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中国民营经济大市”泉州战“疫”生产两不误

2022-04-05 14:17:03

来源:中国新闻网

  (经济观察)“中国民营经济大市”泉州战“疫”生产两不误

  中新社泉州4月5日电 (记者 孙虹)厂区内叉车来回穿梭,生产线上机器开足马力,佩戴好口罩的员工有条不紊投入生产……走进信泰(石狮)科技有限公司,一派繁忙的生产场景映入眼帘。

  这是一家纺织、针织类高科技材料制造企业。“3月中旬以来,公司实施封闭式管理,目前共有300多名员工在一线生产。”公司副总经理倪修松告诉中新社记者,按照“无疫工厂”创建工作要求,公司生产基本未受疫情影响,产能不仅没有下降,较上月还增长了10%。

  这是泉州面对疫情严峻挑战,坚持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两手抓”“两不误”的一个缩影。作为中国民营经济大市,2022年开春泉州遭受本土突发疫情重挫。3月13日至4月4日,泉州已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1068例,目前住院678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尚在接受集中隔离医学观察1692例。

  面对疫情,泉州政企合力,探索诸多突破复工复产堵点、断点、难点的办法。“抢时间、夺损失”,已成为共识。

  在位于石狮高新区的中科光芯公司车间,员工各司其职,有的进行产品装配,有的进行质量检测,经过多道工序后,各种光芯组件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

  “自本轮疫情以来,公司已累计出货160万件。”中科光芯经理柯瑜航介绍,在石狮高新区的协调支持下,产品发货及时解决,也满足了客户的生产需求。

  “了解企业需求,解决企业困难,既抢时间,更讲细节。”石狮高新区党工委书记曾少嵘说,“疫情发生后,我们收集企业在人员、物资、订单、运输等面临的问题,一一协调解决,尤其是对接多家货运公司,解决企业因物流停滞导致的出货难题。”

  泉州市工信局局长曾钟远介绍,疫情以来,泉州开发推行“泉通行”电子通行码,从“面对面”服务转变为“屏对屏”“端到端”服务,实现“不见面”审核,进一步提高企业办证和车辆通行效率,通过信息化手段解决重要生产物资运输难题。截至4月3日,已累计办理工业企业车辆通行证11.48万件。

  “在防疫中复工、在复工中防疫”,泉州继出台全力抗疫助企保民生促发展的33条措施后,实施分区分级差异化防控,部分区域正有序恢复社会生产生活秩序。

  在泉港区,泉州建华建材有限公司正加紧马力,完成前段时间因疫情影响而积压的订单。该公司安全办主任雷勇军介绍,目前,两条管桩生产线已经恢复生产,希望尽快将管桩及各类水泥预制构件等建筑产品交付给订单商。

  疫情下,云招商、云服务顺利进行。安溪县县长刘永强介绍,本次疫情发生后,安溪县坚持“戴着口罩抓发展”。今年一季度,新招商引进项目52个、总投资413.25亿元人民币;在疫情防控期间,开展视频招商会议12场次,对接项目17个。

  泉州市副市长陈小辉指出,接下来,泉州将继续落实疫情防控、财税政策扶持、稳定用工、金融信贷支持、畅通物流通道等惠企政策,进一步加大对企业的精准服务力度,全力保障全产业链协同运行。(完)

  • 相关阅读
  • 陕西省加强养老服务机构综合监管

      本报讯 (杨小玲)据《陕西日报》消息,我省将通过建立健全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制度,促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目前,我省共有各类养老机构及服务设施16742个,其中养老机构827个、居家养老服务设施15915个,建成...

    时间:04-06
  • 缅怀追记公安英烈 用鲜血和生命筑起保护人民群众的铜墙铁壁

      缅怀追记公安英烈——   用鲜血和生命筑起保护人民群众的铜墙铁壁  和平年代,公安队伍是一支牺牲最多、奉献最大的队伍。一代又一代的公安民警用鲜血和生命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他们没有节假日、休...

    时间:04-06
  • 烈士之子近一甲子“寻父”记:父亲,你究竟是谁?

      父亲,你究竟是谁?  烈士之子近一甲子“寻父”记  每个人心中,几乎都有父亲的形象。  对于74岁的刘玉平老人来说,从小就几乎没有见过的父亲的形象,是儿时记忆里的那张照片,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名字,...

    时间:04-06
  • 清明假期全国铁路共发送旅客851万人次

      昨天(3月5日),全国交通迎来清明假期返程客流,全国铁路共发送旅客195万人次,而从4月2日至4月5日四天运输情况来看,全国铁路共发送旅客851万人次,铁路运输平稳有序。  假期期间,各铁路局根据疫情防控要求调...

    时间:04-06
  • 疫情下的上海:艰难与温情并存

      同心抗疫 全力守“沪”  疫情下的上海:艰难与温情并存  3月以来,上海遭遇新一轮新冠肺炎疫情袭击。最近一周,上海每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呈上升趋势,累计无症状感染者已达数万例。  持续大...

    时间:04-06
  • 为生态治理打造“智慧大脑” 数字科技扮靓环境

      福建的生态云平台、重庆的入河排污口整治一张图应用平台、陕西的数字乡村生态环境管理平台……随着数字技术发展日趋成熟,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以数字化赋能生态环境治理的创新实践在全...

    时间:04-06
  • 保护个人信息、护航数字经济发展 给“算法应用”立规矩

      保护个人信息,护航数字经济发展   给“算法应用”立规矩(网上中国)  使用某个应用程序后,它就能“猜”到你喜欢什么,并且精准推送相关内容,滋生“信息茧房”、大数据“杀熟”等问题。这样的情况最近终于...

    时间:04-06
  • 十年树木 中国绘就绿色画卷

      春到人间草木知。  清明节刚过,中国大地由南向北渐次回暖。从地处西南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到冀北的“绿色明珠”塞罕坝;从上海的一处处“口袋公园”,到北京通州的“城市绿心”,无论是一望无际的森林,还是...

    时间:04-06
  • 去年全国植被生态质量创21年来新高

      近年来,广西柳州市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不断调整城市工业布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大力进行水环境和空气质量治理。近日,2021年全国地表水水质排名状况出炉,柳州水质连续两年蝉联全国第一,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

    时间:04-06
  • 全国累计建设口袋公园2万余个 各类湿地公园达1600余处

      全国累计建设口袋公园2万余个,各类湿地公园达1600余处  让家园更美群众更满意(产经观察·使城市更健康、更安全、更宜居④)  本报记者 丁怡婷 乔 栋 刘新吾  行路见荫的绿道,花香鸟啼的公园……在不少地方...

    时间:04-0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