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政府工作报告强调粮食安全 “地”与“种”是关键

2022-03-06 18:22:39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两会观察)政府工作报告强调粮食安全 “地”与“种”是关键

  中新网北京3月6日电 (记者 李晗雪)5日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并指出要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加快推进种业振兴。两位农业界全国政协委员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从中可见“地”与“种”是当下农业发展两大重点与挑战。

  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主任、中国农业技术经济学会会长陈萌山表示,报告提出“加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指明中国将在“牢牢端稳自己的饭碗”上持续发力。

  他说,2021年中国粮食产量创历史新高,达到13657亿斤,在高基数上增加了267亿斤,同比增长2%,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继续向好。但从中长期看,中国粮食供求仍将处于紧平衡态势。并且,“十四五”时期,随着居民收入水平提高、食物消费条件进一步改善、人口保持增长、城镇化率进一步提高,粮食消费需求总量将继续处于扩张阶段。而今年中国经济发展仍将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保安全、防风险”任务艰巨,粮食作为战略性基础物资,更是重中之重。

  他谈到,去年中国进口粮食量还是较大,如不能有效提高国内自给程度,带来的粮食安全风险隐患不容忽视。为此,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一系列确保“端牢饭碗”的“硬核”措施,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强调的“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就是重点之一。当前中国仍处于城镇化上升阶段,保护耕地压力依然较大,必须落实耕地保护建设硬措施。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新建1亿亩高标准农田,也是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出的目标。这一目标强调农田除了面积有保障、质量也要有保证。可见政府工作报告谈及农业的内容,句句关键。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刘昕关注到,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加快推进种业振兴,加强农业科技攻关和推广应用。“多年来无数次深入各地农村调研,深刻体会到推动农业绿色发展转型的根本在于科技进步。”他表示,中国农业种质资源、农产品深加工等方面依然存在对国外技术的依赖,这成为中国农业一大“痛点”。而所有农业生产资料和技术中,优良品种对农作物增产增效的贡献率最大。

  他谈到,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种业整体发展水平尚存差距,致使在附加值较高的新兴领域种源自给率不够高。当前,国际一流种业公司育种技术已进入智能分子设计育种,中国种业亦需大步向前。刘昕说,当前无论是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还是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都将有助于中国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加快“卡脖子”关键技术的突破,也定将推动中国由种业大国向种业强国迈进。(完)

  • 相关阅读
  • 习近平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时强调 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3月6日下午看望了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听取意见和建议。他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把确保重要农...

    时间:03-07
  • 你有一份两会晨报,请查收!〔第4期〕

      你有一份两会晨报,请查收!〔第4期〕  今天是3月7日,将有哪些两会要闻?又将有哪些日程安排?一起在小新这份“两会晨报”中,一探究竟吧!  热点  习近平看望全国政协委员  6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

    时间:03-07
  • 多地出台政策:为职业伤害保障与劳动关系“松绑”

      在浙江省衢州市迎合小区菜鸟驿站工作的快递员余宏亮,去年在小区内投递快递包裹时,因为紧急躲避一辆两轮电瓶车,造成快递派送车辆侧翻,致使他肩膀骨裂。受伤后,余宏亮通过工伤保险得到2000多元医药费赔付。医...

    时间:03-07
  • 让2亿灵活就业者没有后顾之忧 权益应得到法律保护

      中国人一年要收发多少份快递?答案是一个12位数。  2021年12月,根据国家邮政局的监测数据,中国快递年度第1000亿个包裹诞生,我们进入了快递“千亿件时代”。  这一年,网约车完成订单量83.2亿单,5.4亿人次...

    时间:03-07
  • 乔旭委员:淡化“应届”身份 改进就业率统计口径

      日前,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工业大学校长乔旭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表示,面对严峻复杂的大学生就业形势,很多毕业生为了保留应届生身份宁愿待业,“慢就业”甚至“不就业”。他说,“延迟就业”持续升温,...

    时间:03-07
  • 改变职业教育“低人一等”的刻板偏见

      议事厅  “职教高考”全国统一 加快推进职业本科  改变职业教育“低人一等”的刻板偏见  一是提高质量,一是提升形象,这是教育部2022年职业教育工作的两大任务。全国两会期间,职业教育如何提高质量和提升...

    时间:03-07
  • 全国人大代表张宝艳:建议取消网络投票,杜绝投人情票

      全国人大代表张宝艳:建议取消网络投票,杜绝投人情票  本报北京3月6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华锡)今年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宝贝回家”创始人张宝艳建议,坚决取缔网络投票,绝不允许利用网络拉票、投...

    时间:03-07
  • 谱写璀璨的奋斗篇章

      谱写璀璨的奋斗篇章  近日,中宣部、全国妇联评选出10名“最美巾帼奋斗者”。她们是中国女性的先进代表,向社会传递了爱党报国、信念坚定的政治品格,展现了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巾帼风采,在新时代的广阔...

    时间:03-07
  • 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更多正能量

      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更多正能量(和音)  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将为世界经济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注入更多正能量  “中国提出的经济增长目标合理务实”“体现出中国政府对发展的一贯重视”“相...

    时间:03-07
  • 发展新基建 共享新机遇

      发展新基建 共享新机遇(两会·读懂中国)  推进5G网络深度覆盖、启动建设大数据中心、加快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布局……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正在中国如火如荼地开展。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多...

    时间:03-0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