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冷资源”拉动“热经济” 北京首钢园打造新时代城市新地标

2022-06-29 21:08:22

来源:人民网

  在京西永定河畔,百年首钢的老厂房之间,正在“长”出一座“活力秀场”。

  仲夏微风中,新首钢更显无限魅力,滑雪大跳台宛如飘在空中的彩带,诉说着冬奥精彩。新首钢因夏奥而生,因冬奥而兴,如今它处处洋溢着生机、自信和激情。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感言:“双奥城,这是独一份。首钢大跳台是绿色转型,钢铁产业转型变成了体育产业。”

2019年2月1日,习近平在北京市石景山首钢园区北京冬奥会展示中心展厅,了解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工作、场馆和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等情况。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摄

  2019年2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石景山首钢园区考察调研。首钢石景山钢铁主流程停产后,北京冬奥会组织委员会落户于此。习近平表示,办好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是党和国家的一件大事。要全面落实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奥理念,充分考虑场馆的可持续利用问题,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各项筹办任务。

  百年老厂历经蝶变,如今的首钢园正以推动冬奥遗产可持续利用为重点,统筹做好后冬奥文章,布局“体育+”,引入更多新兴产业,朝着打造新时代首都城市复兴新地标的目标昂首迈步。

  从火到冰 钢铁产业转型体育产业

  步入新世纪,随着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确立,北京实施推动首都发展的一揽子重大举措。2008年夏奥会,为了首都的碧水蓝天,为了兑现“绿色奥运”的承诺,首钢实施钢铁业整体搬迁调整,拉开了产业转型大幕。2010年年底,首钢北京石景山厂区全面停产。

  轧钢工、焊工、空调工、维检工、制冰师……在首钢搬迁钢铁产业转型10余年中,刘博强的身份不断变换。“在首钢产业转型过程中,我们这些最基层的产业工人也跟着一起转型。很多人都感到不适应,起初我也感觉迷茫。可是与其被动转型,不如主动去学习,将新的技能掌握在手中。”刘博强说。

  最初,刘博强学的是焊接专业,进入首钢工作后却被分配到了轧钢厂,“我从来没见过轧钢,全是重体力活儿,十分辛苦,‘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是我们工作的写照。”从事轧钢工作20多年,刘博强一直跟高温和铁水打交道。

  首钢停产后,刘博强从轧钢工转岗为空调工,在首钢园区从事空调安装修理工作,从未接触过制冷专业的刘博强从头学起,也开启了从火到冰的跨界。

  北京申办冬奥会成功后,首钢园向体育产业加速转型。2016年,北京冬奥组委入驻首钢园区。2017年,首钢园北区启动国家冬季运动训练中心建设,原精煤车间和运煤车间改造成花样滑冰、短道速滑、冰壶和冰球4个场馆,俗称为“四块冰”。

  运动员在“四块冰”训练离不开场馆维护人员的保驾护航,刘博强和10余名同事再次转岗。可要想成为一名制冰师,需要掌握冻冰、修冰、融冰等一系列技能。刘博强没事儿就向老师傅请教,周末主动加练。

  正式进入冰壶馆后,刘博强成为制冰师,负责维护冰壶赛道,为国家队集训提供服务保障。通过摸索总结经验,刘博强的水平不断提升,最终掌握了独立制冰技术。

  冬奥赛事保障期间,刘博强进入“冰立方”,协助外籍制冰师负责冬奥会冰壶比赛场地从初冻冰、修冰到赛后维护的相关工作。刘博强非常珍惜服务冬奥会的机会,他背上笔记本电脑,腰包里塞满了测温枪、温湿度仪、水质测量仪、秒表等“老伙计”,做足了准备。

  在冬奥会赛场上,刘博强不放过每一次跟顶级制冰师交流学习的机会,他用仪器测量冬奥会冰场数据,做好记录,光笔记就记了三大本。“我想把国际上最先进的制冰技术掌握好,冬奥会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以后再举办各项冰壶赛事,靠我们中国制冰师就能制作出一块和冬奥会一样好的冰。”刘博强满怀信心地说。

  “冰雪运动若要发展,必须加快培养更多的从业者。”最近,44岁的刘博强报了班准备系统学习英语,他未来的目标是通过国际冰联制冰师认证,更好助力国产制冰技艺提升,让更多冰雪爱好者踏上最棒的冰场。

