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科技文献难“自由” 全国人大代表苗振林冀平台资源共建共享

2022-03-06 21:06:10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两会人物)科技文献难“自由” 全国人大代表苗振林冀平台资源共建共享

  中新网北京3月6日电 (记者 鲁毅)查阅科技文献,掌握各自领域的前沿技术、行业动态等战略性信息资源,是科研人员的基本功课。但当下科技文献资料总量激增、价格高,单个科技文献资源平台专业资料不全、外文期刊少、服务针对性不强等问题,正困扰着不少创新主体。

  全国人大代表、湘能华磊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技术研发中心主任苗振林呼吁,相关部委应从国家层面统筹规划、投入资金,尽快建立共建共享机制,打破地域限制、平台壁垒,实现科技文献资源的充分覆盖,避免创新资源浪费、重复投入。

  苗振林作为科研人员,投身LED照明芯片技术和产品研发十余年,带领所在企业获得授权200多项发明专利。作为人大代表履职的5年里,他深入企业、市场探寻科技创新管理体制,在创新型人才培养、院校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及科技成果交易中心等专业平台搭建方面提出多项建议,对于科技文献资料难“自由”也深有体会。

  “购买一个科技文献资料数据库,动辄上百万元费用,这不是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所能负担的开支,关键是单个数据库往往并不足以满足需求。”苗振林就经常向合作高校等机构求援外文期刊资料,但这并非长久之计,“随着中国各领域技术不断比肩发达国家,创新主体对国内外科技文献资源的需求十分迫切”。

  事实上,中国很早就建立了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目前多个省、市建立了科技文献共享服务平台,提供信息检索服务和情报分析等知识服务。

  “创新主体难以便利获取相关资料,主要原因在于各省、各地之间平台还没形成平台间共建共享,而且随着科技文献资料总量激增,单个科技文献资源服务平台越来越难具备搜集并收藏全部科技文献资源的能力和财力。”苗振林说。

  苗振林建议,加强公共科技文献共享平台的公益性,积极推进期刊论文、学位论文、专利、科技成果等科技文献检索和文献获取基础性服务功能免费开放、公开服务,更好满足科研人员、学生和科技爱好者的一般需要。

  在日常工作和调研中,苗振林还发现,随着大数据技术进步,创新主体对科技信息资源的需求迅速增长且更多样更细化,这对平台信息资源的整合能力、信息检索系统、情报信息服务提出了挑战。

  因此,苗振林建议科技文献服务平台加强个性化服务升级,提供科技决策咨询信息、竞争情报信息、科技规划、专利分析情报信息、科技文献信息推送等有偿个性化服务。比如,省市级地方平台可以根据地方重点行业、特色产业、区域重点服务对象,加大特色专业资源和服务建设,更有针对性地服务地方科技创新。

  苗振林表示,加大科技文献共享平台建设的宣传、推广力度,减少信息差也很关键。希望更多企业、科研团队能够获取更方便、快捷的科技文献服务,实现科技文献资料“自由”,为创新中国出一份力。(完)

  • 相关阅读
  • 习近平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时强调 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3月6日下午看望了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听取意见和建议。他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把确保重要农...

    时间:03-07
  • 你有一份两会晨报,请查收!〔第4期〕

      你有一份两会晨报,请查收!〔第4期〕  今天是3月7日,将有哪些两会要闻?又将有哪些日程安排?一起在小新这份“两会晨报”中,一探究竟吧!  热点  习近平看望全国政协委员  6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

    时间:03-07
  • 多地出台政策:为职业伤害保障与劳动关系“松绑”

      在浙江省衢州市迎合小区菜鸟驿站工作的快递员余宏亮,去年在小区内投递快递包裹时,因为紧急躲避一辆两轮电瓶车,造成快递派送车辆侧翻,致使他肩膀骨裂。受伤后,余宏亮通过工伤保险得到2000多元医药费赔付。医...

    时间:03-07
  • 让2亿灵活就业者没有后顾之忧 权益应得到法律保护

      中国人一年要收发多少份快递?答案是一个12位数。  2021年12月,根据国家邮政局的监测数据,中国快递年度第1000亿个包裹诞生,我们进入了快递“千亿件时代”。  这一年,网约车完成订单量83.2亿单,5.4亿人次...

    时间:03-07
  • 乔旭委员:淡化“应届”身份 改进就业率统计口径

      日前,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工业大学校长乔旭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表示,面对严峻复杂的大学生就业形势,很多毕业生为了保留应届生身份宁愿待业,“慢就业”甚至“不就业”。他说,“延迟就业”持续升温,...

    时间:03-07
  • 改变职业教育“低人一等”的刻板偏见

      议事厅  “职教高考”全国统一 加快推进职业本科  改变职业教育“低人一等”的刻板偏见  一是提高质量,一是提升形象,这是教育部2022年职业教育工作的两大任务。全国两会期间,职业教育如何提高质量和提升...

    时间:03-07
  • 全国人大代表张宝艳:建议取消网络投票,杜绝投人情票

      全国人大代表张宝艳:建议取消网络投票,杜绝投人情票  本报北京3月6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华锡)今年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宝贝回家”创始人张宝艳建议,坚决取缔网络投票,绝不允许利用网络拉票、投...

    时间:03-07
  • 谱写璀璨的奋斗篇章

      谱写璀璨的奋斗篇章  近日,中宣部、全国妇联评选出10名“最美巾帼奋斗者”。她们是中国女性的先进代表,向社会传递了爱党报国、信念坚定的政治品格,展现了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巾帼风采,在新时代的广阔...

    时间:03-07
  • 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更多正能量

      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更多正能量(和音)  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将为世界经济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注入更多正能量  “中国提出的经济增长目标合理务实”“体现出中国政府对发展的一贯重视”“相...

    时间:03-07
  • 发展新基建 共享新机遇

      发展新基建 共享新机遇(两会·读懂中国)  推进5G网络深度覆盖、启动建设大数据中心、加快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布局……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正在中国如火如荼地开展。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多...

    时间:03-0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