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四川广安:对6类受疫情影响困难群体已发放救助金24.12万元

2022-05-22 11:31:27

来源:中国新闻网

  (抗击新冠肺炎)四川广安:对6类受疫情影响困难群体已发放救助金24.12万元

  中新网成都5月22日电(王爵 贺樊丽)四川广安市民政局22日对外发布消息称,本轮疫情发生以来,广安市民政局对孤残儿童、特困供养老人、低保困难家庭、流浪乞讨人员等6类受疫情影响易陷入生活困境的群体,已将331人纳入低保、特困或临时救助,发放救助金24.12万元,临时妥善安置滞留人员13人。

  据悉,本轮疫情发生以来,广安市民政局通过联动社区、社会组织和志愿者等力量,已摸排出需要临时生活救助、生活服务、精神关怀的450余人。

  “对摸排出的人员我们实施分类救助,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广安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对受疫情影响陷入临时困境的低保对象,按不低于低保标准10%增发低保金;对受疫情影响导致基本生活困难的家庭及人员,启动“救急难”机制,先行救助、后补资料;对感染患病、居家隔离、停产停业、因疫滞留等外地人员,由急难发生地直接实施临时救助。

  同时,广安市民政局还动员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等,对因疫情而居家隔离的散居特困老人和独居老人,采取“巡访+互助”方式,每天至少开展1次走访探视或电话联系,按需提供助医助餐、物资代购等服务。对受疫情影响的监护缺失儿童和留守儿童,主动提供物资配送、心理疏导、信息摸排等志愿服务。截至目前,已对“一老一小”等特殊群体服务15万余人次。

  广安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广安市将继续认真履职尽责,主动担当作为,统筹做好疫情防控与特殊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民政力量。(完)

  • 相关阅读
  • 南水北调能否破解新难题

      夏日的北京密云水库碧水浩渺,群鸟翱翔。  从丹江口奔涌而来的南水在此蓄积,成为这座北京“大水缸”的主流。密云水库从2014年底蓄水量不足9亿立方米,增至目前30亿立方米,首都供水保障的家底更加殷实。  南...

    时间:05-23
  • 华北黄淮地区出现高温天气

      华北黄淮地区出现高温天气  本报北京5月22日电 (记者李红梅)21日、22日两天,我国华北黄淮地区出现高温天气,多地气温超过30℃。未来两天,京津冀等地高温天气仍将持续。25日至26日,受冷空气影响,华北、东...

    时间:05-23
  • 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稳定发展态势

      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稳定发展态势(国际论坛)  随着贸易和投资领域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中国将在全球产业链调整中持续扮演重要角色  今年一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4.8%。这一数据是建立在2021年中国...

    时间:05-23
  • 中国康希诺新冠疫苗获世卫组织紧急使用认证

      中国康希诺新冠疫苗获世卫组织紧急使用认证  本报5月22日电 (记者张朋辉)世界卫生组织日前宣布,由中国康希诺生物股份公司研制的重组新冠疫苗克威莎正式通过世卫组织紧急使用认证。这是继国药和科兴疫苗后,...

    时间:05-23
  • 老地名要保护,新地名要规范 从地名管理看自信中国

      从地名管理看自信中国  今年5月1日起,修订后的《地名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新《条例》)施行。新《条例》对地名管理作出全面、系统的规定,将进一步提升地名管理法治化、科学化、规范化水平,为推进新时代地名...

    时间:05-23
  • 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权

      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权(望海楼)  ■ 韩维正  人人充分享有人权,是人类社会的伟大梦想。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那一天起,就把为人民谋幸福、为人类谋发展作为奋斗目标。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中国坚持把人权...

    时间:05-23
  • 大思政课,总书记心中的一件大事

      大思政课,总书记心中的一件大事  “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否在立德树人中发挥应有作用,关键看重视不重视、适应不适应、做得好不好。”  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观摩思政课智慧教室现场...

    时间:05-23
  • 勇闯柔性直流技术“无人区”

      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   勇闯柔性直流技术“无人区”  编者按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根本的是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最紧迫的是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

    时间:05-23
  • 专家论道我国农机装备高质量发展之路

      加强核心技术攻关 着力解决“好用”问题   ——专家论道我国农机装备高质量发展之路  ◎本报记者 操秀英  “担大任,要有大能力。特别是要加快培育农机原创技术策源地,围绕解决‘卡脖子’问题,深入开展...

    时间:05-23
  • 保护生物多样性 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保护生物多样性 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本报记者 李 禾  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今年主题是“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在22日发表的署名文章《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为全球生物多样性...

    时间:05-2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