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河南省洛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钢锤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2022-04-01 15:22:36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讯 据河南省纪委监委消息:洛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钢锤涉嫌严重违纪违法,已主动投案,目前正接受河南省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李钢锤简历

  李钢锤,男,汉族,1962年10月出生,河南汝阳人,1984年7月参加工作,1986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学历。

  1984.07-1998.03 历任汝阳县粮食局饲料公司业务员、副经理,汝阳县组织部干事、干部科副科长、副科级组织员、组织科科长,汝阳县小店乡党委书记,汝阳县计委主任、交通局长;

  1998.03-2001.09 汝阳县副县长;

  2001.09-2003.03 嵩县副县长;

  2003.03-2004.03 洛阳市洛龙区副区长;

  2004.03-2006.05 洛阳市洛龙区委副书记;

  2006.05-2008.02 洛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工委副书记;

  2008.02-2009.03 洛阳市洛龙区委常委、洛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工委副书记;

  2009.03-2012.07 洛阳市洛龙区委副书记、区长;

  2012.07-2015.08 洛阳市洛龙区委书记;

  2015.08-2018.09 洛阳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管委会副主任(副市厅级);

  2018.09- 洛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河南省纪委监委)

  • 相关阅读
  • 习近平会见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

      新华社北京4月1日电 国家主席习近平4月1日晚在北京以视频方式会见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  习近平指出,8年前,我提出中国愿同欧洲一道打造中欧和平、增长、改革、文明四大伙伴关系,...

    时间:04-01
  • 专家:新冠病毒抗原检测已在香港等地疫情中投放并发挥作用

      (抗击新冠肺炎)专家:新冠病毒抗原检测已在香港等地疫情中投放并发挥作用  中新社北京4月1日电 (记者 李纯)“抗原检测在这次香港疫情,包括上海、吉林等疫情中都发挥了很好的作用,都已经在投放,在进行检测。...

    时间:04-01
  • 更难、更高、更大:三个对比看当前中国疫情防控

      (抗击新冠肺炎)更难、更高、更大:三个对比看当前中国疫情防控  中新社北京4月1日电 题:更难、更高、更大:三个对比看当前中国疫情防控  中新社记者 李纯  “要始终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时不我...

    时间:04-01
  • 十年植树,总书记赋予绿化新内涵

      每年参加义务植树时,习近平总书记都会就开展义务植树、加强生态保护作出重要指示。  今年3月30日,总书记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讲话中出现了一个新表述——“森林是水库、钱库、粮库,现在应该再加上一个...

    时间:04-01
  • 学习图说丨情系锦绣河山

    △3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市大兴区黄村镇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  3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北京市大兴区黄村镇的植树点,同首都群众一起参加义务植树活动。  一年前,在北京温榆河植树点,习近平总...

    时间:04-01
  • 习近平:希望欧方形成自主的对华认知 奉行自主的对华政策

      国家主席习近平4月1日晚在北京以视频方式会见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  习近平说,去年以来,中欧关系在挑战中实现新发展,中欧合作在困难中取得新成果。事实证明,中欧有着广泛共同利...

    时间:04-01
  • 汪洋在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民主监督工作座谈会上强调 发挥好专项民主监督独特优势 助力长江流域天更蓝、水更清

      新华社北京4月1日电 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民主监督工作座谈会1日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出席会议并讲话。  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统战部部长尤权主持会议。各民主党派中央负责人万鄂湘...

    时间:04-01
  • 习近平:中欧应为动荡的世界局势提供稳定因素

      国家主席习近平4月1日晚在北京以视频方式会见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  习近平指出,8年前,我访问欧盟总部,提出中国愿同欧洲一道,在亚欧大陆架起一座友谊和合作之桥,打造中欧和平、...

    时间:04-01
  • 习近平会见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

      4月1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以视频方式会见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

    时间:04-01
  • 跨越时空 英雄回家 记在韩志愿军烈士归国“寻亲”的故事

      跨越时空 英雄回家   记在韩志愿军烈士归国“寻亲”的故事  本报记者徐扬、王炳坤、赵洪南  清明前夕,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松柏无声,鲜花不断。  长逾百米的英名墙上,镌刻着19万多抗美援朝烈士的名...

    时间:04-0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