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全国人大代表王新伟:沈阳将积极融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建设

2022-03-09 11:14:31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两会速递)全国人大代表王新伟:沈阳将积极融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建设

  中新网沈阳3月9日电 (记者 刁海洋)如何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建设、如何在辽宁培育壮大新增长点增长极,全国人大代表、沈阳市委书记王新伟在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提出建议。他建议支持在沈阳打造国家先进制造中心,将沈阳重点领军产业纳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工程。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实施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工程”。此前,国家发展改革委于2020年印发了《关于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培育壮大新增长点增长极的指导意见》,提出深入推进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工程。

  王新伟表示,目前,沈阳市已有5个重点产业集群基本具备申报条件。其一是航空产业。沈阳是国内重要的航空产业基地,拥有中航沈飞、中航发黎明等龙头企业和601所、606所等科研院所,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产业体系,正在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

  其二是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沈阳现有规上企业15家,已形成超百亿的产业集群,特别是以新松机器人为代表的领军企业、以中科院自动化所为核心的国字号科创平台,是机器人领域支撑我国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力量。

  其三是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产业。沈阳现有规上企业1200余家,去年营业收入1300多亿元人民币,东软集团软件出口、服务外包连续多年排名全国第一,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等相继落户沈阳。

  其四是集成电路装备产业。沈阳与北京、上海形成中国集成电路装备产业发展三大重点地区,现有企业19家,处在高速成长期,拓荆科技、芯源微电子等领军企业,在薄膜沉积设备、涂胶显影设备等多个领域进入国际赛道抢占制高点。

  其五是生物医药(含医疗器械)产业。沈阳的该产业规模在200亿元人民币以上,拥有东北制药、三生制药、成大生物、东软医疗等知名龙头企业、单项冠军企业,正在规划建设一批生物制药产业基地。

  王新伟建议,将这5个重点产业集群纳入国家培育和打造的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或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王新伟表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是培育壮大新增长点增长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引擎。将沈阳市现有的5个具有优势特色的重点产业集群纳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工程,实现区域产业要素资源集聚、产业协同发展、产业生态完备,在重点产业领域迅速形成规模效应,对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推动辽宁、沈阳新时代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完)

  • 相关阅读
  • 上海代表团提出168件议案、建议 聚焦社会关注的重大问题

      (两会速递)上海代表团提出168件议案、建议 聚焦社会关注的重大问题  中新网北京3月9日电 (记者 陈静 陈小愿)全国人大上海代表团新闻发言人、上海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主任刘世军9日在北京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

    时间:03-09
  • “刷脸”时代,如何为个人信息扣上“法治安全锁”?

      (两会观察)“刷脸”时代,如何为个人信息扣上“法治安全锁”?  中新社北京3月9日电 (记者 宋捷)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8日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两份报告均提到了个人生物识...

    时间:03-09
  • 杭州政协主席马卫光:把助力共富作为政协履职“靶心”

      (两会人物)杭州政协主席马卫光:把助力共富作为政协履职“靶心”  中新网北京3月9日电 (郭其钰)“十四五”开局,浙江被委以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重任。共富路上,人民政协该如何作为?  日前,全国...

    时间:03-09
  • 相对论 | 独家对话“灵魂砍价国家队”:底价何来?

      “药企报价”≤“信封里的底价”=谈判成功  “灵魂砍价”的医保谈判桌上,有一个关乎成败的信封,谈判开始时才会打开,写着这场谈判的底价。  去年,治疗脊髓性肌肉萎缩症的诺西那生钠注射液,从70万降价到...

    时间:03-09
  • 【每日一习话·奋进向未来】不慕虚荣,不务虚功,不图虚名

      习近平:各级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不慕虚荣,不务虚功,不图虚名,切实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这段话出自2020年5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

    时间:03-09
  • 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内蒙古“双碳”故事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内蒙古“双碳”故事  新华社呼和浩特3月9日电 题:内蒙古“双碳”故事  新华社记者于长洪、张丽娜、安路蒙、王靖 ...

    时间:03-09
  • 聆听新征程上的奋进之声——2022年全国人代会“代表通道”回眸

      新华社北京3月9日电 题:聆听新征程上的奋进之声——2022年全国人代会“代表通道”回眸  新华社记者  “人一辈子最大的成就和自豪,就是为他人、为社会认真做好一件事。”  3月8日,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

    时间:03-09
  • 打造支撑中部崛起的科技创新支点——湖北代表团热议创新驱动发展

      新华社北京3月9日电 题:打造支撑中部崛起的科技创新支点——湖北代表团热议创新驱动发展  新华社记者胡喆、梁建强、田中全  “我们与南华大学等单位联合研制的100千瓦超高功率激光器已正式启用。”在十三届...

    时间:03-09
  • 两会新华时评·司法为民|整治网络暴力,营造清朗空间

      新华社北京3月9日电 题:整治网络暴力,营造清朗空间  新华社记者徐博、字强  “对侵犯个人信息、煽动网络暴力侮辱诽谤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从严追诉网络诽谤、侮辱、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等严重危害社会秩...

    时间:03-09
  • 助力消费持续恢复,国货潮品大有作为——代表委员建言“国货消费”

      新华社北京3月9日电 题:助力消费持续恢复,国货潮品大有作为——代表委员建言“国货消费”  新华社记者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消费持续恢复”。作为消费新力量,国货潮品如何点燃百姓购买欲?消费恢...

    时间:03-0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