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保护未成年人,如何走出“隐秘的角落”?

2022-03-08 16:39:47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两会观察)保护未成年人,如何走出“隐秘的角落”?

  中新社北京3月8日电 (记者 袁秀月 张一辰)近年来,未成年人遭受不法侵害案件屡屡发生。如何及时发现、及时制止、及时追究侵害未成年人案件,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2022年中国全国两会期间,多位代表、委员就未成年人防侵害问题发声,建议从落实及完善相关制度、法律入手,为未成年人织密法治安全网,走出“隐秘的角落”。

资料图:杭州一小学学生正在上课。 王刚 摄

  侵害未成年人犯罪一直存在发现难、发现晚问题。有机构每年对媒体公开报道的性侵儿童案例进行统计,数据显示,受害人普遍年龄较小,熟人作案的比例较高,使得对此类犯罪的打击难度加大。

  2020年5月,最高检等部门联合出台《关于建立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的意见(试行)》,推动解决这两大难题。

  “强制报告制度的出台,为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治理提供了破题之策。”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女法律工作者协会会长、北京金诚同达(西安)律师事务所主任方燕对中新社记者表示,但在实践中,她发现还存在一些具体的问题。比如强制报告的主体不够明确,对于违反强制报告义务的责任追究面临规范缺失困境等。

  更关键的是,由于对报告主体的信息保护和安全保护措施没有明确规定,一些具有强制报告义务的报告人仍心存顾虑,害怕被打击报复。再加上传统观念和责任意识原因,强制报告制度在现实中的落实还存有短板。

  对此,方燕建议,落实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强制报告制度,进一步明确强制报告义务人的主体范围,对强制报告义务人进行隐私和安全保护,建立强制报告制度刚性约束机制。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济南市人民医院针灸推拿科主任刘英才也建议,将强制报告线索发现职责纳入辖区网格化管理体系,广泛发动民众,借助网格员管理制度实现对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线索的积极发现、及时处置和妥善管理,助推强制报告制度全方位实施。

  另一方面,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未成年人接触网络机会增多,利用网络侵害未成年人的案件呈高发态势。

  “网络暴力看似离我们很遥远,但在未成年人未形成较为成熟的思考能力、判别能力前,很可能直接或间接受到网络言论的侵害,导致悲剧发生。”方燕表示,通过网络社交工具来侵害未成年人的案件,比如网暴未成年人、非接触性的“网络隔空”猥亵行为等,也是对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侵害,建议将此类案件也纳入强制报告行列。

  “学校、家长和社会各界有强制报告义务,同时面对新科技时代的新犯罪,网络平台也应当负有保护的责任和义务。”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金诚同达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刘红宇表示。

3月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军作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中新社记者 盛佳鹏 摄

  8日,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军向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作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点出2021年未成年人保护的几组关键数字——

  通过强制报告办理侵害未成年人案件1657件,对未履行报告义务促整改、追责459件。推动密切接触未成年人行业入职查询749万人次、解聘2900名有前科劣迹人员。从严追诉性侵、虐待等侵害未成年人犯罪6.1万人,同比上升5.7%。

  强制报告制度的实施,正为未成年人撑起又一把保护伞。而让更多具有强制报告义务的主体放心大胆地履行义务,减少或避免对未成年人的侵害,把“大灰狼”挡在门外,则成为多位代表、委员的共同期许。(完)

  • 相关阅读
  • 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部长通道)  科技部部长王志刚  让科技政策扎实落地  “我国国家创新指数全球排名从2012年的第三十四位达到了去年的第十二位,提高了22个位次。”科技部部长王志刚在“部长通道”上...

    时间:03-09
  • 困扰、焦虑…… 哪些堵点在影响着“她幸福”?

      随着时代发展,女性被赋予了多元身份,但她们更容易被压力困扰、产生焦虑——  哪些堵点在影响着“她幸福”?  本报记者 尹晓燕  阅读提示  养儿育女、赡养老人、职场压力,女性可以说是“撑起了家庭和社...

    时间:03-09
  • 期待大会堂的掌声,成为打拐战役的“冲锋号”

      【社评】期待大会堂的掌声,成为打拐战役的“冲锋号”  本报评论员 韩韫超  在打拐领域,哪些漏洞急需弥补,哪些环节有待改进,需要我们有更深层的思考、更周密的方案以及更有效的行动。严厉打击、坚决遏制拐...

    时间:03-09
  • 制定平台算法,“小哥”们的声音不应缺失

      【两会聚焦︱关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③】制定平台算法,“小哥”们的声音不应缺失  2021年11月,京东集团召开了首次集体协商会议,职工方代表和企业方代表就薪资待遇、福利保障、职业技能培训等事项展开充分协商...

    时间:03-09
  • 新型劳动关系呼唤劳动法典

      新型劳动关系呼唤劳动法典  本报北京3月8日电(记者张菁 陈晓燕 郝赫)平台用工等新的劳动用工方式大量涌现,现有劳动法律能否有效发挥作用?目前的劳动法律体系中,一些规定不适应时代发展,一些领域存在立法...

    时间:03-09
  • “国和一号”:树三代核电自主创新标杆

      “国和一号”:树三代核电自主创新标杆  风雨十二载,“国和一号”通过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成功打破多项材料及设备制造技术垄断,关键设备材料全部实现自主化设计和国产化制造,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我国三代...

    时间:03-09
  • 不断创新,提升核电“软”实力

      不断创新,提升核电“软”实力  创新故事  ◎实习记者 孙 瑜  概率安全评价(PSA)被形象地比喻为“核电厂的医生”,是一种定量评价事故发生概率及其潜在后果的系统性方法。  PSA能为核电厂进行诊断,保...

    时间:03-09
  • 这就是创新的力量

      这就是创新的力量   ——基层工匠走上“代表通道”讲述攻坚克难故事  代表通道  ◎本报记者 符晓波  8日8时,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举行第二场“代表通道”采访活动,来自基层一线的9位代表受邀分享他...

    时间:03-09
  • 第二场“部长通道”:用数据说话,相当“硬核”

      第二场“部长通道”:用数据说话,相当“硬核”  部长通道  ◎本报记者 刘园园  3月8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二场“部长通道”采访活动如约举行。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肖亚庆、水利部部长李国英回答...

    时间:03-09
  • 别拿家庭教育不当教育

      别拿家庭教育不当教育  3月8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军作了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报告指出,家庭教育促进法今年起施行,将促进“甩手家长”...

    时间:03-0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