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习近平心目中的“大食物观”

2022-03-09 08:51:39

来源:新华社

  第一观察|习近平心目中的“大食物观”

  “要树立大食物观”,习近平总书记3月6日在参加政协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联组会时讲到的这个观点引人关注。

  2015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树立大农业、大食物观念”,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写入“树立大食物观”,作为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

  2017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老百姓的食物需求更加多样化了,这就要求我们转变观念,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向耕地草原森林海洋、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

  这次政协联组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从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出发”,在确保粮食供给的同时,保障肉类、蔬菜、水果、水产品等各类食物有效供给,缺了哪样也不行。

  注重膳食营养搭配,从粗到细再到粗,数量从少到多再到少;主食越来越不“主”、副食越来越不“副”……从“吃得饱”到“吃得好”“吃得健康”,反映的是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顺应人民群众食物结构变化趋势,让老百姓吃得更好、吃得更健康,正是树立“大食物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大食物观”,基础是粮食。

  总书记再一次强调,必须把确保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作为首要任务,强调“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确保18亿亩耕地实至名归”。

  同时,总书记又强调:“要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从耕地资源向整个国土资源拓展,宜粮则粮、宜经则经、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宜林则林,形成同市场需求相适应、同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的现代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

  这意味着,“大食物观”里头有辩证法。我们既要向耕地要粮食,确保中国人的饭碗主要装中国粮,又要面向整个国土,向林、草、水等要食物,推动食物供给由单一生产向多元供给转变。

  2021年10月12日,在吉林省吉林市永吉县万昌镇,农民驾驶农机收割水稻(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张楠 摄

  在2017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在讲粮食安全,实际上是食物安全”。“大食物观”拓展了传统的粮食边界,使我们从更广的维度把握粮食安全。

  早在1990年福建工作时,习近平就在《摆脱贫困》一书中提出:“现在讲的粮食即食物,大粮食观念替代了以粮为纲的旧观念。”

  30多年来,习近平的“大食物观”不断丰富发展,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变迁和“三农”工作走向。

  上个月,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把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摆在首要位置,其中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加快扩大牛羊肉和奶业生产、提升渔业发展质量等方面的部署,就是“大食物观”的一个具体体现。

  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第十个聚焦“三农”的中央一号文件。

  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从十个一号文件的标题不难看出,新时代我们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归根结底就是要增进人民福祉,创造高品质生活。

  这与“大食物观”逻辑内在一致。

  监制:赵承

  策划:霍小光

  主笔:黄玥、董博婷

  统筹:张晓松、罗辉、王绚

  视觉 | 编辑:吴晶晶、张惠慧

  新华社国内部制作

  新华社第一工作室出品

  • 相关阅读
  • 东西问|刘保献:“北京蓝”何以成为中外环境治理新范式?

      (东西问)刘保献:“北京蓝”何以成为中外环境治理新范式?  中新社北京3月9日电 题:“北京蓝”何以成为中外环境治理新范式?  ——专访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主任刘保献  中新社记者 陈杭 杜燕  北京冬...

    时间:03-09
  • 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收到代表议案487件 收到代表建议约8000件

      新华社北京3月9日电 记者9日从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秘书处获悉,到大会主席团决定的代表提出议案截止时间3月8日12时,大会秘书处共收到代表提出的议案487件。此外,目前收到代表对各方面工作提出的建议、批评和...

    时间:03-09
  • 中国海军第39批护航编队凯旋

      新华社济南3月9日电(孙鲁明、赵阳)中国海军第39批护航编队圆满完成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护航任务,9日顺利返回山东青岛某军港。这次任务历时165天,航程9万余海里,高效完成28批48艘中外船舶护航任务。  中国海军...

    时间:03-09
  • 专访海南省省长冯飞:在新赛道跑出优化营商环境的“加速度”

      (两会人物)专访海南省省长冯飞:在新赛道跑出优化营商环境的“加速度”  中新社北京3月9日电 题:专访海南省省长冯飞:在新赛道跑出优化营商环境的“加速度”  中新社记者 杨旭 王子谦  海南自贸港建设作...

    时间:03-09
  • 新冠疫苗加强免疫接种会否成常态?

      (两会观察)新冠疫苗加强免疫接种会否成常态?  中新社北京3月9日电 (记者 李纯)继全面推进“加强针”接种后,中国官方近期开始了疫苗“混打”的序贯加强免疫接种。新冠疫苗加强免疫接种是否会成为常态?还需要...

    时间:03-09
  • 全国政协委员吴杰庄:智能小程序处于“互联互通”政策下被遗忘的角落

      中国青年网北京3月9日电(记者 牟昊琨 张亚云)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作为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政策的上位概念,“公平竞争政策”被加以强调。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深入推进公平竞争政策实施,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

    时间:03-09
  • 太空轨道资源“先到先得”?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称需加强太空治理

      (两会速递)太空轨道资源“先到先得”? 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称需加强太空治理  中新社北京3月9日电 (马帅莎)针对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计划发射数万颗“星链”卫星,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

    时间:03-09
  • 3月10日:人代会审议各项决议草案 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闭幕

      新华社北京3月9日电 10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举行代表小组会议,审议关于政府工作报告、年度计划、年度预算的三个决议草案;召开主席团第三次会议。下午,举行代表小组会议,审议关于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

    时间:03-09
  • 述评:人民法院护航安全生产

      作者:张松  发展步伐不能慢,安全底线不能破。安全无小事,人的生命重于泰山,安全生产关键在于人。听了最高人民法院的工作报告,我对人民法院护航安全生产有了更多的了解。  作为国家审判机关,过去的一年...

    时间:03-09
  • 全国政协委员黄平:中欧应为世界秩序提供稳定红利

      (两会速递)全国政协委员黄平:中欧应为世界秩序提供稳定红利  中新社北京3月9日电 (记者 李双南)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科院香港中国学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黄平近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表示,在当前纷繁复杂的世界...

    时间:03-0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