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中国农民城”浙江龙港改革记:吹响城市空间新格局

2022-05-08 10:18:57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温州5月8日电(记者 邵燕飞 实习生 葛思怡)因改革而生,因改革而兴,改革是浙江龙港始终绕不开的话题。从拔地而起的中国第一座“农民城”,到“产业城”,再到新生“城市”,龙港在短短30多年间完成了多次历史性的跨越。

  如今,站在新时代新阶段,龙港正面临着建设滨海生态新城“龙港新城”的攻坚战。

中央商务区 龙港发布 提供

  从荒凉滩涂到“中国第一座农民城”

  蜿蜒曲折的鳌江注入东海前,在南岸留下了一片滩涂。1984年在这片滩涂上建龙港之时,仅有5个小渔村,常住人口不到8000人。

  据龙港第一任镇党委书记陈定模回忆,当时的龙港镇农渔业产值不足400万元。尽管背靠港口,拥有得天独厚的交通和资源优势,但龙港的发展还是掣肘于人力和资金的不足。

  “现在很平常的人口流动,在那个长期实行城乡二元结构和严格户籍管理制度的年代却是禁区。当时的老百姓迫切希望解决城镇户口,成为‘城里人’,并且想城里要有一块地。”陈定模说,为解决落户难题,龙港镇以1984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允许农民自理口粮到集镇落户”为依据,在苍南县委支持下发文:凡在龙港镇购地建房、经商办企业的农民,都可自理口粮迁户口进龙港镇。这是当时全国第一个实行户籍制度改革的大胆创举。

  “人来了,城镇建设靠什么?等财政、靠拨款?我们等不起。”陈定模说,依据当时的中央政策,龙港镇又提出“谁建设,谁投资,谁受益”的办法,创造性地进行了土地有偿使用的实践。这两项大胆改革举措,掀起了颇为壮观的农民“造城风”。

  到1989年,龙港人口增至四万人。自此,龙港有了“中国第一座农民城”的称号。

港口经济区 龙港发布 提供

  从强镇培育到中国首个“镇改市”

  随着人口规模的上升和经济总量的增加,镇级体制机制逐渐无法与龙港镇相适应。

  面对日益增加的公共资源和基础设施需求,龙港镇陷入了困境。

  为改变这一状况,龙港镇先后进行了多次“扩权”改革。1995年,龙港镇被确定为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先后在行政、财政、户籍、工业、城镇建设、教育体制等七个方面进行改革,建立了浙江省第一个镇级金库,实行县级计划单列,享受大部分县级经济管理权限,这些举措都有力促进了龙港经济社会的发展。

  先后获得“中国印刷城”“中国礼品城”“中国台挂历集散中心”“中国印刷材料交易中心”四张国字号金名片,实现了从“农民城”向“产业城”的跨越。2014年底,龙港被列为全国首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开启了新一轮“扩权”改革。

  在改革之力的助推下,龙港经济迅速发展。2018年,龙港地区生产总值达299.5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7.86万元,城镇化率达63.2%,人口达38.2万。2019年8月30日,国务院批准“同意撤销苍南县龙港镇,设立县级龙港市”。同年9月25日,浙江省龙港市正式挂牌成立,实现了从中国第一座“农民城”到中国首个“镇改市”的历史性跨越。

现代农业综合区 龙港发布 提供

  建设现代生态滨海新城“龙港新城”

  站在历史的新阶段,龙港市将建设“龙港新城”作为下一阶段的目标,统筹开展三年攻坚行动,向着现代生态滨海新城蝶变。

  龙港新城规划面积35.8平方公里,由海涂围垦而成,拥江面海。新城共规划六大功能区:中央商务区、公共服务中心区、产业集聚区、港口经济区、现代农业综合区和远景拓展区,是温州南部最大最优发展平台,也是打造龙港“万亩千亿”产业平台的主阵地。未来三年,龙港新城将谋划建设100个重点项目,投入超1000亿元,全面掀起建设新热潮。

  在拓展新空间上,完成万亩用海指标报批,建成道路60多公里,全面拉开“七纵十四横”城市路网框架,做精做细旅游、公服设施等20多个专项规划,高标准开发城市绿地、综合管廊等“地下空间”。

  在打造新地标上,谋划开发建设超100个重点项目,深挖丰富水系和良好生态资源优势,加快推进公共服务中心区、市人民医院等重大项目建设,布局一批金融中心、商业综合体、星级酒店等地标建筑。

