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人民论坛网评 | 为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力量

2022-07-04 19:30:28

来源:人民论坛网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安徽省太和县的种粮大户徐淙祥同志的回信中指出,“希望种粮大户发挥规模经营优势,积极应用现代农业科技,带动广大小农户多种粮、种好粮,一起为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力量。”

  “洪范八政,食为政首。”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大国,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今年夏粮丰收对于保供给、稳预期、增信心,对全年粮食丰收、稳定物价、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这些年,党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粮食生产的政策举措,就是要让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就是要让种粮农民有钱挣、得实惠,日子越过越好。粮食多一点少一点是战术问题,粮食安全是战略问题。应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的实践充分证明,粮食和重要农副产品供给充裕功不可没。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一个国家只有立足粮食基本自给,才能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进而才能掌控经济社会发展这个大局。靠别人解决吃饭问题是靠不住的。如果口粮依赖进口,我们就会被别人牵着鼻子走。因此,我们必须要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民非谷不食,谷非地不生。粮食生产根本在耕地,命脉在水利,出路在科技,动力在政策。要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落实国土空间规划,加强用途管制,规范占补平衡,强化土地流转用途监管,推进撂荒地利用,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坚持藏粮于地,确保十八亿亩耕地实至名归。要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水利基础设施网络,发展节水农业,提升水资源优化配置和水旱灾害防御能力。要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聚焦农机装备、绿色投入品等,布局建设一批重点实验室、重大科学设施装置,突破一批关键核心和“卡脖子”技术。加快发展数字农业、智慧农业、高效设施农业,推进产学研用企深度融合,确保藏粮于技。要完善农业支持保护政策。建立财政对农业投入稳定增长机制,稳妥改革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加大金融保险支持力度。抓紧制定出台粮食安全保障法、乡村振兴促进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等法律法规,深入推进农业综合执法,加强农业法治保障,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保障农业健康发展。

  当前,我国正在推进建设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城乡经济循环是国内大循环的重要方面,也是确保国内国际两个循环比例关系健康的关键因素。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任务,是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必然要求。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必须把民族种业搞上去,把种源安全提升到关系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发挥我国制度优势,科学调配优势资源,推进种业领域国家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加强基础性前沿性研究,加强种质资源收集、保护和开发利用,加快生物育种产业化步伐,集中力量破难题、补短板、强优势、控风险,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管条件如何变化,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志气不能丢。”经过艰苦努力,我国以占世界百分之九的耕地、百分之六的淡水资源,养育了世界近五分之一的人口,从当年四亿人吃不饱到今天十四亿多人吃得好,有力回答了“谁来养活中国”的问题。这就是自力更生,我们自己养活自己。确保粮食安全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实力和底气,我们只有立足自身,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努力练就百毒不侵、金刚不坏之身,才能任由国际风云变幻,始终充满朝气地生存和发展下去。(作者:范祥中)

  • 相关阅读
  • 北京:延庆区发现一起聚集性疫情 坚决阻断病毒传播链条

      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第二百四十次会议暨首都严格进京管理联防联控协调机制第一百八十九次会议召开  蔡奇主持 陈吉宁李伟魏小东殷勇出席  本报讯(记者 祁梦竹 范俊生)昨天,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

    时间:07-05
  • “健康细胞”茁壮成长 爱国卫生运动创造“中国奇迹”

      爱国卫生运动创造“中国奇迹”(人民健康这十年③)  熊 建 李秋旸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2年07月05日 第 09 版)  今年是爱国卫生运动70周年。  爱国卫生运动不是简单的清扫卫生,更多应该从人居环...

    时间:07-05
  • 人类命运共同体:时代之问的中国答案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延宕三年未止,欧洲大陆战火重燃,传统与非传统安全威胁叠加交织,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向人类提出了必须严肃对待的挑战。  越是风云变幻、明晦难定的时代...

    时间:07-05
  • 前5月水利建设新开工10644个项目

      前5月水利建设新开工10644个项目(新数据 新看点)   已完成投资较去年同期增加1090亿元  《 人民日报 》( 2022年07月05日 第 01 版)  本报北京7月4日电 (记者李晓晴)记者日前从水利部获悉:今年前5月,全...

    时间:07-05
  • 航天员王亚平讲述神舟十三号乘组出舱活动:拥抱浩瀚太空

      航天员王亚平讲述神舟十三号乘组出舱活动——   出舱,拥抱浩瀚太空(开卷知新)  王亚平 《 人民日报 》( 2022年07月05日 第 20 版)  当推开宇宙之门、置身浩瀚宇宙的那一刻,我感到自己穿越到了另一个时...

    时间:07-05
  • 高原飞驰复兴号 沿着天路看变迁

      高原飞驰复兴号 沿着天路看变迁(一线调研)   拉林铁路通车一年来,累计运送旅客超一百一十万人次  本报记者 袁 泉 徐驭尧 《 人民日报 》( 2022年07月05日 第 10 版)  核心阅读  拉林铁路开通运营至今...

    时间:07-05
  • 反套路反刷题接地气 “双减”后首次中考指挥棒导向何方

      反套路、反刷题、接地气——   “双减”后首次中考,“指挥棒”导向何方  “背了一堆素材,有羽生结弦、谷爱凌等,愣是一个没用上。准备的作文题材也没‘押中’。”  中考后,不少考生大呼考题“出人意料”...

    时间:07-05
  • 推动城市内涝治理 海绵城市:城市治水的中国方案

      华南江南连遭强降雨 多个城市出现内涝   海绵城市:城市治水的中国方案  本报记者 管筱璞  7月2日15时,台风“暹芭”挟狂风暴雨登陆广东茂名,这是今年我国首个登陆台风。华南一带将迎战持续强风雨天气,北...

    时间:07-05
  • 5500多年前中国就有“生态循环农业”

      将粟黍种植与家猪饲养结合以提高粮食产量   5500多年前中国就有“生态循环农业”  在距今5500年前,秦安大地湾遗址已经形成了一种高度集约化的农业模式:人吃粟米,猪吃稃壳;圈养家猪,收集粪便;猪粪肥田,...

    时间:07-05
  • 变异多、传播快 奥密克戎“第二代变种”引关注

      【国际战“疫”行动】  ◎本报驻以色列记者 胡定坤  近日,一种编号“BA.2.75”的奥密克戎毒株新型变种引发以色列等国科学家的高度关注。该变种由奥密克戎毒株BA.2变种进化而来,被称作“第二代变种”,其拥...

    时间:07-0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