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述评:一站式建设 交出司法为民亮眼答卷

2022-03-11 16:11:24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王娟

  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飞速发展的新时代,人民法院应如何回应科技之变,答好解纷之问,办好为民实事?最高人民法院以推进中国特色一站式多元纠纷解决机制建设的实际行动给出了答案,在深化智慧法院建设及其成果运用中交出了司法为民的亮眼答卷。

  以信息化提档诉讼服务

  立案难问题曾长期困扰人民群众,自立案登记制改革实行以来,有案不立、有案难立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但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人民群众对诉讼服务的要求和期待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在信息化背景下,如何让人民群众享受普惠均等、便捷高效的诉讼服务成为人民法院面临的现实考验。人民法院顺应时代发展,坚持高站位部署谋划、高标准定位布局、高质量供给保障,将一站式建设从1.0迭代升级为2.0、2.0+,全面建成“诉讼服务大厅、在线服务平台、12368诉讼服务热线、巡回审判”“厅网线巡”立体化诉讼服务体系,实现诉讼服务一站通办、一网通办、一号通办、一次通办,为群众提供线上线下、多元可选的优质法治产品,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司法需求。

  以信息化赋能为民解忧

  就法院而言,为民解忧就是要依法高效化解矛盾纠纷,解开当事人的“心结”。但现实问题是人民法院普遍面临案多人少矛盾,加之司法实践中保全、鉴定、送达等审判辅助事务程序多、周期长等原因,诉讼周期普遍较长,这与当事人期盼快速化解矛盾纠纷的心理预期存在矛盾,影响着人民群众对司法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人民法院坚持人民至上,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变革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加快推进审判辅助事务在线化集约化,想方设法为法官减负,让正义提速。《人民法院一站式多元纠纷解决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2019—2021)》显示,全国法院78%的保全案件实现网上办理,在线委托鉴定率达到71%,72%的民事、行政案件通过送达平台送达,邮政集约“绿色送达”新模式基本实现全国主要城市邮寄送达服务“次日达”,打通了诉讼程序堵点,让处于不确定状态中的利益确定下来,让遭到破坏的秩序得到恢复,让公平正义尽快实现。

  以信息化增效司法公信

  司法工作本质上是群众工作,群众对司法认不认可、满不满意影响着司法公信力的高低。司法公信不是来自于生搬硬套的法律适用,不是来自于一锤定音的裁判权威,而是来自于人民群众发自内心的认可和拥护。公开是提高司法公信的重要方式。人民法院主动运用数字技术和互联网思维深化一站式建设,促进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在一站式建设中的深度应用,深化司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加快推进全流程网上办事工程,让立案、调解、开庭、送达等诉讼环节全流程公开、全方位受监督,以更加便捷、透明、高效的智慧诉讼服务取信于民、造福于民,充分彰显了人民法院不忘为民初心、勇于自我革命的坚定意志和坚强决心。

  一站式建设是民心工程,体现着民生诉求,影响着民生福祉。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新时代,我们期待人民法院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拥抱科技、以更加自觉主动的作为改革创新,在深入推进中国特色一站式多元纠纷解决机制建设中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又好又快的司法产品,不断为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贡献力量。

  • 相关阅读
  • 社论:昂首踏上新的伟大征程——热烈祝贺全国两会胜利闭幕

      新的征程响彻昂扬的时代旋律,春天的盛会谱就奋进的华彩乐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胜利闭幕了。我们对两会的圆满成功表示热烈祝贺!  重要时间节点,是我们奋斗的坐标。今年的两会...

    时间:03-12
  • 坚持中国道路迈向民族复兴——二论走好走稳五个“必由之路”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在今年两会参加人大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回顾新时代党和人民奋进历程,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要始终不渝走中国特色社会主...

    时间:03-12
  • 焦点访谈丨生态优先 绿色发展——聚焦两会

      2021年,全国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87.5%,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细颗粒物(PM2.5)年平均浓度30微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9.1%。天更蓝了,空气更好了,这也是大家直观的感受。2018年,我...

    时间:03-12
  • 总书记的两会约定|“你的邀请我一直记在心上”

      赤峰牛肉干、咸菜疙瘩、特色杂粮......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内蒙古代表团人大代表赵会杰的“开箱”视频吸引了许多人围观。有网友评论说:“带货上两会,致富有希望”“为地方特色产品代言”“好实在的代表!”  ...

    时间:03-12
  • 14亿人的追求——从两会看“中国梦”新征程

      新华社记者 李云路 王文 李志晖 许晓青  今年的中国两会被赋予特别的意义和使命。透过两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14亿中国人最深沉的追求,变得愈加清晰与光明。  正值春耕,三月的江淮大地,“新农人”在...

    时间:03-12
  • 五年两会三年戴口罩,两会释“处变不惊”的中国发展信号

      中新网北京3月12日(记者 阚枫)3月11日,2022年中国两会落幕。今年两会,近5000名代表委员第三次戴着口罩参会履职,中国的这场年度政治“例会”,向变局中的世界释放多重信号。  在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的大背...

    时间:03-12
  • 两会系列报道:向总书记说说心里话 “全村人都吃上了产业饭、致富饭”

      编者按:党的十八大以来,历次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都会与代表委员面对面交流,议国是,话民生。每一次亲切互动,每一句温暖话语,无不体现出人民领袖深厚的为民情怀。人民网推出“向总书记说说心里话”系...

    时间:03-12
  • 新华社评论员:毫不动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一论深刻把握“五个必由之路”的重要认识

      新华社评论员  全国两会期间,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回顾新时代党和人民奋进历程,首次用“五个必由之路”系统阐明新时代更加坚定的重要认识,进一步深化了对共产党执...

    时间:03-12
  • 热解读 | 内蒙古团谈“双碳”,总书记特别强调这四个字

      先立后破——这是减碳一定要把握好的原则。  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他所在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开启了今年全国两会“到团组”时间。  与代表委员面对面共商国是,是习近平总书...

    时间:03-12
  • 浙江德清发现1例新冠确诊病例 为奥密克戎变异株

      中新网湖州3月12日电(记者 施紫楠)12日,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通报,11日下午,该县防控办接协查1名密切接触者信息,20时41分该人员核酸检测初筛阳性。  3月12日凌晨1时1...

    时间:03-1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