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稳就业,中国如何完成“更加艰巨”的任务?

2022-03-08 17:24:39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两会观察)稳就业,中国如何完成“更加艰巨”的任务?

  中新社北京3月8日电 (记者 王恩博)在去年较好完成预期目标后,今年中国稳就业依然面临复杂形势。

  “消费和投资恢复迟缓,稳出口难度增大,能源原材料供应仍然偏紧,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困难,稳就业任务更加艰巨。”政府工作报告作出如此判断。

  中国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向东解释说,今年中国需要在城镇就业的新成长劳动力近1600万人,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增加到1076万人、再创历史新高,承载数亿人就业创业的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仍面临较多困难。

资料图:求职者应聘。 中新社记者 陈楚红 摄

  应对更艰巨的任务,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更高的要求。在城镇新增就业目标继续守住“1100万人以上”的同时,城镇调查失业率目标由上年的“5.5%左右”进一步明确为“5.5%以内”。官方同时表示,全年经济增速目标也融入了稳就业保民生防风险的考量。这意味着,就业优先导向进一步突出。

  将更高的要求落地,需要更有力的措施。“强化就业优先,关键是‘稳市场主体’。”全国人大代表、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校长郑亚莉直言,当前经济稳步恢复,但还有部分行业和企业生产经营尚未完全恢复。

  针对这一现象,政府工作报告要求,财税、金融等政策都要围绕就业优先实施。预计全年退税减税约2.5万亿元人民币,规模达到历史新高。官方还计划推动金融机构降低实际贷款利率、减少收费,让广大市场主体切身感受到融资便利度提升、综合融资成本实实在在下降。

  在全国人大代表、小米集团董事长兼CEO雷军看来,如此空前的政策力度和效率,将有力提振市场信心,显著改善市场主体生存发展环境。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鸣表示,稳住中小企业就稳住了就业基本面,报告里提出加大对中小企业支持力度的一系列举措,将助力更好实现今年稳就业目标。

  稳住就业,除了减负纾困等“硬措施”,还需要一些从保障入手的“软办法”。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株洲分公司高级技师吴端华注意到,中国先进制造业发展需要大量技术工人和新蓝领投身其中,但蓝领群体普遍存在低学历、低技能现象,尤其是农民工群体缺乏体系化培训和学习,与制造业升级所需的岗位技能并不匹配。这导致近几年蓝领群体“就业难”和“招工难”并存。

资料图:工人在一工厂内作业。 中新社记者 王东明 摄

  吴端华建议,促进蓝领群体就业,保障制造业转型升级,需要从权益保障、体制机制、培训、就业效率等多环节入手,让更多年轻人拥抱实体经济。

  灵活就业是眼下中国重要的就业渠道,在为民众特别是困难民众创造就业机会同时,也对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提出了更高要求。疫情之下,尤其如此。

  全国人大代表、立信会计师事务所董事长朱建弟表示,应当尽快研究推动新就业形态立法,完善灵活就业保障政策,适时实现灵活就业者在薪酬待遇、户籍、住房、子女教育、职业伤害保障等基本权益方面与稳定就业者享有同等待遇,从而增强灵活就业者的安全感和归属感。

  向东介绍说,今年中国将完善支持措施,健全灵活就业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障政策,促进灵活就业健康发展,鼓励企业在恢复发展中创造更多收入稳定、保障完备、形态多样的就业岗位。(完)

  • 相关阅读
  • 新型劳动关系呼唤劳动法典

      新型劳动关系呼唤劳动法典  本报北京3月8日电(记者张菁 陈晓燕 郝赫)平台用工等新的劳动用工方式大量涌现,现有劳动法律能否有效发挥作用?目前的劳动法律体系中,一些规定不适应时代发展,一些领域存在立法...

    时间:03-09
  • 第二场“部长通道”:用数据说话,相当“硬核”

      第二场“部长通道”:用数据说话,相当“硬核”  部长通道  ◎本报记者 刘园园  3月8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二场“部长通道”采访活动如约举行。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肖亚庆、水利部部长李国英回答...

    时间:03-09
  • 别拿家庭教育不当教育

      别拿家庭教育不当教育  3月8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军作了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报告指出,家庭教育促进法今年起施行,将促进“甩手家长”...

    时间:03-09
  • 完善女职工就业性别歧视司法救济模式

      完善女职工就业性别歧视司法救济模式    李亚兰代表呼吁加强妇女劳动权益保护  □ 本报记者 赵晨熙  “多大年龄?”“是否结婚?”“有没有生过孩子?”……相信不少女性在应聘时都被问到过这些问题,有...

    时间:03-09
  • 织紧织密反腐败涉外“法”网

      织紧织密反腐败涉外“法”网    “天网二〇二二”行动聚焦国际追逃追赃和跨境腐败治理  □ 本报记者 陈磊  近日,“天网2022”行动正式启动。  我国自2014年开始实施反腐败国际追逃追赃“天网”行动。数...

    时间:03-09
  • 从这些数据,看中国经济如何更好迈向高质量

      从这些数据,看中国经济如何更好迈向高质量  新华社北京3月8日电 题:从这些数据,看中国经济如何更好迈向高质量  新华社记者高敬、戴小河  企业研发经费增长15.5%、市场主体总量超过1.5亿户、可再生能源发...

    时间:03-09
  • “半边天”“少年的你”,合法权益如何保障?

      “半边天”“少年的你”,合法权益如何保障?  新华社北京3月8日电 题:“半边天”“少年的你”,合法权益如何保障?  新华社记者  8日,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的两高报告交出2021年成绩单,不断...

    时间:03-09
  • 为新征程汇聚澎湃力量——从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感受全过程人民民主生动实践

      为新征程汇聚澎湃力量——从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感受全过程人民民主生动实践  新华社北京3月8日电 题:为新征程汇聚澎湃力量——从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感受全过程人民民主生动实践  新华社记者熊丰、白...

    时间:03-09
  • 服务国家大局 回应人民期盼——人大代表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

      服务国家大局 回应人民期盼——人大代表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  新华社北京3月8日电 题:服务国家大局 回应人民期盼——人大代表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  新华社记者  3月8日,出席十三届全国人大...

    时间:03-09
  • 人大监督持续发力,让法律和制度长出“牙齿”

      人大观察  监督越有力,代表民意的法律实施就越有力。  3月8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听取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栗战书所作的关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的报告。  栗...

    时间:03-0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