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新冠肺炎)直击“疫中”终末消杀队:分工明确 一处也不能遗漏
中新网吉林4月16日电 (记者 苍雁 石洪宇)杨松学背着气溶胶喷雾器第一个走进房间,面屏上的雾气让他的视线有些模糊,每一个动作都像是“慢动作”。
杨松学是吉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消防救援大队深东路消防救援站的消防员。消杀队12名成员,每天都在与病毒进行“终场”前的最后较量。
对隔离酒店进行消杀 陈小亮供图始于3月初的本轮吉林市疫情已接近尾声。4月15日0-24时,吉林市新增本土确诊病例32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21例。
终末消杀队要对高新区辖内12个社区的封控单元,以及8所隔离宾馆、隔离点、学校、工厂等办公场所展开终末消杀。
27岁的杨松学负责第一个进入消杀区域进行消杀。第二名成员随后进场,对物体表面进行消杀。最后进场的消防员则对阳性感染者的物品进行打包处理。
消杀中 陈小亮供图负重几十斤,完成185个封控单元和病家的终末消杀,这是一件很耗费体力的活。
吉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消防救援大队深东路消防救援站副站长陈小亮告诉中新网记者,截至目前,终末消杀队已完成终末消杀任务32次,消杀面积18万平方米。
“耗时最长的一次任务,是对150个房间的终末消杀处置。从晚上9点干到第二天凌晨4点。”陈小亮说,他和队员们一处角落都不能遗漏。“空气也不能放过。”
打包处置感染者物品 陈小亮供图记者获悉,目前,吉林市已对所有涉疫电梯、涉疫楼道完成了终末消毒两轮全覆盖。同时,向各城区、开发区和相关部门发放3000台电动喷雾器、5台超低容量喷雾器,为做好全市环境消毒工作提供装备保障。
杨松学父母家所在的小区被评为“无疫小区”,让他没有“机会”回去执行任务。“我回家的时候,将是疫情结束的时候。”(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