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赫哲族全国人大代表刘蕾:见证从“船上捕鱼”到“岸上致富”

2022-03-08 17:40:07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两会人物)赫哲族全国人大代表刘蕾:见证从“船上捕鱼”到“岸上致富”

  中新网哈尔滨3月8日电 题:赫哲族全国人大代表刘蕾:见证从“船上捕鱼”到“岸上致富”

  记者 姜辉

  “乌苏里江来长又长,蓝蓝的江水起波浪,赫哲人撒开千张网,船儿满江鱼满舱……”赫哲族是中国北方少数民族中唯一曾以渔业为主的民族,世居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流域,人口只有5000余人。

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族乡民族发展中心主任刘蕾在北京参加全国两会。受访者本人供图

  作为一名赫哲族人,近年来,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族乡民族发展中心主任刘蕾一直关注少数民族聚集地的发展,走访选民,反映基层呼声,先后提出《关于加强同江市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措施的建议》《加大对少数民族干部的招录力度的建议》《关于改善和提高赫哲族经济发展的建议》等30余条建议,见证了赫哲族人从“船上捕鱼”到“岸上致富”。

  “我要带领更多赫哲族人投身到特色产业发展的行动中来,让村民小富变大富、小业变大业。”2004年,刘蕾从齐齐哈尔市一所高校毕业,回到了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族乡。看到乡里渔业资源日渐匮乏,渔民单靠捕鱼难以维持生计的窘迫局面,刘蕾和丈夫号召赫哲族人如火如荼地搞起了民族文化旅游,为促进街津口赫哲族乡标准化养殖基地项目、“两江一湖”水稻基地临江灌区工程、华能风力发电项目的立项开工以及赫哲族“依玛堪”艺术团的组建付出了艰辛的努力。

刘蕾(左二)到居民家宣讲全国两会精神。受访者本人供图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魂,一定把民族的文化更好传承下去。”赫哲族是中国人口最少的民族之一,只有语言,没有文字。被纳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伊玛堪”说唱艺术,“嫁令阔”等民间艺术只掌握在一部分老人手里,濒临失传。如何传承和保护赫哲族文化,是刘蕾最关心的问题。2008年当全国人大代表以来,刘蕾每年都到赫哲族聚集的边境地区、乡镇、村屯进行实地调研,了解赫哲族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现状,掌握赫哲族经济社会发展第一手资料。

  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刘蕾表示,在国家各项政策扶持下,少数民族聚居区大力发展农业生产,但目前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受技术、地域等因素制约,产业集中度不高,当地农产品资源优势难以充分发挥。

  刘蕾建议,加大扶持少数民族聚集地农副产品加工业发展,在政策方面给予大力扶持,安排专项资金辅助少数民族边远地区农副产品加工产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配套设施。(完)

  • 相关阅读
  • 困扰、焦虑…… 哪些堵点在影响着“她幸福”?

      随着时代发展,女性被赋予了多元身份,但她们更容易被压力困扰、产生焦虑——  哪些堵点在影响着“她幸福”?  本报记者 尹晓燕  阅读提示  养儿育女、赡养老人、职场压力,女性可以说是“撑起了家庭和社...

    时间:03-09
  • 期待大会堂的掌声,成为打拐战役的“冲锋号”

      【社评】期待大会堂的掌声,成为打拐战役的“冲锋号”  本报评论员 韩韫超  在打拐领域,哪些漏洞急需弥补,哪些环节有待改进,需要我们有更深层的思考、更周密的方案以及更有效的行动。严厉打击、坚决遏制拐...

    时间:03-09
  • 制定平台算法,“小哥”们的声音不应缺失

      【两会聚焦︱关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③】制定平台算法,“小哥”们的声音不应缺失  2021年11月,京东集团召开了首次集体协商会议,职工方代表和企业方代表就薪资待遇、福利保障、职业技能培训等事项展开充分协商...

    时间:03-09
  • 新型劳动关系呼唤劳动法典

      新型劳动关系呼唤劳动法典  本报北京3月8日电(记者张菁 陈晓燕 郝赫)平台用工等新的劳动用工方式大量涌现,现有劳动法律能否有效发挥作用?目前的劳动法律体系中,一些规定不适应时代发展,一些领域存在立法...

    时间:03-09
  • “国和一号”:树三代核电自主创新标杆

      “国和一号”:树三代核电自主创新标杆  风雨十二载,“国和一号”通过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成功打破多项材料及设备制造技术垄断,关键设备材料全部实现自主化设计和国产化制造,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我国三代...

    时间:03-09
  • 不断创新,提升核电“软”实力

      不断创新,提升核电“软”实力  创新故事  ◎实习记者 孙 瑜  概率安全评价(PSA)被形象地比喻为“核电厂的医生”,是一种定量评价事故发生概率及其潜在后果的系统性方法。  PSA能为核电厂进行诊断,保...

    时间:03-09
  • 这就是创新的力量

      这就是创新的力量   ——基层工匠走上“代表通道”讲述攻坚克难故事  代表通道  ◎本报记者 符晓波  8日8时,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举行第二场“代表通道”采访活动,来自基层一线的9位代表受邀分享他...

    时间:03-09
  • 第二场“部长通道”:用数据说话,相当“硬核”

      第二场“部长通道”:用数据说话,相当“硬核”  部长通道  ◎本报记者 刘园园  3月8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二场“部长通道”采访活动如约举行。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肖亚庆、水利部部长李国英回答...

    时间:03-09
  • 别拿家庭教育不当教育

      别拿家庭教育不当教育  3月8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军作了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报告指出,家庭教育促进法今年起施行,将促进“甩手家长”...

    时间:03-09
  • 6位部长回答的21个问题背后聚焦了哪些社会关切?

      3月8日,水利部部长李国英在回答完一道关于国家水网的问题之后,十三届人大全国五次会议的第二场“部长通道”结束了。而李国英回答的这个问题,也成为本届人大的最后一场“部长通道”最后一个问题。  十三届人...

    时间:03-0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