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生物育种: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2022-03-08 04:10:00

来源:科技日报

  代表委员谈科技支撑经济行稳致远

  生物育种: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本报记者 马爱平

  “解决吃饭问题,根本出路在科技。种源安全关系到国家安全,必须下决心把我国种业搞上去,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3月6日下午,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习近平总书记语气坚定。

  民以食为天,农以种为先。

  “要未雨绸缪,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始终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掷地有声。

  从去年7月《种业振兴行动方案》审议通过,到今年2月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启动农业生物育种重大项目,再到今年3月1日开始施行的修改后的种子法第十二条增加了国家支持生物育种技术研究的规定……

  顶层部署、未雨绸缪,近一年来,我国鼓励种业创新的政策频频出台,意在通过完善种业发展体制机制、推动多主体协同发力、实现重点技术创新突破等,推动种业科技整体进步。

  我国农业生物育种面临较大挑战

  “在粮食安全这个问题上不能有丝毫麻痹大意,不能认为进入工业化,吃饭问题就可有可无,也不要指望依靠国际市场来解决。”联组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的话字字铿锵。

  目前我国良种在增产中的贡献率为45%—50%,发达国家达60%以上。

  “我国大宗农产品的品质尚难以满足国民经济生活发展需求,良种对产量、品质提升的潜力巨大。”6日下午的联组会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工程院院士万建民在发言时说:“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加快推进和实施农业生物育种重大项目,对提升种子科技供给能力至关重要。”

  当前,全球农业生物技术迭代升级,生物育种竞争加剧。大数据、信息技术和现代生物技术的快速融合发展,推动着精准化、智能化、工厂化的种业科技革命。重大基因挖掘与功能解析等研究取得重大突破,驱动从人工智能到合成生物学等新技术正在以越来越快的周期出现。

  在此情况下,我国农业生物育种面临较大挑战。

  “如关键核心技术原创不足、重大产品迭代升级滞后、生物育种创新活力不足等。生物育种组织体系和机制难以适应市场需求,以企业为主体的种业创新能力尚未形成。”万建民直言。

  全国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张勇在调研情况中发现,我国农业生物育种设施平台分布在不同单位,规模小、力量散,大多习惯做“短平快”的工作,导致突破性创新品种少,基础性、长期性、战略性研究不够。

  生物育种产业化步伐加快再加快

  “要发挥我国制度优势,科学调配优势资源,推进种业领域国家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加强基础性前沿性研究,加强种质资源收集、保护和开发利用,加快生物育种产业化步伐。”

  “要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健全品种审定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以创新链建设为抓手推动我国种业高质量发展。”

  种业科技如何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指明了方向。

  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上。

  “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是我国追赶世界科技前沿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选择。”万建民建议,部署重大科技项目,提升生物育种创新能力,加快作物种源科技攻关、加强作物种源挖掘与创新利用,开展作物种业基础研究,联合上中下游不同育种单位开展良种联合攻关。特别要进一步强化自主品种的培育,把控种业的发展主动权。把产品研发从以产量为核心转向优质专用、抗病抗逆、资源高效、适宜轻简化、机械化的多元化发展,培育高端优质专用新产品,满足市场对多元化品种的需求。

  “要集中力量重点突破种业科技重大课题。”张勇建议,对种业科研创新需求进行全面梳理,按照轻重缓急,明确时序安排,聚焦种业中玉米、大豆、猪、牛等“卡脖子”品种,明确国家重大课题进行攻坚,整合多方资源、实现重点突破,以重点科技突破带动面上创新发展,降低种业对外依存度,提高我国种业国际竞争力。

  (科技日报北京3月7日电)

  • 相关阅读
  • 最高检:严惩食药领域犯罪

      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显示,2021年,检察机关起诉制售有毒有害食品、假药劣药等犯罪1.1万人,同比上升29.8%。办理食药安全领域公益诉讼3万件,同比上升10%;督促查处假冒伪劣食品48万千克、假药劣药1448千克,...

    时间:03-08
  • 从严追诉网络诽谤等犯罪 最高检起诉相关案件同比上升

      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介绍,继取快递女子被造谣出轨案自诉转公诉,检察机关接续发布公民人格权保护指导性案例,从严追诉网络诽谤、侮辱、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等严重危害社会秩序、侵犯公民权利犯罪,起诉3436人,...

    时间:03-08
  • 去年23名原省部级干部被提起公诉

      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显示,检察机关去年受理各级监委移送职务犯罪20754人,已起诉16693人,同比分别上升5%和8.8%。与国家监委等共同推进受贿行贿一起查,起诉受贿犯罪9083人、行贿犯罪2689人,同比分别上升21...

    时间:03-08
  • 最高检:追诉拐卖人口犯罪将继续从严

      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显示,追诉拐卖人口犯罪将继续从严;同时与有关部门形成合力、综合整治,对收买、不解救、阻碍解救被拐卖妇女儿童犯罪坚决依法追诉、从严惩治。...

    时间:03-08
  • 2021年86万多名嫌犯被检察机关批捕

      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显示,2021年全国检察机关共批准逮捕各类犯罪嫌疑人868445人,提起公诉1748962人,同比分别上升12.7%和11.2%。...

    时间:03-08
  • 杨蓉代表:只要你心里装着群众,群众的心里也会装着你

      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开始前举行“代表通道”采访活动,邀请部分全国人大代表通过网络视频方式接受采访。  总台央视记者:我的问题想提给杨蓉代表。杨代表您好,我们了解到您是来自基层的一位...

    时间:03-08
  • 一文速读最高法工作报告亮点→

      适用民法典审理系列“第一案”!一文速读最高法工作报告亮点→  今天召开的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五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作了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报告有哪些主要内容,有什么亮...

    时间:03-08
  • 葛明华代表谈医务人员初心使命:只为长城无恙、只为国泰民安

      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开始前举行“代表通道”采访活动,邀请部分全国人大代表通过网络视频方式接受采访。  新华社记者:葛明华代表您好。疫情发生以来,医护人员守护着亿万人民的生命健康。我...

    时间:03-08
  •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军向大会作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军向大会作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时间:03-08
  • 加大对行贿惩治力度

      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提出,人民法院2022年保持惩治贪污受贿犯罪高压态势,加大对行贿惩治力度。2021年,人民法院落实受贿行贿一起查,依法追缴行贿非法获利,斩断“围猎”腐蚀、权钱交易的利益链条。审结贪污贿...

    时间:03-0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