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乡村振兴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经之路

2022-04-13 22:26:16

来源:人民论坛网

  经济大家谈 | 乡村振兴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经之路

  “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系列专家解读之十四

  作者: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院长、教授 熊易寒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扎实有序做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重点工作,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乡村振兴作为国家战略,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以往人们主要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角度来解读乡村振兴的意义,即旨在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为我们理解和诠释乡村振兴打开了新视野。

  乡村振兴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经之路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对中国现代化道路的崭新定义。中国现代化的成功既体现了世界各国现代化的共性,譬如市场化改革、重视教育投入和基础设施建设;也有鲜明的中国特色,譬如渐进式改革、政策试点、注重中长期规划、兼顾效率与公平,其中最为显著的特点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维度是,在一个超大规模社会实现共同富裕。这无疑是一个世界级难题,绝大多数发达国家仅仅实现了总量和均值意义上的富裕。邓小平同志曾指出:“社会主义的特点不是穷,而是富,但这种富是人民共同富裕。”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可以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其他地区、其他人,进而逐步达到共同富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实现了“国富”和“先富”;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致力于实现“共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同富裕本身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目标。”从精准扶贫到乡村振兴,都在努力缩小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和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前者基本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后者正在逐步缓解相对贫困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讲,乡村振兴正在完成一个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即实现一个超大规模社会的共同富裕。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所追求的共同富裕,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只有实现这一目标,才是对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全面超越,才是人类文明新形态。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而要实现共同富裕,乡村振兴是必经之路。

  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城乡融合与要素流动

  要真正解决乡村问题,需要重建城乡关系,在农村自主发展的条件下,加大政府的转移支付力度和再分配职能,逐步实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使农民在权利和福利层面与市民等值。只有打破地区间和城乡间的市场分割,促使生产要素跨地区自由流动,缩小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才能更加健康,城乡关系才能更加和谐,农民的生活质量才能不断改善。

  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都是以人为中心的。具体而言,这里的“人”既包括村民,也包括专业人才。一方面,要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另一方面,要鼓励专业人才投身农业农村发展,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乡村振兴要优先保障村民的利益,通过土地入股分红、租金、工资等多元化收入使村民富起来,不断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要吸纳乡村振兴所需要的专业人才,通过人力资本的集聚带动农村的产业聚集与产业升级。

  乡村振兴要以县城为重要抓手

  县城以相对低的房价、相对好的基础设施,吸引了大量的农民工置业,但县城恰恰也是我国城市公共服务体系中较为薄弱的环节。因此,在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进程中,中西部地区要以县城为突破口,东部发达地区则要以镇为突破口,让县城、镇的公共服务体系更好地辐射农村;同时,应充分运用市场机制盘活存量土地和低效用地,深化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深入推进建设用地改革,完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为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提供土地要素保障。

  推进乡村振兴需要多方联动

  乡村振兴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顶层设计与地方创新相结合。从顶层设计看,首先要促进城乡之间的要素流动,逐步实现人口、技术、资本、信息等要素的双向无障碍流动,推动形成城乡融合发展模式;其次要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通过市场机制,引导生产要素流向乡村和农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切实提高农民的收入;通过再分配机制,进一步完善税收制度,合理调节收入分配格局,增加公共服务支出比重,逐步将户籍与社会保障脱钩,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尤其是加大农村地区的人力资本投资;通过公益机制,鼓励企业和个人进行慈善捐赠,缩小各阶层的收入差距。

  从地方创新看,乡村振兴需要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和农民的积极性。规模和异质性决定了我国的乡村振兴不可能有一个统一模式,需要处理好“一”和“多”的关系,所谓“一”就是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和顶层设计;所谓“多”就是充分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和村庄发展模式的多样性。

  总之,要充分发挥市场与政府“两只手”的作用,综合运用规划引导、体制创新、市场配置资源、政策扶持等手段促进乡村的可持续发展。

  • 相关阅读
  • “一箭五星 连续成功”民营航天如何造能赚钱的火箭?

