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开发蓝海的巨人:探访“深海一号”能源站

2022-05-20 09:48:38

来源:新华网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我们的新时代丨开发蓝海的巨人:探访“深海一号”能源站

  新华社海口5月19日电 题:开发蓝海的巨人:探访“深海一号”能源站

  新华社记者陈子薇

  从三亚乘直升机飞行大约50分钟,矗立深海的钢铁巨人“深海一号”能源站便呈现眼前,源源不断的海底天然气供应让能源站顶端的火炬熊熊燃烧、昼夜通明。近日记者探访了这处深水气田。

  “深海一号”是我国首个自营勘探开发的1500米深水大气田,于2021年6月25日在海南陵水海域正式投产。“深海一号”气田的投产标志着我国海洋油气勘探开发迈向新阶段。

  直升机在空中盘旋两圈后,抵抗着海风的阻力,缓缓降落在“深海一号”能源站的甲板上,打开舱门,记者已然置身蓝海中央,深蓝的海水映照着明黄色的钢架结构,这座源源不断输送天然气的钢铁巨人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为保证持续产气,能源站全年无休,机械设备24小时不间断作业。记者探访“深海一号”大气田时,“蛙人”正乘吊笼去水下完成作业,机械维修工轮班检查各类设备运行情况,安全生产负责人组织安全培训和演习……

  “深海一号”能源站机械主操郭明乐告诉记者:“我们就像机械设备的‘诊疗师’,对设备的‘望闻问切’每个环节都不可少。”

  2014年,位于琼东南盆地的“深海一号”大气田被发现,其探明天然气储量超千亿立方米,最大水深超过1500米,最大井深超过4000米。这一发现打开了通往深水天然气“宝藏”的大门。

  “深海一号”能源站用于“深海一号”大气田的开发。能源站建设不仅存在缺乏先例借鉴、建设工期紧的情况,还必须按照“30年不回坞检修”等高质量标准设计建造,仅下部船体就由24万个零部件组成,设计建造极难。

  中国海油“深海一号”气田开发项目总经理尤学刚表示,尽管我国浅水石油开采能力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但深水油气田开发“一无技术、二无资源、三无经验”,气田开发前期状况不断。

  面对困境,“深海一号”开发生产团队带领数千名施工人员昼夜轮流作业,高质量完成了船体建造、上部组块建造以及两个组块的“大合龙”,创下了比国际同类平台建设工期提前18个月的纪录。

  气田投产后,面对大量先进技术和设备的首次应用,开发生产团队在缺少可借鉴经验的情况下,持续探索、深入攻关,先后解决水下生产设备和生产流动性保障系统等在深度调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2022年5月3日,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公布第26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奖名单,中国海油海南分公司“深海一号”开发生产团队集体摘得荣誉。

  “深海一号”大气田开发项目是我国自主发现并设计、建造、安装生产平台的大型深水项目,填补了多项国内技术空白。

  “‘深海一号’项目实现新材料研发、新装备研制及新技术应用多达64项,项目的示范性研发应用,使半潜式油气生产平台的关键设备自主化率由33%提高到80%。”“深海一号”气田开发项目副总经理刘孔忠说。

  尤学刚介绍,“深海一号”能源站总重量超过5万吨,最大投影面积相当于两个标准足球场大小,总高度达120米,相当于40层楼高,最大排水量达11万吨,相当于3艘中型航母。其船体工程焊缝总长度高达60万米,可以环绕北京六环3圈;使用电缆长度超800公里,可以环绕海南岛一周。

  2021年1月,在3艘大马力拖轮共同牵引下,“深海一号”能源站从山东烟台出发,先后穿越渤海、黄海、东海和台湾海峡,历时18天、航行1600海里,最终安全抵达海南陵水海域预定位置,施工人员成功在1500米深水进行多点永久系泊。

  蓝海巨人“深海一号”为国家能源保供提供了重要支持。数据显示,投产以来,该气田已累计生产天然气超17亿立方米,日峰值产能达1000万立方米,实现为粤港琼等地稳定供气。

  • 相关阅读
  • 中国成功发射3颗低轨通信试验卫星

      中新网北京5月20日电 (马帅莎 喻鹏 郑伟杰)北京时间5月20日18时30分,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采取一箭三星方式,成功将3颗低轨通信试验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

    时间:05-20
  • 中国新闻社参评第三十二届中国新闻奖体育新闻作品初评公示

      根据《中国新闻奖评选办法》规定的程序,经民主推荐及评委会评议,中国新闻社拟推荐2件(组)作品参加中国新闻奖体育新闻作品的初评,现予以公示。公示期为5月20日至5月25日。如有异议,可以通过书面、电话方式,于...

    时间:05-20
  • 畅通运输“大动脉”,打赢疫情防控保卫战

      近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着眼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新任务,提出要“坚持全国一盘棋,确保交通物流畅通,确保重点产业链供应链、抗疫保供企业、关键基础设施正常...

    时间:05-20
  • 专家详解:为什么疫情防控不能松劲?

      权威专家解“疫”释惑系列图解之一  专家详解:为什么疫情防控不能松劲?  编者按: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国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坚持动态清零,因时因势不断调整防控措施。...

    时间:05-20
  • 联播+|弘扬留学报国光荣传统 习近平对他们寄予厚望

      联播+“得知你们以李四光、程开甲等老一辈科学家为榜样,在海外学成后回国投身科教事业,在各自岗位上努力报效祖国、服务人民,取得丰硕成果,我感到很欣慰。”5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南京大学的留学归国青年学...

    时间:05-20
  • 李克强出席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建会70周年座谈会时强调 中国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持续打造世界的大市场

      新华社北京5月20日电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月19日晚在钓鱼台芳华苑出席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建会70周年座谈会。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英国48家集团俱乐部、大韩贸易投资振兴公社、马来西亚-中国商务理事会、中国欧...

    时间:05-20
  • 民建宁夏第八次代表大会在银川召开

      中新网银川5月20日电 (石羽佳)5月18日至20日,中国民主建国会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八次代表大会在银川召开。民建中央副主席李世杰以视频形式致贺词。5月18日至20日,中国民主建国会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八次代表大会在银...

    时间:05-20
  • 袁隆平院士逝世周年纪念会在长沙举行

      中新网长沙5月20日电 (记者 唐小晴)由湖南农业大学举办的袁隆平院士逝世周年纪念会20日在长沙举行,以此方式向袁隆平院士致以崇高敬意,表达深切怀念和无限追思。袁隆平院士家人、生前同事、学生和好友等出席纪念...

    时间:05-20
  • 中缅边境“Z世代”戍边民警:“有我们守边,靠谱”

      中新网临沧5月20日电 题:中缅边境“Z世代”戍边民警:“有我们守边,靠谱”  中新网记者 韩帅南  云南省临沧市地处中国西南边疆,有3个县与缅甸接壤,边境线长290余公里。在临沧漫长的边境线上,有一群“Z世...

    时间:05-20
  • 潘昆明,一个“钨”中生有的理工男

      中新网郑州5月20日电 题:潘昆明,一个“钨”中生有的理工男  作者:王宇 侯婧佳  五一假期刚过,河南科技大学副教授、河南省高温结构与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主任潘昆明就又投入到紧张的科研工作。谈到不久前获...

    时间:05-2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