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王毅连答27问!重磅干货来了!

2022-03-07 17:52:53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3月7日电 7日,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就“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连续回答了27个问题,回应乌克兰局势、中俄关系、中美关系以及台湾问题、朝鲜半岛问题,等等。

3月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举行记者会,邀请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就“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新华社记者 李鑫 摄

  谈乌克兰局势

  ——中方愿继续为劝和促谈发挥建设性作用

  俄乌双方已经谈了两轮,我们希望即将开启的第三轮谈判能取得新的进展。中方认为,形势越紧,和谈越不能停止;分歧越大,越需要坐下来谈判。中方愿继续为劝和促谈发挥建设性作用,也愿意在需要的时候同国际社会一道开展必要的斡旋。

  中方愿为克服人道主义危机继续作出自己的努力。中国红十字会将尽快向乌克兰提供一批紧急人道主义物资援助。

  谈中俄关系

  ——西方制裁是否影响中俄关系?两国人民的友谊坚如磐石

  中俄关系发展有着清晰的历史逻辑,具有强大的内生动力,两国人民的友谊坚如磐石,双方的合作前景十分广阔。不管国际风云如何险恶,中俄双方都将保持战略定力,将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不断推向前进。

  谈中美关系

  ——双方应当重拾融冰初心,重整行装出发

  摆在我们面前的事实是,美方仍不遗余力地对中国开展零和博弈式的“激烈竞争”,不断在涉及中方核心利益的问题上攻击挑事,接连在国际上拼凑打压中国的“小圈子”,不仅损害两国关系大局,也冲击国际和平稳定。这不是一个负责任大国应有的样子,也不是一个讲信誉国家所做的事情。

  今年是“上海公报”发表50周年。回首历史,中美双方本着求同存异精神,以合作代替对抗,造福了两国人民,也促进了世界和平与繁荣。展望未来,双方应当重拾融冰初心,重整行装出发,用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三原则”替代竞争、合作、对抗的“三分法”,推动美国对华政策重回理性务实的正轨,推动中美关系重回健康稳定的正道。

3月7日下午3时,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举行记者会,邀请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就“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图为中新社记者在梅地亚中心多功能厅进行提问。中新社记者 杨可佳 摄

  谈美印太战略

  ——“印太战略”的真正目的是企图搞印太版的“北约”

  美国的“印太战略”正在成为集团政治的代名词。带来的绝不是什么福音,而是搅乱地区和平稳定的祸水。“印太战略”的真正目的是企图搞印太版的“北约”,维护的是以美国为主导的霸权体系,冲击的是以东盟为中心的区域合作架构,损害的是地区国家的整体和长远利益。这股逆流与地区国家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图共赢的共同愿景背道而驰,注定是没有前途的。

  谈中欧关系

  ——中欧关系不受制于第三方

  中欧和中俄关系完全是两个问题。中欧关系不针对、不依附、也不受制于第三方。双方在相互尊重、互利共赢基础上开展对话合作,将为动荡的世界局势提供更多稳定因素。当然,还是有些势力并不愿看到中欧关系稳定发展,编造所谓“中国威胁”,炒作对华竞争,鼓吹“制度性对手”,甚至挑起制裁和对抗。希望中欧双方都对此予以高度警惕。

  谈中日关系

  ——台湾等重大敏感问题事关中日的互信根基

  向日方提出三点忠告:首先是要不忘初心,把握好两国关系的正确方向。二是要重信守诺,维护好两国关系的政治基础。三是要顺势而为,共同开创两国关系的广阔前景。

  历史、台湾等重大敏感问题事关中日的互信根基。根基不牢,地动山摇。希望日方在这些问题上恪守迄今所作的一系列郑重承诺,避免再给两国关系带来严重冲击。

3月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举行记者会,邀请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就“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新华社记者 卢烨 摄

  谈台湾问题

  ——台湾问题与乌克兰问题没有任何可比性

  台湾问题与乌克兰问题有着本质区别,两者没有任何可比性。我们看到,有些人在乌克兰问题上强调主权原则,但在台湾问题上却不断损害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这是赤裸裸的双重标准。

  台湾的前途希望在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在于实现国家的统一,而不是依靠什么外部的“空头支票”。“挟洋谋独”没有出路,“以台制华”注定失败,台湾终将会回到祖国的怀抱。

  谈朝鲜半岛问题

  ——半岛问题往哪里走很大程度取决于美方

  朝鲜问题的“根”,在于朝鲜面临的外部安全威胁长期得不到消除,朝方的合理安全关切始终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我们注意到,美方最近公开声明对朝鲜没有敌意,愿意通过外交手段解决问题。但下一步往哪里走,很大程度取决于美方怎么做:是真正拿出解决问题的具体行动,还是继续把半岛问题当做地缘战略的筹码?

