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  上海市长宁区虹桥街道是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在全国设立的首批基层立法联系点之一。2019年11月2日,...

    时间:03-03
  • 推进中国特色一站式多元纠纷解决机制建设

      处理矛盾、化解纠纷是社会治理的基础性工作。我们党始终把社会矛盾化解作为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20世纪60年代初,浙江省诸暨市枫桥镇干部群众创造了“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

    时间:03-03
  • 全面提高思政课质量和水平

      全面提高思政课质量和水平(金台随笔)  只有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才能推动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北京大学,有一门思政课堪称“爆款...

    时间:03-03
  • 为法治中国的恢宏画卷再添新篇

      为法治中国的恢宏画卷再添新篇  【迎两会特稿之二】   满载着人民的期许,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召开在即。  过去一年,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掌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巍巍巨轮,带领人民创造了举世瞩目...

    时间:03-03
  • 稳预期,勇毅奋进信心足

      稳预期,勇毅奋进信心足  【稳中求进看大势】   惊蛰将至,政策“春雨”滋润下,亿万市场主体的“春苗”在蓄势生长——近日,18项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和43项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政策出台,这必...

    时间:03-0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