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高考进入倒计时,滞留外地的考生怎么办?

2022-05-17 00:07:16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5月17日电 如今,距离2022全国高考还有三周时间,近日多地密集公布了今年的高考防疫举措,不少地区要求考生在考前14天进行健康监测,滞留外地考生须在规定日期之前按要求返回报考地备考。

资料图:长春市第二中学的高三学生在复习功课。刘栋 摄

  @高考生,这些考前时间点必须注意

  2022年全国高考将于6月7日—8日举行,当前,全国疫情多点散发,为做好今年高考的防疫工作,近日,多省份密集发布了高考防疫举措,这其中,各地特别强调了因学习、培训等各种原因滞留在外省、外市的高考考生尽快返回报考地准备考试。

  按照各地通知,山东、天津、浙江、广西等多数地区,要求考生在考前14天(5月24日)前返回高考报名所在地备考。

  此外,湖北要求考生在严格遵守防疫要求的前提下,须于5月18日前返回考点所在地。辽宁省招考办提醒,仍滞留报考所在地以外省(区、市)或本省外市的考生,5月21日前返回报考所在地,从高考前14天(5月24日)到高考结束前,应减少外出,减少不必要的聚集和跨区域流动。

  河南多地也明确了滞留外地考生的返回时间点。郑州要求在省外考生须及时关注郑州最新防疫政策,尽快返郑,在省内其他地区考生须于5月24日前返回郑州,商丘、安阳、兰考等地要求在外考生要在5月17日前返回。

资料图:5月5日,吉林市高三年级正式复课,备战即将到来的高考。苍雁 摄

  滞留外地考生返回要注意啥?

  对于滞留外地的高考考生,各地都有相应的核酸证明要求,多数省份要求滞留考生返回考点所在地至少要持24小时或48小时内核酸证明。

  天津要求滞留外省考生返津高考要做6次核酸,滞留考生应分别于抵津前1日、前3日和前5日,以及抵津后第1日、第3日、第7日,共进行6次核酸检测,同时须将抵津前和抵津后共6次核酸检测证明及时上传至“2022年天津市普通高考健康监测小程序”,以备核验。

  对于从中高风险区返回的考生,一些地区也明确了相关措施。例如,宁夏要求,滞留考生从中高风险地区返宁,须进行“14天集中隔离+7天居家健康监测”,考生要务必于5月17日前返回高考报名所在地。

  河南兰考要求,省外人员入豫赋黄码,省外和省内发生疫情地市的返兰考生提级管控,由属地乡镇(街道)安排车辆闭环转运至县级集中隔离关爱中心进行集中隔离,实施14天集中隔离,在第1、4、7、10、14天开展核酸检测,解除隔离时“双采双检”。

  不少地区还明确,由于考生个人原因,未主动报告目前状态、信息造假、拒绝配合考点所在地招生考试机构完成信息摸排,导致不能按时参加高考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资料图:5月16日,江西南昌育新学校初中部,初三年级学生返校复课。刘力鑫 摄

  考前14天,考生要做些什么?

  临近高考,各地均要求考生在考前14天进行严格的健康管理,不少地区要求考生保持居家学习或者闭环管理。

  北京要求,考前14天,考生须在京且保持居家或家校两点一线,按学校(报名单位)要求进行健康状况监测,每日进行体温测量并如实报告。

  湖北明确了考生在考前2天到21天各阶段的防疫要求,考前1-2天主动进行核酸检测,考前14天(5月24日开始),每天坚持体温测量和健康监测,并将监测情况向所在学校或当地教育考试机构报告,考前21天,无必要不社交、不跨区域流动。

  对于滞留外地考生返回后的健康监测,广西要求,考生返回后原则上不再跨区流动,与共同生活居住人员一并做好考前连续14天两点一线的行程管理,有条件的考生可住校闭环管理。

  内蒙古要求,考生返回报名地后至高考结束前,考生及共同居住人应注意个人防护,非必要不外出、不聚集。同时,考生及共同居住人还要做好健康状况监测,每日测量体温并做好记录。(完)

  • 相关阅读
  • “典”亮新时代丨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

      编者按:过去一百年,中国共产党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现在,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我们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

    时间:05-17
  • 湖北罗田:念好“生态经” 山乡“地生金”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老区新貌】湖北罗田:念好“生态经” 山乡“地生金”  光明日报记者 张锐 夏静 光明日报通讯员 陈钦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五月初夏,漫步在位于“大别川百里生态画廊”沿...

    时间:05-17
  • 当好村民“守护医生”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伟大变革】当好村民“守护医生”  “先诊疗后付费”“慢病签约服务”“大病救治”……近年来,为了切实让群众“看得起病、看得好病、方便看病、少生病”,我国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健康扶...

    时间:05-17
  • 健康中国建设驶上快车道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伟大变革】健康中国建设驶上快车道  健康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

    时间:05-17
  • 长三角涉疫重点地区收费站、服务区已全部开通

      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孟玮在5月17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国家发展改革委与有关部门一道指导长三角三省一市,加强对高速公路和普通国道通行情况以及重点物资运输情况监测,推动落实全国统一的通行证制度。...

    时间:05-17
  • 续写春天的故事|河南鹿邑:流程再造优化营商环境

      河南鹿邑全面梳理2274个行政审批服务事项——流程再造优化营商环境  “多亏了你们帮忙协调,资金和人才这两个问题解决后,我们新的厂房主体已经完工,订单已排到今年8月份,全年的外贸销售额有望增长60%以上…...

    时间:05-17
  • 续写春天的故事|河北廊坊以数字经济为抓手推产业转型

      河北廊坊以数字经济为抓手推动产业转型——企业上“云” 活力倍增  最近,河北廊坊大数据、云计算产业迎来投资高峰期。华为、润泽、联通、京东等多家企业相继进入该市建设大型数据中心,呈现云涌数兴的繁忙建设...

    时间:05-17
  • 续写春天的故事|湖北实施荆楚品牌培育工程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武汉5月16日讯(记者 董庆森、柳洁)今年以来,湖北深入推进品牌强省建设,大力实施“荆楚品牌培育工程”,不断强化商标品牌培育、运用和保护,提升商标品牌服务水平,越来越多的湖北品牌应势而...

    时间:05-17
  • 【稳中求进看大势】打通大动脉 畅通微循环

      光明日报记者 訾谦  近期,国内疫情多点散发,部分地方因疫情防控采取的通行管控措施影响了物流畅通,不仅使百姓的生产生活物资供应受到影响,也让“原料进不来,产品出不去,订单交不掉”成为部分企业正常运转...

    时间:05-17
  • 青海甘德“全国最美家庭”:铭记恩情 助人乐善

      中新网西宁5月17日电 题:青海甘德“全国最美家庭”:铭记恩情 助人乐善  作者 甘妇宣 孙睿  在5月15日国际家庭日,全国妇联表彰997户全国五好家庭,200个全国家庭工作先进集体,198名全国家庭工作先进个人,...

    时间:05-1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