  在发展新产业上,依托浙江省级经济开发区,力争引进重大产业超10亿元项目10个、超50亿元项目3个,力争100亿元产业项目实现零的突破,推动华昊、诚德、金田等新材料基地上下游产业链集群发展,加快温州综合保税区龙港分区、高铁、城际轨道S3线、龙港商港、智慧物流园等配套建设。

  龙港市长林海涵表示,新城是龙港未来发展的希望所在,是承载龙港腾飞的主阵地、主战场。要坚定“非常之心”,踔厉奋进聚共识,充分认识“决战新城”的重要意义,凝心聚力、实干担当,加快推动新城完美蝶变。要拿出“非常之举”,再造一个新龙港,大干交通打造一体化发展的“硬核支撑”,大兴产业打造沿海产业带的“璀璨明珠”,大抓民生打造南部副中心的“幸福高地”。

  无改革、不龙港,再改革、兴龙港。作为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改革的“试验田”,龙港将保持攻坚姿态,以最坚决的态度、最迅速的行动、最有力的措施,打赢“决战新城”攻坚战,续写“龙港传奇”新篇章。(完)

  • 相关阅读
  • 王毅:全球治理进入“亚洲时刻”,世界应更多倾听亚洲声音

      中新网北京5月9日电 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8日同柬埔寨副首相兼外交大臣布拉索昆举行视频会晤。  王毅表示,当今世界,和平受到冲击,发展陷入困境。面对各种新的全球性挑战,习近平主席相继提出全球发展倡...

    时间:05-09
  • 东部战区组织兵力在台岛以东和西南海空域进行实兵演练

      中新网北京5月9日电 9日,据“东部战区”微信公众号消息,5月6日至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组织海、空、常导等兵力,在台岛以东和西南海空域进行实兵演练,进一步检验提升多军兵种联合作战能力。(完)...

    时间:05-09
  • 中国植被生态质量指数创2000年以来新高

      中国植被生态质量指数创2000年以来新高  本报北京5月8日电 (记者李红梅)中国气象局日前发布《2021年全国生态气象公报》显示,2021年,植被生态质量指数为2000年以来最高,草原产草量为2000年以来最高,北方荒漠...

    时间:05-09
  • 特写:那两座纪念碑前,如今满是鲜花

      新华社贝尔格莱德5月8日电 特写:那两座纪念碑前,如今满是鲜花  新华社记者石中玉  在位于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的中国文化中心前,竖立着两座纪念碑,用于纪念在1999年北约轰炸中国驻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大...

    时间:05-09
  • 新华述评:做好能源粮食生产保供工作——落实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做好当前经济工作系列述评之八

      新华社北京5月8日电 题:做好能源粮食生产保供工作——落实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做好当前经济工作系列述评之八  新华社记者于文静、戴小河、高敬  近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要做好能源资源保供稳价工...

    时间:05-08
  • 王毅视频会晤柬外交大臣:世界应更多倾听亚洲声音

      中新社北京5月8日电 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8日同柬埔寨副首相兼外交大臣布拉索昆举行视频会晤。  王毅表示,当前国际地区形势复杂深刻演变,乌克兰危机和世纪疫情影响持续外溢,中柬作为历经考验的铁杆朋友...

    时间:05-08
  • 钟华论: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

      新华社北京5月8日电 题: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  钟华论  “我们是五月的花海,用青春拥抱时代。我们是初升的太阳,用生命点燃未来。”在这个青春洋溢的季节,我们迎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  ...

    时间:05-08
  • 战疫,这间“解忧杂货店”24小时不打烊

      作者:新华每日电讯记者商意盈、马剑  浙江省衢州市开化县马金镇居民葛先生的母亲受尿毒症困扰多年,78岁的她需要定期进行血透治疗。当地疫情发生后通行受阻,葛先生向开化融媒体“战疫求助平台”求助。平台工...

    时间:05-08
  • 保链强优势,纾困稳增长——制造业重镇苏州战疫情促生产

      新华社南京5月8日电 题:保链强优势,纾困稳增长——制造业重镇苏州战疫情促生产  新华社记者杨绍功、朱筱  力保产业链稳定,精准纾困解难,快速复工达产……疫情之下,拥有80多万户企业的制造业重镇苏州,瞄...

    时间:05-08
  • 工业老区甘肃平川辟绿色发展新径 探黄河流域矿山生态修复

      中新网兰州5月8日电 (记者 冯志军)基于“山多地少、水土流失严重”的实际,“因煤设企,因企设区”的甘肃白银市平川区今年通过创新“国家储备林+N”模式,加速推进融入产业发展、矿山生态修复、采煤沉陷区恢复治...

    时间:05-0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