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五四青年节前夕,习近平为何走进这所“红色高校”?

2022-04-26 17:40:58

来源:中国新闻网

  (近观中国)五四青年节前夕,习近平为何走进这所“红色高校”?

  中新社北京4月26日电 题:五四青年节前夕,习近平为何走进这所“红色高校”?

  中新社记者 黄钰钦

  在五四青年节即将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25日来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几乎每年五四青年节,习近平都会向青年朋友致以节日的祝贺和问候,并通过不同方式表达对青年的殷殷嘱托,既有情真意切的信笺对话,也有走进高校的实地调研。

  正如习近平自己所言,“每年五四前后,这个时间我是留给青年人的,到年轻人中间和青年学生相处,到学校看看”。中共十八大以来,北京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清华大学等高等学府里,都曾在五四青年节前夕留下习近平考察的足迹。他走进校园和大学生朋友面对面,关心他们的生活、与他们谈人生话理想,对他们寄予厚望。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在观察家看来,习近平走进中国人民大学与青年学生交流,既有对青年一以贯之的关注,也有这所“红色高校”的特殊之处,此行意味深长。透过这次考察,外界或可从“传道”“授业”“解惑”的维度,理解中国教育“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

  习近平此行考察的中国人民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前身是1937年诞生于抗日战争烽火中的陕北公学。外界也将这所高等学府称为“第二党校”,这不仅因为其校训“实事求是”与中央党校一致,更是因为其深蕴于传统的红色基因。

  在考察中,习近平尤其注重“红色”这一底色。他回顾中国人民大学“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不凡历程,称赞这所大学展现了“党办的大学让党放心、人民的大学不负人民”的精神品格。在参观校史展时,习近平特别强调,“一定要把这一光荣传统和红色基因传承好”,“赓续红色血脉”。

  “大学传道是传什么道,其实正是在回答为谁培养人的问题。”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指出,中国有独特的历史文化,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需要传承红色基因和光荣传统,扎根中国大地,走出一条新路。

  在外界看来,如果“传道”是对中国高校的宏观要求,“授业”则事关到“怎样培养人”的具体问题。在考察中,习近平多次提及教师队伍的建设,他既与中国人口学开拓者与奠基者邬沧萍、中国新闻史学界泰斗方汉奇等老教授、老专家亲切交谈,也同中青年教师代表座谈,希望他们向老教授老专家学习,立志成为大先生,在教书育人和科研创新上不断创造新业绩。

  其实,习近平在8年前考察北京大学时,就曾引用教育家梅贻琦说的一句话——“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此行,习近平再次提及“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强调教师要既精通专业知识、做好“经师”,又要涵养德行、成为“人师”。

  “专业知识和做人品德的统一,是教师授业的基础,也是教书育人最根本的要求。”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张希贤认为,想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自己首先就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教师在言传身教中将专业和品德结合是自身的重要责任。

  相比于“传道”与“授业”,在外界看来,习近平对于中国人民大学的考察更立足一所高校,传递出中国高等教育应如何更好“解惑”的思考。而所谓的“惑”,既有回答时代之问的宏大命题,也有解答学生成长过程中“少年维特的烦恼”。

  如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迫切需要回答好“世界怎么了”“人类向何处去”的时代之题。对此,习近平指出,要自觉以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为学术己任。

  而对于学生成长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具体困惑,习近平强调,教育是一门“仁而爱人”的事业,广大教师要把自己的温暖和情感倾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让每一个学生都健康成长,让每一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如其所言,无论是“传道”“授业”“解惑”,教育最终将回归对人的培养。长期以来,习近平始终关心广大青年的成长成才。

  “青年要‘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2016年,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曾借用李大钊的话勉励全国青年人。

  3年前,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时以“接力跑”来比喻民族复兴的进程,提出对青年人的期待——“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

  如今,在又一个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习近平在这所“红色高校”再次以奔跑为喻,写下对全国青年的期许——“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争取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完)

  • 相关阅读
  • 外交部发言人就卡拉奇大学孔子学院班车遭遇恐怖袭击答记者问

      新华社北京4月27日电 外交部发言人27日就卡拉奇大学孔子学院班车遭遇恐怖袭击答记者问。  有记者问:据报道,卡拉奇大学孔子学院班车遭遇自杀式恐怖袭击,请你介绍有关情况和中方采取的应对措施。  发言人说...

    时间:04-27
  • 国家发改委:切实保障消费品流通不断不乱

      科技日报北京4月26日电 (记者刘园园)“结合疫情防控形势和需要,支持各大中城市科学规划建设一批集仓储、分拣、加工、包装等功能于一体的城郊大仓基地,确保应急状况下及时就近调运生活物资,切实保障消费品流通...

    时间:04-27
  • 外交部发言人就卡拉奇大学孔子学院班车遭遇恐怖袭击答记者问

      4月27日,外交部发言人就卡拉奇大学孔子学院班车遭遇恐怖袭击答记者问。  问:据报道,卡拉奇大学孔子学院班车遭遇自杀式恐怖袭击,请你介绍有关情况和中方采取的应对措施。  答:4月26日下午,巴基斯坦卡拉...

    时间:04-27
  • 争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引起热烈反响

      新华社北京4月26日电 题:争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引起热烈反响  新华社记者  “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争取跑出当...

    时间:04-27
  • 新华社评论员:办好思政课这门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

      新华社北京4月26日电 题:办好思政课这门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  新华社评论员  在五四青年节即将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观摩思政课智慧教室现场教学,倾听讲授并参与讨论。总书记从...

    时间:04-27
  • 今年我国将进一步强化网络重点领域版权监管

      新华社北京4月26日电(记者赵文君)4月26日是第22个世界知识产权日。在版权执法和监管方面,我国今年将进一步强化网络重点领域版权监管,如着力规范电商平台销售出版物的版权秩序,重点打击盗版、盗印、非法销售网...

    时间:04-26
  • 我国首套高海拔地区特大型煤化工项目在青海开工

      新华社西宁4月26日电(记者陈杰)青海省国有资产投资管理有限公司60万吨/年烯烃项目26日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开工。该项目是我国首套高海拔地区特大型煤化工项目,将推动聚氯乙烯行业转型升级,促...

    时间:04-26
  • 提振信心 释放潜力——促消费20条政策措施观察

      新华社北京4月26日电 题:提振信心 释放潜力——促消费20条政策措施观察  新华社记者王雨萧、潘洁、安蓓  消费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也是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直接体现。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进一...

    时间:04-26
  • “雪龙”号和“雪龙2”号返抵上海完成入境检疫

      新华社上海4月26日电(记者吴宇、陈杰)正值上海疫情防控的关键阶段,完成第38次南极科考任务的“雪龙”号,26日返抵位于上海浦东外高桥的中国极地考察国内基地专用码头。  按照上海市联防联控机制和上海海关相关...

    时间:04-26
  • 中国驻巴基斯坦使馆强烈谴责卡拉奇大学孔子学院班车遭恐袭事件

      新华社伊斯兰堡4月26日电(记者蒋超 李浩)中国驻巴基斯坦使馆26日发表声明,强烈谴责当天发生的卡拉奇大学孔子学院班车遭遇恐怖袭击事件。  声明说,当地时间26日14时20分左右(北京时间17时20分左右),卡拉奇大...

    时间:04-2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