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中华鲟物种“保卫战”:月余放流人工繁殖子二代25万尾

2022-04-20 16:14:19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宜昌4月20日电 (记者 郭晓莹)从今年3月至今,三峡集团在长江湖北宜昌段放流子二代人工繁殖中华鲟总量约25万尾,对天然水域中华鲟资源进行持续补充。

  三峡集团中华鲟研究所正高级工程师杜合军日前向记者透露,今年放流总量和亚成体雄鱼数量均大幅超过往年,其中通过早期性别鉴定技术筛选出来的亚成体雄性中华鲟近300尾,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自然条件下中华鲟性别比例失调的情况。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华鲟野生种群资源持续衰退,科研机构通过人工繁殖及放流对野生资源进行补充。2009年,中华鲟研究所成功突破中华鲟子二代全人工繁育技术,使中华鲟种群延续摆脱了对野生资源的依赖,为通过人工放流恢复中华鲟资源提供了有效途径。

  但是,另一个难题摆在了科研人员面前。由于中华鲟雌性平均寿命明显长于雄性,在资源衰退过程中出现了明显的雌雄比例失衡现象。最后几次科研捕捞调查结果显示,洄游至葛洲坝下的雌性中华鲟个体比例是雄性的7倍。这意味着,即使雌鱼产下大量卵子,也无法进行繁殖。

  杜合军说,中华鲟不具备第二性征,无法从外表上判断其性别,这不利于人工养殖中华鲟的种群梯队建设及放流性别比例调控。只有尽早知晓中华鲟的性别,才能通过性别比例控制,实现种群保护的最大化效益。

  近年来,中华鲟研究所研发出了中华鲟早期内窥镜性别鉴定技术,将性别鉴定从原来的8龄以上提前到5龄以下。2020年,该研究所突破DNA分子性别鉴定技术,对于刚出生的中华鲟,只需从身上刮一点体液或者剪鳍带,就能鉴别雌雄。该技术突破以后,在放流过程中,科研机构就可通过选择特定性别来对野生中华鲟的性别比进行平衡。

  为了能够在极端条件下实现中华鲟繁殖,中华鲟研究所还开展了单性繁殖技术研究,并率先突破了中华鲟单雌性繁殖技术,实现了“只有鲟妈妈也能生鲟宝宝”的奇迹。

  基于上述现代生物技术,中华鲟研究所建立了完善的中华鲟人工种群梯队,初步探明了中华鲟性别决定机制,完成了中华鲟全基因组测序,为保持中华鲟人工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和人工繁殖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截至目前,三峡集团累计放流中华鲟近530万尾,这些技术和研究在中华鲟种群管理和增殖放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了更好地研究中华鲟的洄游规律及海洋生活轨迹,三峡集团对放流的中华鲟进行全方位跟踪监测。近年声呐调查评估结果显示,大规格个体放流中华鲟进入海洋的比例已超过70%。

  然而,与入海中华鲟数量形成对比的是,洄游到长江繁殖的中华鲟却很少。在目前已知的唯一天然产卵场葛洲坝坝下江段,科研人员已连续5年未监测到中华鲟自然繁殖。

  杜合军说,入海后的中华鲟会在沿海大陆架地带度过十数年的生长发育周期,近海人类活动会对它们的生存产生直接影响,“或许,我们应该看得更远一些,保护长江,也要保护海洋,实现江海协同保护是未来一项长期的工作”。(完)

  • 相关阅读
  • 老年人专线24小时在线 帮助解决上海老年人封控生活棘手问题

      近日,面对新冠疫情的严峻挑战,为服务好辖区内老人,上海虹口老年人服务热线24小时在线,并升级平台技术,全力保障热线服务。  老年人服务热线的话务员们24小时在线,为需要紧急救护的用户拨打120,持续跟踪救...

    时间:04-20
  • 2022年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云端”启动

      中新网北京4月20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主题为“全面开启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新征程”的2022年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4月20日以线上方式在“云端”启动。2022年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云展厅”海报。 国家知识产权局 ...

    时间:04-20
  • 摄影师记录亚洲第一个生态博物馆20余载岁月变迁

      中新网贵阳4月20日电 (周燕玲)20日,《梭戛故事:一个村庄的影像史》杨安迪纪实摄影展在贵州省博物馆开展,150多张影像作品记录了亚洲第一个生态博物馆——梭戛苗寨20余载的变迁。  梭戛位于贵州省六盘水,那里...

    时间:04-20
  • 从博鳌的“零碳咖啡”到亚洲的绿色转型

      (聚焦博鳌)从博鳌的“零碳咖啡”到亚洲的绿色转型  中新社海南博鳌4月20日电 题:从博鳌的“零碳咖啡”到亚洲的绿色转型  中新社记者 尹海明  什么是“零碳咖啡”?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20日在海南博鳌...

    时间:04-20
  • 上海奉贤区多部门成立专班机制 保障跨区就医和药品配送

      上海奉贤区多部门成立专班机制 保障跨区就医和药品配送  受到上海本轮疫情影响,许多群众一度面临配药、就医等生活问题。在城市封控、管控期间,为协助上海周边的急重症患者顺利前往中心城区就医,保障市民正常...

    时间:04-20
  • 新华全媒+|记者手记:药品配送“骑手”的见闻

      4月中旬,上海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全力抓好民生保障成为重点。  如何满足应急需求?紧急药品怎样送到居家市民的手中?17日,记者前往上海市儿童医院,亲自体验了一名饿了么应急特需药品配送骑手的工作流...

    时间:04-20
  • “3·21”东航MU5735航空器飞行事故调查初步报告今公布 最终调查结论仍需时日

      “3·21”东航MU5735航空器飞行事故调查初步报告今天正式公布,报告主要包括飞行经过、机组机务人员、适航维修、残骸分布等事实信息。  根据国际民用航空公约(芝加哥公约)附件13《航空器事故和事故征候调查》以...

    时间:04-20
  • 【凡人微光】搁浅抹香鲸重回大海 感谢这些可爱的人

      【凡人微光】搁浅抹香鲸重回大海 感谢这些可爱的人  央视网消息:昨天(4月19日)上午,一只搁浅的抹香鲸在浙江宁波象山县石浦海域被渔民发现,情况非常危险。经过当地多方力量的救援,今天早晨5时20分左右,这...

    时间:04-20
  • 上海采取积极举措 遏制疫情扩散蔓延

      上海采取积极举措 遏制疫情扩散蔓延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上海市采取积极举措,全力遏制疫情扩散蔓延。昨天(4月19日),上海市本土确诊病例出院1682例,解除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25411例。  在今天举...

    时间:04-20
  • 微光成炬——青春力量筑牢战“疫”防线

      微光成炬——青春力量筑牢战“疫”防线  新华社西宁4月20日电 题:微光成炬——青春力量筑牢战“疫”防线  新华社记者周盛盛  4月的青藏高原气温逐渐回升,人们感受到久违的春意。病毒消杀、搬运物资、清点...

    时间:04-2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