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集美大学校长对话青年:跑出当代青年最好成绩

2022-05-21 22:00:33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厦门5月21日电 (杨伏山 罗旻敏)中国著名侨校集美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李清彪,20日为全校师生代表上思政课,讲述分享伟大脱贫攻坚精神,激励青年学子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

  集美大学21日介绍说,该思政课同时邀请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事业中优秀的集大人代表、励志笃行与奋勇争先的集大人代表,来到现场与师生展开交流分享。

  李清彪表示,希望同学们可以从脱贫攻坚伟大成就中见证“中国制度”的独特优势;从全面小康千年梦圆中理解“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从举国同心人人参与中感知“共筑教育强国梦”的磅礴力量;从资助政策全面落实中拥有“平视世界”的自信从容。

  “投身到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他说,作为校长,我很欣慰地看到集大学子和校友们“用实际行动传承了嘉庚精神所蕴含的家国情怀,实践着诚毅校训所倡导的担当品格”。

  学校质量办副主任、驻村扶贫挂职干部代表庄重说,农村很小,只要用心,就能感受时代的脉搏。2017年12月至2021年3月,他到省级贫困村担任党支部书记,三年里,庄重筹措各类扶贫资金380多万元,实现了村道全拓宽硬化、全村道路实现了亮化、电视网络“户户通”、安全饮水全覆盖,投资建设了70多千瓦太阳能光伏电站,为村财开出活水源头。“现在,乡村振兴如火如荼地开展,能强烈感受到当代农民的希望和幸福感”。

  该校海洋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2003级校友、现寿宁县乡村振兴局副局长袁军也在线上参加了思政课堂。大学毕业后,他走出繁华都市,回到家乡,帮助家乡摆脱贫困。“来到农村一线,你才能体会到什么是真正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你会看到什么是真真切切地为人民服务。”

  工作十四年来,袁军作为脱贫攻坚的见证者、参与者,他用自己的青春把家乡建设得更加美好,他自豪而又自足。

  海洋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2018级学生谢渊在现场分享了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从投身脱贫攻坚到助力乡村振兴的故事。近三年来,他与团队一起走进田间地头,在福建省的24个县区建立了40个土壤改良示范基地,团队助力农户累计增收1000多万元。项目先后荣获第七届“互联网+”国赛金奖、十二届“挑战杯”创业大赛国赛银奖等学科竞赛奖项。

  “新时代青年应将自己的科研与社会发展需求结合起来,将‘小我’和‘大我’结合起来,用我们的所学真正的服务国家和社会”。谢渊说。

  校方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近5年,该校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去向落实率97.52%;2021年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国内升学率11.69%,较2017年翻了两番多。

  李清彪说,学校在长期工作实践中不断探索资助育人模式,从“不让一个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到“不让一名集大学子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去平等的成才机会”,助力一批批贫困学子追求和实现人生梦想。

  “如果多跳一公分,记录就是我们国家的,为国争光,我做到了!”集大体育学院2019级学生、2020年东京残奥会田径男子跳远T38决赛冠军、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青年五四奖章、第四届“福建励志先锋”朱德宁也来到思政课现场分享自己的心得。

  他说,不管遇到多少阻力,自己从来没有影响过训练。“你不比别人多努力,凭什么比别人跳得远,跑得快!”他鼓励同学们坚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要有自己的目标,成为自己的“冠军”。(完)

  • 相关阅读
  • 了不起的朋友们丨打卡国家植物园 神奇物种和“神秘朋友”上线

      哪种濒危珍稀植物“白鸽”缀满头  “植物活化石”的长寿秘诀是什么  谁是花丛中的“双‘MA’CP”  谁的叶片既像鹅掌又似马褂  谁的果实作用似巴豆  ……  百万年来  我们和数百万个物种拥有同一座...

    时间:05-22
  • 袁隆平铜像在海南三亚水稻国家公园落成揭幕

      5月22日,是袁隆平院士逝世一周年纪念日。上午10时,袁隆平铜像落成揭幕仪式活动在海南三亚市海棠区水稻国家公园袁隆平纪念园举行。  据介绍,建造袁隆平铜像,旨在深入宣传袁隆平科学精神、南繁精神,宣传海南...

    时间:05-22
  • 习近平说,“袁隆平同志是一个楷模”

      一年前的5月22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与世长辞。主送别厅里摆满花圈,其中一个写有“习近平敬挽”。习近平总书记还委托时任湖南省委书记专程看望袁隆平家属,转达对袁隆平的深切悼念和对其家属的亲切问候。 ...

    时间:05-22
  • 纪念延安文艺座谈会80周年《从延安出发》集聚文艺力量 跨时空合奏“人民文艺”的青春强音

      岁月无声,精神永存。80年前,毛泽东主席主持召开了延安文艺座谈会;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作重要讲话。两次座谈会有着深深的历史相续,文艺为人民服务的根本方向一直未变。是什么让经典...

    时间:05-22
  • 保护生物多样性,习近平总书记这样关心

      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地球生命共同体的血脉和根基。山川河流、万千草木、珍禽异兽,都展现着我们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之美。  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

    时间:05-22
  • 东西问丨戴永务:守护“地球之肾”,中国有何良方?

      (东西问)戴永务:守护“地球之肾”,中国有何良方?  中新社福州5月22日电 题:戴永务:守护“地球之肾”,中国有何良方?  中新社记者 龙敏  2022年是中国加入《湿地公约》30周年。30年来,中国大力推进湿...

    时间:05-22
  • 东西问 | 王文:为何说西方欠中国人权一次真切的道歉?

      中新社北京5月22日电 题:为何说西方欠中国人权一次真切的道歉?  作者 王文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  世界对于中国的观察,往往因西方一些媒体、政客的误导而聚焦在对中国人权的指摘上。过去,...

    时间:05-22
  • “动态清零”助力全球战“疫”

      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19日主持金砖国家外长视频会晤并讲话。王毅说,中国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旨在以最快的速度、最低的成本阻断疫情传播,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

    时间:05-22
  • 着力“快、防、准”,决战决胜疫情攻坚战

      当前,国内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呈现点多、面广、频发等特点。面对这一轮疫情考验,我们一定要戮力同心、并肩作战,以时不我待的精神、分秒必争的行动从严从紧做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扎实全链条防控,坚决防扩...

    时间:05-22
  • 北京东方广场全部划为封控区 大数据排查风险人员

      中新网北京5月22日电 (记者 陈杭)北京市东城区副区长孙扬在22日召开的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针对涉东方广场疫情,东城区严格落实精准管控,将东方广场所有区域划为封控区,自2022年5月20日...

    时间:05-2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