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发展”为什么是理解中国人权理念的关键词?

2022-05-14 11:22:12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5月14日电 (记者 李京泽)人权事业永无止境,享有充分的人权,是长期以来人类追求的理想。在对人权发展的探索中,中国选择以发展促人权,走出一条符合国情的人权发展道路。中国的人权观如何被塑造?有何鲜明特色?外界或可从“发展”这一关键词中更好读懂人权的中国实践。

  中国不断促进可持续发展,为人民各项基本权利提供保障。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中国发展步入快车道,人权事业的发展也进入加速期。

  这期间,中国人权事业发展的物质基础越发坚实。通过自身发展,中国解决了温饱问题、改善了居住条件、提升了生命健康保障水平……尤其在消除贫困方面,中国交出了一份令世界瞩目的答卷。

  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实现基本生活水准权,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有观察家就此指出,贫困是实现人权的最大障碍,中国脱贫事业是全世界最大规模的人权工程。

  外界惊叹“中国减贫奇迹”的同时,发现中国走出了一条与西方人权发展道路不同的路径。有评论指出,这一路径基于中国对自身仍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清醒认识,其深知没有高质量发展以奠定物质基础和各方面社会条件,就不可能实现各项人权的全面发展。

  发展之所以为关键词,也在于中国坚持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人权事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发展是实现人民幸福的关键”,中国不断丰富人权内涵,持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关注“生存权和发展权”到“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权”,中国人权理念不断拓展。

  比如,中国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超过13亿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超过10亿人。中国还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教育现代化发展总体水平已跨入世界中上国家行列,这使得民众的社会保障权日益充分、受教育权保障水平显著提升。

  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中国人权理念亦注重与时俱进,展现人文关怀。有着“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之称的民法典将人格权独立成编,详细规定了一系列人格权保护制度。眼下,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发展方兴未艾,有人权专家已指出,尊重和保障网络时代的人权,或将成为中国人权事业发展的新趋势。

  而从国际视角看,发展之所以为关键词,还在于中国始终将发展作为推动全球人权治理的良方。

  当下,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肆虐,全球不平等加剧,南北差距拉大,发展权受到新挑战。还有个别国家把人权当作干涉别国内政的工具,热衷于利用疫情搞政治化、污名化,为国际人权事业的发展横添阻碍。

  面对国际冲突与矛盾,中国将发展视作“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唯有发展,才能消除冲突的根源。中方呼吁各国做共同发展的积极贡献者,提出全球发展倡议,致力于同联合国及各国一起,加快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目前,这一中国为促进国际人权事业贡献的又一公共产品,已获得联合国和近百个国家的响应支持。

  中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近五分之一。中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进程中,所创造的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成功做法和经验,为增进人类福祉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有观察家指出,中国将本国人权发展与世界人权进步相结合,为全球人权治理发挥了建设性作用。

  人权保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中国主张加强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促进各国人权交流合作,同国际社会一道,推动各国人权事业朝着更加公平公正合理包容的方向发展。(完)

  • 相关阅读
  • 南宁加强升级出入境管理 超八成常规业务可自助办理

      南宁加强升级出入境管理  本报讯 记者马艳 通讯员陆思颖 近年来,广西南宁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支队一大队紧扣中心大局,从优化办证流程和提高办证效率入手,在创新管理、便民措施等多方面先行先试,努力擦亮出入...

    时间:05-15
  • 香港青年走进金沙遗址博物馆感受古蜀文明

      香港青年走进金沙遗址博物馆感受古蜀文明  新华社成都5月14日电(记者童芳)14日,30余名在蓉香港青年走进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感受古蜀文明的魅力,探索博物馆的力量。  金沙遗址是距今3200年至2600年古蜀王...

    时间:05-15
  • 【每日一习话】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习近平:中国将继续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加强同各国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快建设绿色丝绸之路和数字丝绸之路。  这段话出自2021年10月14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二届联合国全球可持续交通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讲...

    时间:05-14
  • 全球连线丨珠峰下,海拔6100米的冰洞是这样……

      全球连线丨珠峰下,海拔6100米的冰洞是这样……  冰川  是地球的年轮,记录着时光的奥秘  不仅保留着历史上自然气候环境变化的信息  还记录着人类活动对气候环境的影响  在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中有着极为...

    时间:05-14
  • 学习图说丨积跬步以至千里

      “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古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见证了陆上“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的盛况,也见证了海上“舶交海中,不知其数”的繁华。  “无论相隔多远,只要我们勇敢迈出第一步...

    时间:05-14
  • 共守美好家园 | 如何看懂气象预警信号?收到气象预警应该怎么办?

      央视网消息:我们经常在天气预报中看到气象部门发布了橙色、红色等多种预警信号,那么当暴雨来袭时如何看懂预警信号,做好相应防范呢?  近5年,国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平均每年发布19.5万条气象预警信息,暴雨、...

    时间:05-14
  •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走进老区看新貌】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

      央视网消息:走进老区看新貌,今天(5月14日)来看河南。河南省地处中原大地,有34个县区属于大别山革命老区和太行革命老区。党的十八大以来,河南广大干部群众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

    时间:05-14
  •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付巧妹——“做科研最吸引我的,就是探索未知”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付巧妹——  “做科研最吸引我的,就是探索未知”(奋斗者正青春)  “我是中国人,有责任研究清楚东亚人,特别是中国人的演化历史。”2010年,付巧妹开始负责筹建中德联...

    时间:05-14
  • 春耕工作正有序推进 吉林多地进入播豆插秧高峰期

      央视网消息:虽说现在立夏已经过了一周,但在我国的北方,黑龙江、吉林等地每年的四月下旬到五月下旬才是春耕时期。目前,吉林省春耕工作正有序推进。今年,吉林省安排粮食总播种面积8600万亩以上,据当地农业农...

    时间:05-14
  • 心无“碍” “业”无疆——聚焦第三十二个全国助残日

      新华全媒+丨心无“碍” “业”无疆——聚焦第三十二个全国助残日  新华社北京5月14日电 题:心无“碍” “业”无疆——聚焦第三十二个全国助残日  新华社记者邰思聪、谢樱、高蕾  5月15日是第三十二个全国...

    时间:05-1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