  中方再次呼吁美国采取实际举措解决朝鲜的合理安全关切,与朝方建立起基本互信,同时按照“双轨并进”思路和“分阶段、同步走”原则,不断推进半岛问题的政治解决进程。中方愿意继续为此发挥建设性作用,作出应有的努力。(完)

  • 相关阅读
  • 让更多重大装备成为“新国货”

      让更多重大装备成为“新国货”  本报讯(记者王群 北梦原)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采访中,多位代表委员认为,近年来,随着我国一大批重大技术装备实现了自主研制和进口替代,国家重...

    时间:03-08
  • 俄罗斯代表团团长:俄乌第三轮谈判未达预期效果

      俄罗斯代表团团长:俄乌第三轮谈判未达预期效果  新华社莫斯科3月7日电(记者华迪)俄罗斯代表团团长、总统助理梅金斯基7日说,在白俄罗斯境内别洛韦日森林举行的第三轮俄乌谈判未达预期效果,但双方的谈判还会...

    时间:03-08
  • 科特派赋能 生态茶园成了“网红打卡地”

      科特派赋能 生态茶园成了“网红打卡地”  向总书记汇报新变化  ◎本报记者 谢开飞 通讯员 高 凌 曹佳奕 李玉莲  阳春三月,位于武夷山国家公园内的燕子窠生态茶园,绵延起伏的青山下,绿树碧竹掩映着一畦畦...

    时间:03-08
  • 充分保障妇女就业权利,需要机制创新

      充分保障妇女就业权利,需要机制创新  两会快评  ◎柯文  在稳增长的经济大背景下,妇女就业成为各界普遍关心的议题之一。比如近日全国人大代表杨元庆提交的《关于充分保障女性高质量就业的建议》,就包括...

    时间:03-08
  • 用好冬奥遗产 让热起来的冰雪运动不降温

      用好冬奥遗产 让热起来的冰雪运动不降温  两会热词大家谈  ◎本报记者 何 亮  北京冬奥会圆满结束,冬残奥会激战正酣。毋庸置疑,两会期间“冰雪运动”成为热议话题,如何用好冬奥“遗产”更是代表委员关注...

    时间:03-08
  • 科研经费:“用得好”也要“更好用”

      代表委员谈科技政策扎实落地   科研经费:“用得好”也要“更好用”  ◎本报记者 刘 垠 操秀英  科技进步法贯彻落实·这么看这么干  科研项目经费中用于“人”的费用可达50%以上;扩大预算调剂自主权之...

    时间:03-08
  • 踏遍藏东南谷地,擘画铁路最优路线

      踏遍藏东南谷地,擘画铁路最优路线  创新故事  ◎本报记者 矫 阳  “我们是开路先锋的‘先锋’,在世界屋脊上擘画铁路线。”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铁二院)拉林铁路配合施工项目部项目经理...

    时间:03-08
  • 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就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两会受权发布)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就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新华社北京3月7日电 3月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视频记者会,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就中国外交政策和...

    时间:03-08
  • 让虚假诉讼者难以承受违法成本

      最高法副院长贺小荣:   让虚假诉讼者难以承受违法成本  虚假诉讼败坏社会风气、妨碍公平竞争。近年来,人民法院加强虚假诉讼犯罪惩治,查处审理了一大批虚假诉讼案件。  最高法副院长贺小荣接受新京报专...

    时间:03-08
  • 北京将最大限度发挥冬奥遗产作用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用好北京冬奥会遗产”;“充分放大冬奥效应”列入北京2022年重点任务清单   北京将最大限度发挥冬奥遗产作用  时值北京冬奥会精彩闭幕、冬残奥会盛大开启,今年全国两会,“用好北京冬奥...

    时间:03-0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