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东西问丨胜雅律:如何增进中西方人权观沟通交流?

2022-05-20 20:45:40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东西问)胜雅律:如何增进中西方人权观沟通交流?

  中新社布鲁塞尔5月20日电 题:如何增进中西方人权观沟通交流?

  作者 胜雅律(瑞士法学家,德国弗赖堡大学汉学专业终身教授)

  编者按:5月19日,中国新闻社在北京举办“东西问智库·中国人权发展道路专题研讨会”。欧洲知名汉学家、瑞士比较法研究所中国法律专家、德国弗莱堡大学汉学终身教授胜雅律(Harro von Senger)应邀作书面发言,阐释中西方人权观共识与交流等议题。中新社“东西问”特将胜雅律教授发言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中国40多年来在人权领域的进步值得肯定。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前,人权被贴上“资产阶级阴谋”的标签并被拒绝承认。很长一段时间,中国只有北京大学和吉林大学保留了法律系,而北大法律系的规模全校排名倒数第二。

  1978年后中国恢复了律师制度,1996年“无罪推定原则”被引入中国刑事诉讼法,2004年中国宪法第三十三条增加“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一款,现在法学院在中国遍地开花,情况发生了根本变化。

高校法学院。中新社发 安东 摄

  两千多年前,中国已有哲人说“仓廪实而知礼节”,德国著名戏剧家、马克思主义者布莱希特也有句名言“先吃饱再讲道德”。中国信仰马克思主义,将重点放在经济发展和经济人权不意外。2001年3月,中国批准《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很好说明了中国人权观的侧重点。

  发展权和经济、社会、文化权利非常重要,仅围绕某些个人人权的人权观相当狭窄。例如,2021年3月瑞士发布《中国战略》文件,表示几十年来中国“亿万人民脱贫”,为“全球减贫作出重大贡献”,但文件仅仅把这些成就视为经济成就,避而不谈这些成就也是人权成就,即经济人权成就。

河北张家口一处荒山上的光伏扶贫发电场。中新社发 陈晓东 摄

  瑞士《中国战略》文件又指,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是“面向全球的发展模式”,旨在加快中国西部贫困省份的发展,在第三国兴建交通、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加强亚洲与欧洲、非洲的互联互通。既然“一带一路”倡议着眼于推动中国和其他参与国家的经济发展,那么应该被视为旨在推动经济人权和发展权的“全球人权项目”。

北京街头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主题花坛。中新社记者 韩海丹 摄

  在瑞士,很多党派和政治家都强调解决难民问题的必要性,由于多数前往欧洲的难民是“经济移民”,在非洲和其他国家推动实现经济人权是有道理的。如果瑞士参与“一带一路”倡议以应对“经济移民”问题,那么这种参与符合瑞士联邦宪法,因为宪法规定“联邦应致力减轻世界的苦难和贫困,促进尊重人权”。请注意:瑞士联邦宪法先提到“联邦应致力减轻世界的苦难和贫困”,然后才提到“促进尊重人权”。可见前者即实现经济人权是首要关切。

  中西方人权观的沟通交流,基于中西方在很多人权议题上的共识,且共识远大于分歧。例如,2006年至2009年,瑞士和中国同为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成员。在此期间,联合国人权理事会通过286项决议,其中209项决议未经表决获一致通过,可见瑞士和中国对很多人权议题的看法类似。

  瑞中在人权议题上的共识是长期的。2018年,同为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成员,两国都同意有关“恐怖主义与人权”“通过体育和奥林匹克理想促进人权”“人权与环境”“在所有国家实现经济、社会、文化权利”等决议,另有一项关于食物权的决议几乎获一致通过,只有美国投了反对票。这意味着在以上方面,当时瑞士和中国站在一起。

  今年2月28日至4月1日,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49届会议在日内瓦举行。会上相当多的决议也是未经表决获一致通过。

  但无论是瑞士媒体还是瑞士官员,讨论人权时只字不提瑞中在很多议题上看法类似,其他西方国家也是如此。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内部,西方国家经常投票支持有关经济人权和发展权的决议,可谓是“公开的秘密”,他们却不告诉自己的国民,致使西方普通民众根本不知道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的具体动向。

