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全民健身,成就健康的中国——中国体育十年间

2022-04-25 19:10:59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西安4月25日电 题:全民健身,成就健康的中国——中国体育十年间

  新华社记者姚友明 王恒志

  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脚步渐渐远去,但以冬奥为契机掀起的全民健身热情却丝毫未减。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人们用自己的方式迈开脚步,健身日渐成为生活新时尚。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全民健身事业经历了飞速发展。在十年的时间维度中,全民健身以国家战略的定位,成为“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一环。健康的中国离不开体育,体育的魅力,也正在影响着越来越多的人走向运动场,掀起一次又一次的健身热潮。

  全民健身迎来好时代

  在位于秦岭腹地的陕西省山阳县运动中心,即便在午夜时分,山阳县羽毛球协会的会员们也依然热情不减地在中心球类训练馆中打球。

  山阳羽协负责人李安民说,在2009年县里成立羽毛球协会时,只有30余名会员。2013年,山阳县运动中心建成后,他们拥有了活动的场地。

  “自己只需承担水电费和很少量的房租,就能带动会员们每天在这里运动,现在协会仅会员就有139人。”李安民说,“我们每晚都能打到11点左右,早上还有近百人在运动中心体育场室外场打球,现在全县的羽毛球运动氛围非常浓郁!”

  山阳县通过体育场地向社会开放带动更多人参加体育运动,只是我国全民健身事业发展的一个缩影。2016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为进一步推动“共建共享、全民健康”的健康中国战略主题规划了未来蓝图。

  学校体育同样呈现向好趋势。《2018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体育与健康监测结果报告》显示,从2016年至2018年,全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正逐年提升,身体素质也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全民健身,正迎来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被改变的冰雪运动版图

  北京申办冬奥会过程中,我国做出“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承诺。从2015年北京申冬奥成功到2021年10月间,全国冰雪运动参与人数达到3.46亿人,居民参与率达24.56%。言必行,行必果。在北京冬奥会举行之前,我国完成了对国际社会的承诺。

  过去十年,冰雪运动的“种子”在我国各地播撒。我国首枚冬奥会金牌得主杨扬在上海创立了飞扬冰上运动中心,为“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投石问路;前国家女子冰球队队员谭安琪,2011年退役后去香港执教,2016年她带领由业余球员组成的香港女子冰球队首次站上全冬会的舞台。

  在第十四届全冬会比赛中,一位名叫张晴的业余选手参加了高山滑雪女子大回转项目比赛,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直到我上研究生的时候,我几乎还是个‘体育盲’,偶然一次踏足雪道,让我一下子爱上了这项运动。”张晴说,“(这项运动)对我的工作和生活也助益颇多。”

  据《2020中国滑雪产业白皮书》显示,我国的滑雪场数量从2012年年底的348家增长到2020年年底的715家。

  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认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中国最大的贡献就是实现了“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这一目标。

  “哪怕这三亿人中只有很少一部分决定成为专业的冰雪运动从业者,未来全球冰雪运动也会迎来一个全新的发展格局。”他说。

  一起向未来

  过去十年中,群众体育赛事活动进入全运会,“15分钟健身圈”在各地被如火如荼地打造起来,这些都成为全民健身事业迅速发展的里程碑事件。

  体育强则中国强。从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的目标,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到2035年要建成体育强国、健康中国,体育已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标志性事业。

  从全民健身角度来看,解决体育服务供给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个性化、多样化需求之间的矛盾,缩小不同地区之间全民健身基础设施不平衡、发展不充分问题,是下一步努力的方向所在。而推进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并探索建立运动促进健康新模式,成为更好推进全民健身事业发展的关键路径。

  去年,国务院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就促进全民健身更高水平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健身和健康需求,提出五年目标和八个方面的主要任务。

  上海体育学院教授曹可强表示,这份计划无论是在场地设施、赛事活动、健身组织,还是科学建设指导等方面,都是从民众的切身需求角度出发,以人民为中心,以人民的需求为中心。

  过去的十年,全民健身使体育成为“你我的体育”,成为越来越多民众习惯的生活方式。

  下一个十年,全民健身必将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征程上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 相关阅读
  • 辽宁丹东:对77个小区、住宅楼实行封闭管理服务

      4月26日,辽宁丹东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丹东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通告》:根据丹东市当前疫情防控形势,经丹东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研究决定,在丹东全域采取精准措施,分类管理服务。  一、...

    时间:04-26
  • 还网络空间天朗气清 网络暴力怎么治?

      近日,中央网信办部署开展“清朗·网络暴力专项治理行动”,主要聚焦网络暴力易发多发、社会影响力大的18家网站平台,包括新浪微博、抖音、百度贴吧、知乎等,要求这些网站平台通过建立完善监测识别、实时保护、...

    时间:04-26
  • 城市有大脑 治理更聪明

      本报记者 郝思斯  4月19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指导意见》。从“最多跑一次”改革到数字化改革,在数字治理中,浙江展现出独有的智慧与特色。依托城市大脑...

    时间:04-26
  • 揭开靠企吃企隐身衣:手段花样翻新 腐败主体年轻化

      利用期权、白手套、影子公司等手段大搞利益输送  揭开靠企吃企隐身衣  本报记者 李云舒  4月24日,中国轻工业品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原副总经理王晖被通报接受审查调查;4月20日,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原工会...

    时间:04-26
  • 社会悉心关爱 儿童幸福成长

      社会悉心关爱 儿童幸福成长(有温度的举措 暖民心的行动①)  开栏的话  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在海南考察时指出,要实施更多有温度的举措,落实更多暖民心的行动,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  ...

    时间:04-26
  • 为植物保护贡献中国智慧

      为植物保护贡献中国智慧(保护生物多样性系列报道)游客在江苏省南京市中山植物园赏花拍照。苏 阳摄(新华社发)  植物是地球生物多样性的核心组成部分,与人类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设立活植物收集区,围绕植物进行...

    时间:04-26
  • 让生命花园更加美丽多彩

      让生命花园更加美丽多彩(新征程·新步伐)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一景。  新华社记者 孙 敏摄  不久前,国家植物园在北京正式揭牌。在2021年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

    时间:04-26
  • “中国神草”,造福世界五十年

      “中国神草”,造福世界五十年(大健康观察)屠呦呦在工作中(翻拍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屠呦呦研究员工作室展览的青蒿标本。本报记者 王美华摄   4月25日是世界防治疟疾日,今年是青蒿素问世50周年。自2000年...

    时间:04-26
  • 基层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大大提升

      基层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大大提升  随着戏曲进校园活动的开展,陕西省西安市东羊市小学自创戏曲韵律操,让学生感受戏曲文化的魅力。新华社发2021年9月,山西省举办群众文化活动广场舞大赛。新华社发  【奋进...

    时间:04-26
  • 过期药回收点在哪儿几人知?家庭过期药品回收现状调查

      过期药回收点在哪儿 几人知?  记者调查家庭过期药品回收现状  ● 根据《中国家庭过期药品回收白皮书》,我国约有78.6%的家庭备有家庭小药箱,却有80%以上的家庭没有定期清理药箱的习惯,全国一年因此产生的...

    时间:04-2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