  从老厂区到打卡地 冬奥遗产融入大众生活

  “太酷了!”专程来打卡的小郭一跃而起,与滑雪大跳台“雪飞天”来了个合影。还有的游客手举可爱的冰墩墩和雪容融,以大跳台和冷却塔为背景拍照留念。4月,首钢园恢复开放,群明湖畔的桃花开满枝头,不少市民游客赶在这个季节前来一睹“雪飞天”的雄姿。

  “这里是北京城区唯一一处雪上项目比赛场地,见证了中国冰雪健儿勇夺双金的精彩时刻,我一直都在期待能和它拍一组炫酷的照片。”小郭表示,他在公众号上看到首钢园恢复开放的通告,就拉上朋友一起制订了打卡计划。

  首钢滑雪大跳台曾被奥运冠军谷爱凌称赞是“最好的场地”,它也是冬奥历史上滑雪大跳台项目首个永久保存的竞赛场馆。赛后,首钢滑雪大跳台不仅能够成为专业体育比赛和训练场地,未来还可以根据需求改造成滑水、滑草等项目,面向公众开放。

  除了“雪飞天”,首钢园里值得打卡的还有各式文化消费类店铺。在位于首钢三高炉的全民畅读艺术书店里,除了各式图书,更多的是充满新意、“脑洞大开”的文创品。“多元、无界、潮、酷……可以用这些词来描述这家开在钢铁巨炉里的文化艺术空间,我很喜欢这里。”美术专业的小申已经成了这家书店的常客,每次来她都会搜罗到一些新奇的小玩意。“将文化艺术的灵魂注入工业遗存,这是首钢园最吸引我的地方。”她说。

  与“雪飞天”隔湖相望,首钢园里全新打造的城市综合体项目首钢园·六工汇已开门迎客。这是汇聚低密度的现代创意办公空间,复合式商业、多功能活动中心和绿色公共空间的城市更新项目,也是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6个商业消费提档升级的重点项目之一。

  “未来,这里将成为京西时尚活力城市新地标。”六工汇负责人介绍,这里将成为京西乃至北京新店、首店聚集点,其中还有不少家是中国首店,呈现以亲子家庭、品质餐饮及高科技新能源为亮点的商业组合。

  “石景山区将坚持‘冬奥+’‘会展+’‘时尚+’导向,全面激发新首钢综合消费活力,彰显在京西国际消费中的引领作用。”石景山区副区长王智勇介绍,首钢园将打响国际冰雪消费品牌,培育以“体育+创意”为特色的全球首发消费圈,打造国际品牌消费新高地。

  从工业锈带到活力秀场 城市新地标引领京西发展

  首钢园所在的石景山区是首都现代工业的发祥地,曾创造过工业辉煌,为首都建设乃至全国发展作出过重大贡献。前不久,《深入打造新时代首都城市复兴新地标 加快推动京西地区转型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正式发布,为这片热土勾勒出了新的蓝图。

  “石景山区与新首钢是唇齿相依的关系,是生命共同体、发展共同体,也是使命共同体。打造新时代首都城市复兴新地标,建设京西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是我们共同的使命。”石景山区副区长李文化说。

  虽不见炽热的铁花飞舞,不闻隆隆的机械轰鸣,但首钢正在书写着新的传奇。自2010年首钢关停,历经10余年不懈奋斗,石景山区二三产业占比实现从7∶3到2∶8的成功反转,实现了从“工业锈带”向“活力秀场”的蝶变。

  原有的工业高架管道廊变身空中步道,金属料仓成了酒吧廊,曾经的功勋1号高炉也挂上了标有“超体空间”字样的巨幅海报,这里将打造“文化+科技+娱乐”为特点的新型潮流综合体验业态……在充满“钢铁记忆”的工业遗存之中,正在崛起一座“科幻之城”。

  据了解,由当红齐天集团打造的“超体空间”,不仅定位于华北最大虚拟现实体验中心,也是一个将VR/AR技术和工业遗存结合的国际文化科技乐园,项目包含虚拟现实博物馆、沉浸式剧场、VR电竞、智能体育、奥运项目体验中心、未来光影互动餐厅及全息酒吧等新消费、新业态,为市民游客提供沉浸体验潮流科幻产品。

