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李克强谈退税与增长:水深鱼归、水多鱼多

2022-03-11 17:18:09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两会观察)李克强谈退税与增长:水深鱼归、水多鱼多

  中新社北京3月11日电 (记者 李金磊)“退税降费是在做减法,但实质上也是加法,因为今天退,明天就是增,今天的减,明天就可能是加。”

  3月11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中外记者会上形象地解读了退税与增长的辩证法:所谓水深鱼归、水多鱼多,这是涵养了税源,培育壮大了市场主体。

3月1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出席记者会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中新社记者 盛佳鹏 摄

  数据显示,中国市场主体总量已突破1.5亿户,新增市场主体纳税逐年增加。去年中国新增纳税市场主体交的钱,超过了当年减税的钱。从2013年实施增值税改革,以减税为导向,累计减了8.7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当时财政收入大概11万亿元,去年已经突破了20万亿元,增加了近一倍。

  基于这样的辩证法,三重压力之下,中国2022年减税降费的力度不减,而且拿出了新的减税降费计划。

  与往年不同,中国此次大规模减税降费是退税和减税并举,规模达2.5万亿元,为历史上最高。而且,结构有所调整,退税顶在前面,规模1.5万亿元以上。

  今年退税优先考虑小微企业,而且设定了明确的时间表,体现出政府迫切希望市场主体享受到“及时雨”的决心。

  根据要求,今年6月底以前把小微企业的留抵税额一次性退到位,把制造业、研发服务业等一些重点行业的留抵税额在年内全面解决,对小微企业的增量留抵退税逐月解决。

  “今年减税降费更加注重精准和时效性。”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白景明对中新社记者表示,上半年往往是企业最缺钱的时候,正缺钱的时候钱来了就是雪中送炭。打个比方,在雪花飘得最大的时候送炭,和在雪都快下完的时候送炭,边际效应是不一样的。而且,减税降费没有“撒胡椒面”,优先安排小微企业,重点支持制造业等,把有限的财力用在最急需的实体经济领域,体现精准发力。

  全国政协常委张连起认为,用减税降费的措施支持稳增长,用税收的减法换取市场主体活力的乘法。退税资金全部直达企业,有利于缓解企业流动性紧张,提振市场主体信心,实现“放水养鱼、水多鱼多”的良性循环。

  另外,由于地方财政收入遭遇新的困难,今年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增长18%,总规模达到9.8万亿元。这是自2012年以来的最高增幅。

  李克强说,退税主要是中央财政掏腰包,当然地方政府也得“凑份子”。退税的钱是直达企业,考虑到基层的困难,对基层的转移支付补助资金是直达市县以下基层。地方政府要当“铁公鸡”,不该花的钱一分钱也不能花,该给市场主体的钱一分都不能少,多一分那是添光彩。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认为,加大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力度,有利于为地方做好基层“三保”工作提供有力财力保障,减轻地方资金负担,确保减税降费政策落地生效,真正实现惠企利民。

  白景明指出,中央财政对地方转移支付规模大幅扩大,可以解决两个核心问题,一是不同地区之间财力平衡问题,二是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差距的问题。

  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但退税减税规模却创新高,用今天的“退”换来明天的“增”,“真金白银”惠企利民,留住青山、赢得未来,实现“水深鱼归”“水多鱼多”的良性循环。复杂环境之中,兼顾当前与长远、发展与安全,中国对财政政策的运用日益驾轻就熟。(完)

  • 相关阅读
  • 社论:昂首踏上新的伟大征程——热烈祝贺全国两会胜利闭幕

      新的征程响彻昂扬的时代旋律,春天的盛会谱就奋进的华彩乐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胜利闭幕了。我们对两会的圆满成功表示热烈祝贺!  重要时间节点,是我们奋斗的坐标。今年的两会...

    时间:03-12
  • 坚持中国道路迈向民族复兴——二论走好走稳五个“必由之路”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在今年两会参加人大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回顾新时代党和人民奋进历程,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要始终不渝走中国特色社会主...

    时间:03-12
  • 焦点访谈丨生态优先 绿色发展——聚焦两会

      2021年,全国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87.5%,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细颗粒物(PM2.5)年平均浓度30微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9.1%。天更蓝了,空气更好了,这也是大家直观的感受。2018年,我...

    时间:03-12
  • 总书记的两会约定|“你的邀请我一直记在心上”

      赤峰牛肉干、咸菜疙瘩、特色杂粮......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内蒙古代表团人大代表赵会杰的“开箱”视频吸引了许多人围观。有网友评论说:“带货上两会,致富有希望”“为地方特色产品代言”“好实在的代表!”  ...

    时间:03-12
  • 14亿人的追求——从两会看“中国梦”新征程

      新华社记者 李云路 王文 李志晖 许晓青  今年的中国两会被赋予特别的意义和使命。透过两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14亿中国人最深沉的追求,变得愈加清晰与光明。  正值春耕,三月的江淮大地,“新农人”在...

    时间:03-12
  • 两会系列报道:向总书记说说心里话 “全村人都吃上了产业饭、致富饭”

      编者按:党的十八大以来,历次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都会与代表委员面对面交流,议国是,话民生。每一次亲切互动,每一句温暖话语,无不体现出人民领袖深厚的为民情怀。人民网推出“向总书记说说心里话”系...

    时间:03-12
  • 新华社评论员:毫不动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一论深刻把握“五个必由之路”的重要认识

      新华社评论员  全国两会期间,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回顾新时代党和人民奋进历程,首次用“五个必由之路”系统阐明新时代更加坚定的重要认识,进一步深化了对共产党执...

    时间:03-12
  • 热解读 | 内蒙古团谈“双碳”,总书记特别强调这四个字

      先立后破——这是减碳一定要把握好的原则。  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他所在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开启了今年全国两会“到团组”时间。  与代表委员面对面共商国是,是习近平总书...

    时间:03-12
  • 浙江德清发现1例新冠确诊病例 为奥密克戎变异株

      中新网湖州3月12日电(记者 施紫楠)12日,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通报,11日下午,该县防控办接协查1名密切接触者信息,20时41分该人员核酸检测初筛阳性。  3月12日凌晨1时1...

    时间:03-12
  • 总书记和代表委员的故事丨“聆听孩子心灵成长花开的声音”

      新华社记者 刘敏、任沁沁  去年全国两会期间,同习近平总书记一段关于教育热点问题的对话,令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史家教育集团总校长王欢终生难忘——  2021年3月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亲切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

    时间:03-1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