  为增进中西方人权观的沟通交流,建议每届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会议闭幕后,中国用英语、法语、德语等语种发布一份全面的会议报告,尤其要列出决议名称和西方国家的投票情况,让大家看看西方国家对很多决议的态度其实和中国一致。这是中国应该做的事,因为西方国家肯定不愿意做。

  当然,一些有争议的决议可能会让包括瑞士在内的西方国家“出洋相”,如2017年6月,联合国人权理事会通过“促进享有和平权”决议,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投票支持,美国等西方国家投票反对,瑞士弃权。如果美国和瑞士民众得知自己的国家不支持“和平权”,肯定会非常惊讶,很可能会把注意力从中国转到本国,从“小人求诸人”变为“君子求诸己”。(完)

  作者简介:

  胜雅律,瑞士法学家和汉学家,德国弗赖堡大学汉学专业终身教授,瑞士比较法研究所中国法律顾问;1988年出版介绍中国三十六计的专着《智谋(上册)》,其后出版《智谋(下册)》《谋略》等著作,2011年翻译出版德文版《孙子兵法》,2017年出版《瑞士之道》,2020年出版《给法律人士的36计》,2021年出版《中国民法典中的继承法》;精通中国法律、中国法律制度史、中国法律思想史等,多年来发表了大量以中国法律、中西方文化交流等为主题的文章。

  • 相关阅读
  • 欧美同学会党组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南京大学留学归国青年学者的回信精神

      认真学习 领会内涵 明确方向 踔厉奋发 欧美同学会党组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南京大学留学归国青年学者的回信精神  5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南京大学的留学归国青年学者回信,在欧美同学会各级各类组织和广大留...

    时间:05-21
  • 公益慈善也需要营销 首届慈善管理专业学生即将毕业

      - 今年2月上旬,教育部明确增设“慈善管理”(管理学,专业代码120418T)四年制本科专业,这被外界普遍解读为一个具有风向标意义的信号。此前,这个专业更多地被折叠在“社会工作”专业下的二级子目录。  - 据了...

    时间:05-21
  • 梁言顺当选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

      快讯 | 梁言顺当选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  5月21日上午,自治区十二届人大六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经过大会选举,梁言顺当选为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宁夏日报记者 ...

    时间:05-21
  • 张雨浦当选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

      快讯 | 张雨浦当选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  5月21日上午,自治区十二届人大六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经过大会选举,张雨浦当选为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  张雨浦同志简历  张雨浦,男,回族...

    时间:05-21
  • “找个能自习的地方好难”平均千人才拥有一个图书馆坐席

      我国公共图书馆阅览室坐席总数只有126.47万个,平均1000多人拥有一个坐席    “找个能自习的地方好难”  本报记者 陶稳  阅读提示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国统计年鉴2021》,我国公共图书馆阅览室坐...

    时间:05-21
  • 应急管理部:开展工贸行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百日清零行动”

      5月20日,应急管理部召开工贸行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百日清零行动”动员部署视频会议,分析工贸行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刻吸取近期典型事故教训,部署开展工贸行业“钢8条”“铝7条”“粉...

    时间:05-21
  • 广西隆林自来水厂水质监测异常 官方正开展溯源调查

      中新网南宁5月21日电 (记者 杨陈)广西百色市隆林各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1日凌晨发布通告,通报20日当地自来水出现异常及检测情况,首轮采样检测结果无异常,正在开展第二轮采样检测。图为隆林各族自治县官方公众号发...

    时间:05-21
  • 教育部提醒:考生应14天前抵达高考注册地

      中新网5月21日电 据教育部网站消息,2022年高考在即,按照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高考防疫工作的有关要求,各地已陆续向2022年高考考生发布参加高考的注意事项。在此,教育部再次提醒全体考生,特别是当前仍...

    时间:05-21
  • 从严从细落实防控举措

      当前,以奥密克戎变异株为主的新冠肺炎疫情仍在我国多地持续,疫情防控工作正处于“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关键时期和吃劲阶段。防控形势越是严峻复杂,各地各部门越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

    时间:05-21
  • 人民论坛网评 | 争做防疫一线的“劲草真金”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分析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研究部署抓紧抓实疫情防控重点工作。会议指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继续冲锋在前、顽强拼搏,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 ...

    时间:05-2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