  2020年11月,全国首个科幻产业聚集区在首钢园挂牌,石景山区也发布了科幻产业促进政策方案“科幻16条”及《首钢园科幻产业集聚区实施方案》,明确将打造科幻国际交流中心、科幻技术赋能中心、科幻消费体验中心、科幻公共服务平台等。截至目前,集聚区已吸引中国科幻研究中心、腾讯、当红齐天等10余家科幻企业入驻,相关项目亦已落地。

  特殊的工业文化和建筑空间还吸引了高端要素到此集聚。在冬奥强大带动效应下,首钢的冰雪、运动、极限运动等“体育+”“科技+”“文化+”产业发展迅速。李文化表示,石景山区将以中国科幻大会、服贸会等重大活动为牵引,培育产业链上下游关键环节,按照1+N发展思路,不断扩大产业资源聚集强度和社会关注热度,推动各方优势资源转化为协同发展的强大动能,全力打造“一起向未来”的城市新地标。

  北京市发改委副主任来现余表示,到2025年,新首钢地区文化复兴、产业复兴、生态复兴、活力复兴取得重大成果,国际文化、体育交流等功能显著增强,总收入力争实现400亿元。

  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曾称赞,首钢园区“必将成为奥林匹克运动推动城市发展的典范,成为世界工业遗产再利用和工业区复兴的典范。”新时代又赋予其新使命,首钢园正焕发澎湃的能量、迈出铿锵有力的步伐,续写新时代首都城市复兴的新篇章。(董兆瑞 李博)

  • 相关阅读
  • 中国作家“深入生活 扎根人民”新时代 文学实践点商洛市授牌仪式举行

      本报讯 (记者 党率航)6月28日,中国作家“深入生活 扎根人民”新时代文学实践点商洛市授牌仪式在洛南音乐小镇举行。中国作协原副主席、陕西省作协主席贾平凹,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邓凯,省作协党组书记...

    时间:06-30
  • 化身“大V”科普带货引争议 医生直播可带货还是专公益?

      一些医生化身网络“大V”边科普边带货,这一现象引发争议  医生做直播可带货还是“专公益”  本报记者 郜亚章  阅读提示  近年来,不少医务人员在社交平台成为网络红人,通过直播带货。但带货产品质量良...

    时间:06-30
  • “城市血管”越来越年轻了 更新改哪些?钱从哪儿来?

      2025年底前,基本完成城市燃气管道等老化更新改造任务——  “城市血管”越来越年轻了  王俊岭 王思琦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城市燃气管道等老化更新改造实施方案(2022—2025年)》(简称《方案》)提出,...

    时间:06-30
  • 四部门联合印发《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分类推进黄河生态保护

      四部门联合印发《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分类推进黄河上中下游生态保护(美丽中国)  本报记者 寇江泽  核心阅读  近日,生态环境部联合多部门印发《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提出了四大类重点任...

    时间:06-30
  • 公安机关掀起打击整治养老诈骗强大攻势

      聚力起底大案要案 全力推进追赃挽损 公安机关掀起打击整治养老诈骗强大攻势  □ 本报记者 董凡超  老人不安则家庭不安,家庭不安则社会不安。今年4月,一场剑指养老诈骗“毒瘤”的专项行动以雷霆之势在全国拉...

    时间:06-30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中国这十年)  据新华社北京6月29日电 (记者王琦、齐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

    时间:06-30
  • 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会见杨洁篪

      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会见杨洁篪  新华社伊斯兰堡6月29日电 当地时间6月29日,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在伊斯兰堡会见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  杨洁篪转达习近平主席和李克强总理...

    时间:06-30
  • 最高检曝光典型案例:“内部人”收钱就发特种作业人员资格证

      “内部人”收钱就发特种作业人员资格证  本报讯(记者卢越)缺考也能拿到建筑施工特种作业资格证?6月22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涉安全生产典型案例,披露了王某钦受贿案细节。王某钦收受他人财物,违规发放建筑施...

    时间:06-30
  • 正定县塔元庄:乡村产业也透着科技范儿

      正定县塔元庄:乡村产业也透着科技范儿  编者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9次到河北考察调研。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为河北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本报为您讲述燕赵大地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

    时间:06-30
  • 端牢饭碗的背后,种粮大户有这些“黑科技”

      端牢饭碗的背后,种粮大户有这些“黑科技”  6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回信勉励种粮大户,希望种粮大户发挥规模经营优势,积极应用现代农业科技,带动广大小农户多种粮、种好粮,一起为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力量。  ...

    时间:06-3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