      探索星路 造“能赚钱”的火箭  【《中国新闻》报记者李腾飞报道】与多数火箭使用白色涂装不同,“谷神星一号”箭体是黑色的。因为使用了国产碳纤维材料,这款国内唯一通体黑色的运载火箭重量轻了1310公斤,卫...

    时间:04-14
  • 巴基斯坦总理盛赞中巴关系和中巴经济走廊

      新华社伊斯兰堡4月13日电(记者蒋超)巴基斯坦新任总理夏巴兹·谢里夫12日在首都伊斯兰堡总理府会见中国驻巴使馆临时代办庞春雪时高度赞扬中巴关系和中巴经济走廊。  夏巴兹·谢里夫表示,巴中友谊无与伦比、历...

    时间:04-14
  • 公安部:2021年610余名涉诈犯罪嫌疑人从境外遣返回国

      中新网4月14日电 公安部刑事侦查局局长刘忠义14日表示,针对藏匿在境外的电信网络诈骗团伙,2021年,先后将610余名犯罪嫌疑人从境外遣返国内。  在14日上午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有记者问:在目前,仍有不...

    时间:04-14
  • 妇女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收到超42万条意见 拟对性别歧视、性骚扰等问题再作完善

      中新网北京4月14日电 (记者 梁晓辉 黄钰钦)妇女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即将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二次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发言人臧铁伟14日在北京说,对于备受关注的性别歧视、性骚扰等问题,二审稿拟增加...

    时间:04-14
  • 外交部副部长马朝旭主持召开2022年金砖国家协调人第二次会议

      2022年4月12日至13日,中国金砖国家事务协调人、外交部副部长马朝旭主持召开2022年金砖国家协调人第二次会议。俄罗斯、印度、巴西、南非金砖国家事务协调人及中方有关部门代表参会。  马朝旭表示,当前,世纪疫...

    时间:04-14
  • 金砖国家就乌克兰问题阐明共同立场

      2022年4月12日至13日,中国金砖国家事务协调人、外交部副部长马朝旭主持召开2022年金砖国家协调人第二次会议,金砖各国协调人等出席。  金砖国家高度关注当前乌克兰局势,重申了各自的国别立场。金砖国家表示,...

    时间:04-14
  • 公安部:2021年共紧急止付群众被骗款3291亿元

      中新网4月14日电 谈及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受骗人被骗资金追缴和返还方面的工作,公安部刑事侦查局局长刘忠义14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2021年,共紧急止付群众被骗款3291亿元,正在打款的150万名受害群众免于被骗。...

    时间:04-14
  • 柬埔寨西哈努克省副省长:感谢中方长期以来帮助西港发展经济

      中新网金边4月14日电 (记者 欧阳开宇)13日上午,中国驻柬埔寨大使馆领侨处主任兼驻西港领办临时负责人胡伟,赴西哈努克省政府进行柬新年拜会,并同西哈努克省副省长隆迪蒙就下一步深化双方合作事宜进行友好交流。...

    时间:04-14
  • 国家药监局发布“抗菌抗病毒”口罩风险提示 临床有效性尚未验证

      人民网北京4月13日电 (记者孙红丽)4月12日,国家药监局在官网发布“抗菌抗病毒”口罩消费风险提示指出,目前市面上出现的宣称“抗菌抗病毒”非医用口罩,一般通过共混、喷涂等方式添加各类抗菌剂,主要添加物包...

    时间:04-14
  • 交通运输部:3月份51个城市共开通运营城市轨道交通线路273条

      交通运输部的数据显示,3月,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有51个城市开通运营城市轨道交通线路273条,运营里程8837公里,实际开行列车277万列次,完成客运量16.0亿人次,进站量9.7亿人次。3月份,...

    时间:04-1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