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报告解读】就业优先政策提质加力稳定就业大局

2022-03-11 18:52:12

来源:中国网

  王阳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社会发展研究所研究员

  过去一年,中国沉着应对新冠疫情等多种因素的不利影响,强化稳岗扩就业政策落实,聚焦重点群体、助企纾困、优化培训服务协同发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确保就业形势总体平稳,稳中向好,实现了“十四五”时期的良好开局。

  2021年,全年就业目标任务圆满完成,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269万人,超额完成全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的目标任务;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为5.1%,低于5.5%左右的宏观调控目标。劳动力市场求人倍率稳定在1以上,供需保持基本平衡。

  展望今年,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中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加上局部新冠肺炎疫情时有发生,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困难,就业总量压力不减,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就业形势依然复杂严峻。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就业领域主要预期目标是,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全年控制在5.5%以内。面对诸多风险挑战,今年稳就业工作任务更加艰巨,应继续把就业摆在“六稳”“六保”首要位置,扎实推进《“十四五”就业促进规划》实施,强化就业优先政策,落实落细稳就业举措,确保完成全年就业目标任务,持续改善民生,推动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一是在高质量发展中强化就业优先导向,提高经济增长带动就业能力。解决就业问题,根本要靠发展。强化跨周期和逆周期宏观调控政策有机结合,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财税、金融等政策要围绕就业优先实施,加大对企业稳岗扩岗的支持力度。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加快补齐重点领域短板,努力扩大有效投资,深入挖掘消费热点,发展服务消费,拓展绿色消费,培育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开发就业增长点、扩展就业新空间。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健康、养老、育幼、文旅、体育和家政等生活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创造更多高质量就业机会。

  二是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着力稳住就业岗位。市场主体承载着数亿人的就业创业,保住市场主体就能保住就业和经济基本盘。改善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依法保护市场主体的产权和合法权益。加快落实已出台的助企纾困稳岗措施,积极开展送政策上门服务。持续推进降成本工作,在税费、融资等方面加大对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市场主体的支持。对就业容量大、受疫情影响重的餐饮、住宿、零售、旅游、客运等行业,加大各项帮扶政策的倾斜力度。扎实做好保供稳价,加强煤电油气运调节,提振市场主体信心,增强稳就业内生动力。延续执行降低失业和工伤保险费率等阶段性稳就业政策,对不裁员少裁员的企业,继续实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明显提高中小微企业返还比例。

  三是释放创新创业动能,增强创业带动就业作用。创业是就业之源。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入推进公平竞争政策实施,有效治理恶意拖欠账款和逃废债行为,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的良好生态。加强创业孵化基地、双创示范基地等载体建设,增强双创平台服务能力,全方位降低创业成本。持续开展创业带动就业示范行动,支持农民工、高校毕业生等人员创业。推动平台经济等新业态新商业模式规范健康发展,完善灵活就业社会保障政策,开展新就业形态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健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权益保障制度,支持多渠道就业创业。坚决清理取消对就业创业的不合理限制。

  四是抓好重点群体就业,切实兜牢民生底线。今年高校毕业生预计达到1076万人,规模和增量均创历史新高。要加强稳就业促就业政策对高校毕业生的覆盖和支持,大力拓宽就业渠道,精准精细给予帮扶,持续提供指导服务,着力提升就业技能,确保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稳中有升。强化农民工工资拖欠治理,支持农民工就业创业。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加快乡村产业振兴,加大以工代赈实施力度,为农村劳动力增加更多就地就近就业机会。强化易地扶贫搬迁群众、残疾人、零就业家庭成员就业帮扶,坚决防止和纠正各类就业歧视。聚焦重点群体,以企业为主体,大规模多层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使用失业保险基金支持稳岗和培训,不断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提高服务的及时性和针对性。

  • 相关阅读
  • 坚持中国道路迈向民族复兴——二论走好走稳五个“必由之路”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在今年两会参加人大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回顾新时代党和人民奋进历程,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要始终不渝走中国特色社会主...

    时间:03-12
  • 焦点访谈丨生态优先 绿色发展——聚焦两会

      2021年,全国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87.5%,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细颗粒物(PM2.5)年平均浓度30微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9.1%。天更蓝了,空气更好了,这也是大家直观的感受。2018年,我...

    时间:03-12
  • 总书记的两会约定|“你的邀请我一直记在心上”

      赤峰牛肉干、咸菜疙瘩、特色杂粮......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内蒙古代表团人大代表赵会杰的“开箱”视频吸引了许多人围观。有网友评论说:“带货上两会,致富有希望”“为地方特色产品代言”“好实在的代表!”  ...

    时间:03-12
  • 14亿人的追求——从两会看“中国梦”新征程

      新华社记者 李云路 王文 李志晖 许晓青  今年的中国两会被赋予特别的意义和使命。透过两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14亿中国人最深沉的追求,变得愈加清晰与光明。  正值春耕,三月的江淮大地,“新农人”在...

    时间:03-12
  • 两会系列报道:向总书记说说心里话 “全村人都吃上了产业饭、致富饭”

      编者按:党的十八大以来,历次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都会与代表委员面对面交流,议国是,话民生。每一次亲切互动,每一句温暖话语,无不体现出人民领袖深厚的为民情怀。人民网推出“向总书记说说心里话”系...

    时间:03-12
  • 新华社评论员:毫不动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一论深刻把握“五个必由之路”的重要认识

      新华社评论员  全国两会期间,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回顾新时代党和人民奋进历程,首次用“五个必由之路”系统阐明新时代更加坚定的重要认识,进一步深化了对共产党执...

    时间:03-12
  • 热解读 | 内蒙古团谈“双碳”,总书记特别强调这四个字

      先立后破——这是减碳一定要把握好的原则。  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他所在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开启了今年全国两会“到团组”时间。  与代表委员面对面共商国是,是习近平总书...

    时间:03-12
  • 浙江德清发现1例新冠确诊病例 为奥密克戎变异株

      中新网湖州3月12日电(记者 施紫楠)12日,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通报,11日下午,该县防控办接协查1名密切接触者信息,20时41分该人员核酸检测初筛阳性。  3月12日凌晨1时1...

    时间:03-12
  • 总书记和代表委员的故事丨“聆听孩子心灵成长花开的声音”

      新华社记者 刘敏、任沁沁  去年全国两会期间,同习近平总书记一段关于教育热点问题的对话,令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史家教育集团总校长王欢终生难忘——  2021年3月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亲切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

    时间:03-12
  • 黑龙江省新增本土确诊病例2例

      中新网哈尔滨3月12日电 (程岩 记者 史轶夫)黑龙江省卫健委12日发布消息,11日0-24时,新增本土确诊病例2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例,新增境外输入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例。  新增本土确诊病例和新增本土无症状感...

    时间:03-1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