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中科院院士、西南大学岩溶学家袁道先获国际大奖

2022-07-03 14:44:33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重庆7月3日电 (记者 钟旖)记者3日从西南大学获悉,在近日举行的西班牙Malaga大学Eurokarst2022会议上,我国岩溶地质领域第一位院士、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教授袁道先荣获国际水文地质学家协会岩溶委员会“50年终身成就奖”,成为全球3位获得这项殊荣的科学家之一。

  袁道先今年89岁,系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也是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水文地质学家、岩溶学家,1991年11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图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袁道先在户外考察。 西南大学供图

  “虽然早已到了颐养天年的年纪,满头银发的袁道先却每天清晨开始工作,70年如一日地思考着岩溶问题。”西南大学相关负责人介绍,袁道先高度重视岩溶研究的国际合作,并利用自身英语与地质专业的优势,走出国门,走遍了全球45个有岩溶现象的国家。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他连续主持多个岩溶学领域的国际项目,令我国岩溶学走在世界学术前沿,也推动了全球的岩溶研究。此外,他还先后主持了多个中美合作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博士点项目、原国土资源部地质调查项目和重庆市科委重点项目等。

  “我国是全球少有的‘天然岩溶档案馆'。坐拥这么大一个宝库,我们应当对世界岩溶学作出更大贡献。”袁道先于1990年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地质、气候、水文与岩溶形成”国际地质对比计划,经多国专家同行严格评审获立项,他被选举为国际工作组主席。在袁道先的提议下,经各方不懈努力,2008年,国际岩溶研究中心落户桂林,这是我国第一个由联合国授权设立的地学研究中心。

图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袁道先。 西南大学供图

  2005年以来,袁道先还同国内外岩溶学家一起积极推动重庆武隆喀斯特与云南石林、贵州荔波喀斯特申报“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并于2007年6月申报成功。2012年以来,他又全力推进重庆市金佛山联合贵州施秉、广西桂林和广西环江申报第二批“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项目。2014年6月,作为对“中国南方喀斯特”项目的拓展,“中国南方喀斯特二期”项目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中成功入选世界自然遗产。

  据悉,数十年来,以袁道先教授为学术带头人的岩溶环境学研究,在解决岩溶地区的各种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生态环境和区域发展等问题时,围绕许多国内、国际重大课题展开工作,已形成了独有的研究特色,极大地丰富了岩溶学科的理论,为解决世界各地共同面对的岩溶资源环境问题提供了有益思路与方法。(完)

  • 相关阅读
  • 6月全国共减征车购税71亿元 乘用车市场恢复明显

      从6月开始,一项关于车辆购置税的重大利好落地。根据规定,今年年底前,对不含增值税单车价格不超过30万元的2.0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减半征收车购税。国家税务总局昨天(3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部分乘用车减半征...

    时间:07-04
  • 十年改革,高考迈入新时代 最大受益者是学生

      十年改革 高考迈入新时代  八年 五批次 29个省份迈入了高考综合改革行列  6月27日,河南、山西、内蒙古、四川、云南、陕西、青海、宁夏等省份同一天公布了高考改革方案,从2022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启...

    时间:07-04
  • 人民网研究院发布《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报告(2022)》

      人民网研究院发布《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报告(2022)》——   移动互联网应用进一步与实体经济融合(经济聚焦)  唐维红 唐胜宏 廖灿亮 《 人民日报 》( 2022年07月04日 第 11 版)  人民网研究院日前发布了《...

    时间:07-04
  • 今年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服务攻坚行动启动

      提供持续帮扶 促进尽快就业   今年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服务攻坚行动启动  本报记者 李心萍 《 人民日报 》( 2022年07月04日 第 13 版)  核心阅读  2022年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服务攻坚行动于7月至12月...

    时间:07-04
  • 国际社会积极评价中国共产党取得的伟大成就

      《 人民日报 》( 2022年07月04日 第 03 版)  7月1日,中国共产党迎来建党101周年。截至2021年底,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为9671.2万名,比上年净增343.4万名。走过世纪征程的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旺盛生命力和强...

    时间:07-04
  • 世界首个“非补燃”压缩空气储能电站在江苏常州投产

      世界首个“非补燃”压缩空气储能电站投产   藏在地下的“空气充电宝”  本报记者 王珍  能否想到,我们身边无处不在的空气,既可储能,也可发电?  在江苏常州,就有这样一座利用空气来储能、发电的电站...

    时间:07-04
  • 我国算力规模排名全球第二:计算正向智算跨越

      计算正向智算跨越  本报记者 黄 鑫  算力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关键生产力要素,已成为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支撑力和驱动力。在6月29日举行的中国算力大会新闻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张云明透露,截至...

    时间:07-04
  • 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深海油气开发技术实现大跨越

      ◎本报记者 操秀英  “在连线画面中见到总书记亲切的身影,特别是听到他富有亲和力的声音后,大家的心情十分激动。”“深海一号”超深水大气田总监雷亚飞说,向总书记汇报时,为“深海一号”奋战的日子历历在目...

    时间:07-04
  • 中国红十字会向阿富汗红新月会援助抗震救灾物资

      中国红十字会援助阿富汗抗震救灾物资交接仪式3日在喀布尔的阿富汗红新月会总部举行,中国驻阿富汗大使王愚、阿红新月会主席哈里斯等出席仪式。  王愚说,阿富汗地震牵动着中国人民的心,中方高度关注灾情并迅速...

    时间:07-04
  • 新修订职业教育法施行:提升职业教育认可度

      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施行,直面职业教育发展痛点——   提升职业教育认可度  本报记者 史志鹏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2年07月04日 第 05 版)  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高素质的劳动者和高水平的技...

    时间:07-0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