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春耕时节”海南行,习近平为何再次聚焦一粒种子?

2022-04-11 22:42:27

来源:中国新闻网

  (近观中国)“春耕时节”海南行,习近平为何再次聚焦一粒种子?

  中新社北京4月11日电 (记者 梁晓辉)春耕时节,习近平的目光,再次聚焦于一粒种子上。

  10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海南省三亚市崖州湾种子实验室考察调研。面对一棵棵粮食种子育出的新苗,习近平再次指出:“种子是我国粮食安全的关键。”

  “五谷者,万民之命,国之重宝。”习近平曾指出,粮食多一点少一点是战术问题,粮食安全是战略问题。眼下正是中国春耕季,习近平对种子的特别注目,在观察家看来,这其中有着战术与战略问题的深刻考量。

  当前,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日益增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尤其是近几个月,俄乌冲突严重冲击全球粮食贸易,国际粮价一再创下新高。粮食安全再次成为国际社会的显性话题。

  于安思危,于治忧乱。对于拥有14亿人口的中国来说,粮食安全,关系国民经济的大账本、国家安全的大战略,它不仅是一笔经济账、更是政治账、长远账,如何将中国人自己的饭碗端得更牢,更是事关国家安全的“国之大者”。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在粮食安全这个问题上不能有丝毫麻痹大意,不能认为进入工业化,吃饭问题就可有可无,也不要指望依靠国际市场来解决。”“确保中国人的饭碗主要装中国粮”……今年3月,习近平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时再提“谁来养活中国”的问题。他强调,“谁来养活中国?中国要靠自力更生,自己养活自己!”

  此次全国两会后的首次离京考察,习近平进一步指出:“只有用自己的手攥紧中国种子,才能端稳中国饭碗,才能实现粮食安全。”

  中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育了世界近1/5的人口,但中国粮食供求紧平衡的格局没有改变。“民非谷不食,谷非地不生。”耕地就那么多,如何保障粮食安全?一粒小小的种子被视为关键之关键。

  “种源安全关系到国家安全”“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立志打一场种业翻身仗”……近些年,习近平几乎每次谈到粮食安全问题时,都会提到种子安全,种子在他心中有特别的分量。他曾专门强调种子问题,指出“这设备那设备,这条件那条件,没有良种难以实现农业现代化!”

  在观察家看来,这背后,蕴含一个朴素的道理:国无农不稳,农以种为先。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种子好不好,事关人民饱不饱。也因此,用更长远的全局性眼光看,一粒种子,关系的是粮食安全、国家安全,乡村振兴乃至民族复兴。

  如何确保种子安全?根本出路在科技。习近平此次海南行所至的崖州湾种子实验室,正代表了中国在种业科技攻关上集众智、合全力的努力。

  海南是中国种业的高地。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中国大批农业科研工作者如候鸟一般,每年冬春季进入海南,进行农作物的加代、繁育、制种,被称作南繁。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就长期在此工作。

  但南繁作为全国育种基地,过去一直存在“小散弱”现象,不同科研单位各自为战,产业集群效应低,难以进一步发展成服务国家战略的种子资源库、科研数据谷。

  习近平关注到这一问题。2018年4月,他在海南考察时特地来到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并强调,一定要建成集科研、生产、销售、科技交流、成果转化为一体的服务全国的“南繁硅谷”。

  当年底,南繁科技城开始筹建。2021年5月,崖州湾种子实验室在此揭牌。实验室统筹一批科研院士、高新技术企业等科技创新资源,重点攻关种子重大科学问题,比如中国种业中亟待解决的种源等“卡脖子”关键技术难题。

  近些年,中国种业发展有了很大进步,但种业发展基础仍不牢固,保障种源自主可控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紧迫,科技的力量也需要进一步发挥。正如那句话所说,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一项技术能够创造一个奇迹。

  习近平此行再次强调,种源要做到自主可控,种业科技就要自立自强。这是一件具有战略意义的大事。他还特别提到,要弘扬袁隆平等老一辈科技工作者的精神,十年磨一剑,久久为功,把这件大事抓好。

  种子虽小,却是具有战略意义的“国之大者”。从这件大事,也能看出一粒种子之于中国的分量。曾经的中国,通过一粒种子,改变了民众的生活。今天的中国,亦希望再通过一粒种子,让14亿人吃得更好,让中国的饭碗端得更牢。(完)

  • 相关阅读
  • 第1视点|在这里 习近平关心海洋科技发展

      4月10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省三亚市考察中国海洋大学三亚海洋研究院,了解发展海洋科技情况。   中国海洋大学三亚海洋研究院教授赵玮向总书记介绍了自主研发的海洋观测装备,以及构建的海洋立体观测网。...

    时间:04-12
  • 各地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提升耕地质量端稳中国饭碗

      各地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提升耕地质量 端稳中国饭碗(倾听·关注粮食安全)  记者 孙超 祝大伟 李蕊  核心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基。 ...

    时间:04-12
  • 青海西宁已连续62天未出现有效降水 多地出现气象干旱

      中新网西宁4月12日电 (孙睿 赵海梅 李漠雨)记者12日从青海省气候中心获悉,地处青藏高原的最大中心城市青海省西宁市已连续62天没有出现有效降水,这也是1961年自有气象记录以来,从2月1日到4月10日期间,西宁等4...

    时间:04-12
  • 一见·三个妙喻,理解总书记为何心系科技创新

      4月10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省三亚市先后考察了崖州湾种子实验室、中国海洋大学三亚海洋研究院,了解海南支持种业创新、发展海洋科技等情况。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比过去任...

    时间:04-12
  • 国铁集团:最大限度停开或减开涉疫地区始发列车

      中新网4月12日电 据中国铁路官方微信消息,在保证全国铁路网畅通、重点地区通达的前提下,铁路部门最大限度停开或减开涉疫地区始发列车,停售或限售通过列车车票,限制风险人员购票,出台免费退票措施,将铁路客...

    时间:04-12
  • 国家森防办:4月15日起全国所有省份进入防火期

      中新网4月12日电 在12日上午举行的应急管理部4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国家森防指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应急管理部森林消防局副局长兼火灾防治管理司司长彭小国表示,目前全国29个省份处于防火期,从4月15日开始,全国...

    时间:04-12
  • 国家森防办:一季度全国森林草原火灾起数较往年显著下降

      中新网4月12日电 12日上午,应急管理部举行4月例行新闻发布会。国家森防办常务副主任、应急管理部森林消防局副局长兼火灾防治管理司司长彭小国在会上表示,今年一季度,全国共发生森林火灾103起,草原火灾9起,未...

    时间:04-12
  • 应急管理部:一季度全国各类生产安全事故致3935人死亡

      中新网4月12日电 应急管理部新闻发言人、新闻宣传司司长申展利12日在发布会上介绍,一季度,全国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4608起、死亡3935人,其中,较大事故83起、死亡341人;重大事故3起、死亡38人;特别重大事...

    时间:04-12
  • 铁路最大限度停开减开涉疫地区始发车 限制风险人员购票

      记者从国铁集团获悉,连日来,铁路部门采取坚决果断措施,从严从紧、有力有序做好铁路疫情防控工作,坚决防止疫情通过铁路传播,坚决筑牢铁路外防输入关口,坚决确保铁路运输生产安全有序,努力为广大旅客营造平...

    时间:04-12
  • 两部门联合挂牌督办5起特大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件

      中新网4月12日电 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微信公众号消息,近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挂牌督办浙江“12.30”案等5起特大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件。  这次挂牌督办的5起案件都是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集团案件,...

    时间:04-1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