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长白时评:接烈士回家,让红色江山代代相传

2022-07-05 21:57:44

来源:中国吉林网

  【地评线】长白时评:接烈士回家,让红色江山代代相传

  根据中韩双方磋商达成的共识,韩方将向中方移交新一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及遗物。双方将于今年9月15日在韩国共同举行装殓仪式,9月16日举行交接仪式。中韩双方遵循人道主义原则,本着友好协商、务实合作的精神,从2014年至2021年已连续八次成功交接825位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70多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打响了保家卫国的抗美援朝之战。面对武装到牙齿的美军,装备落后的志愿军打出了国威。为伏击美军,125名志愿军战士曾在零下40摄氏度的严寒中坚守一天一夜,被冻成一座座持枪准备战斗姿态的冰雕。这些“最可爱的人”用鲜血和生命拼来了山河无恙、家国安宁,最终打赢了抗美援朝这场战争。

  山河已无恙,英雄当归家。“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是英烈们前仆后继的牺牲奉献,换来了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幸福。当前,新中国已经从一穷二白、百废待兴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英烈精神指引下,14亿多中华儿女也正“撸起袖子加油干”,在新时代奋力创造着中华民族新的更大奇迹。接回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让英雄回到亲人的怀抱,成为了14亿多中华儿女心中的殷殷牵挂。

  不懂历史的民族没有根,淡忘英雄的民族没有魂。作为一个有血性的中国人,首先必须热爱自己的祖国,必须尊重自己的英雄。而今我们用最庄重的礼遇迎接烈士遗骸归国,就体现出崇尚英雄捍卫英烈的国家温度。事实上,诸如设立烈士纪念日,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人地位和权益保障法》等等,也都足以表明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英雄、成就英雄、英雄辈出的民族。

  弘扬英烈精神,让红色江山代代相传。英雄回家,带来的不只是他们的遗骨,还有他们不灭的精神。是他们,用生命护卫着山河无恙,标注着民族精神的高地。中华民族也正是因为无数英雄人格和精神的延续传承,才有了五千年光辉灿烂的历史。英烈们用鲜血铸成的伟大抗美援朝精神,也早已融入到了14亿多中华儿女的血液里。红色基因代代传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正在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一切伟大的事业都需要在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中推进”。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和平年代同样需要英雄情怀”。必须清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也绝不是一马平川、朝夕之间就能到达的。桃花红雨祭英雄,碧海丹霞志士心。在大有可为的新时代,对革命先烈最好的纪念,就是弘扬他们的精神,将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化为实际行动,在奋斗中努力创造属于自己和时代的光辉业绩。(闻乐)

  • 相关阅读
  • 退役军人事务部:多项举措帮助退役军人就业创业

      退役军人事务部昨天(5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会上,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国家已先后出台多项举措,指导各地促进退役军人就业创业。  多项举措帮助退役军人就业创业  截至目前,退役军人事务部已先后分三批与66家...

    时间:07-06
  • 没几辆车就修12车道 “面子”决策人民不会满意

      7月2日上午,安徽省召开16个省辖市二季度工作评议会。会上,安徽省委书记郑栅洁专门批评了个别干部“虚、躲、冷、粗、假”的问题,并指出“作风问题背后是政绩观问题”。他举例说,某县经济体量靠后,修马路却修...

    时间:07-06
  • 青春赴远方 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促进大学生就业综述

      就业新风尚 青春赴远方   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促进大学生就业综述  不出意外,00后的赵文龙毕业后就要去远方了。  那会是一场跨越3800公里、从南京到拉萨的奔赴,是一次历时1-3年、从学生到志愿者的蜕变...

    时间:07-06
  • 五部门发布未来四年行动方案——数字化赋能“三品”战略

      本报记者 黄 鑫  7月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药监局、知识产权局五部门联合对外发布《数字化助力消费品工业“三品”行动方案(2022—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确立了未来四年数字...

    时间:07-06
  • 普通高中教育这十年:新高考,新课程,新评价体系

      作者:本报记者 周世祥 颜维琦  《光明日报》( 2022年07月06日 08版)  “正是高中时代的航海特色课程,激发了我对航海事业的兴趣。” 4年前,毕业于上海海事大学附属北蔡高级中学的高婷考入了自己心仪的上海...

    时间:07-06
  • 三峡电站34台机组今年首次全开运行 日发电量近5亿千瓦时

      《 人民日报 》( 2022年07月06日 第 10 版)  本报北京7月5日电 (记者王浩)记者从中国长江三峡集团获悉:近日,三峡电站34台机组今年首次实现全开运行。当日高峰出力超2100万千瓦,日发电量近5亿千瓦时。按一...

    时间:07-06
  • 把自然讲给你听·特别报道::让公众共享自然之美

      让公众共享自然之美(把自然讲给你听·特别报道)  《 人民日报 》( 2022年07月06日 第 15 版)  编者按:森林为什么是“水库”?大熊猫是怎样取名的?观测星空哪里最合适?……了解自然进而更好地保护自然,...

    时间:07-06
  • 为全球发展合作贡献金砖力量

      《 人民日报 》( 2022年07月06日 第 17 版)  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四次会晤、全球发展高层对话会日前成功举行,取得一系列开创性、引领性、机制性成果。全球安全倡议、全球发展倡议、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

    时间:07-06
  • 我国脑血管病研究实现“从0到1”的跨越

      作为卒中二级预防双抗治疗方案,我国研究团队完成的“氯吡格雷用于急性非致残性脑血管病事件高危人群的疗效研究”被美国、欧洲、加拿大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脑血管病权威指南作为最高级别证据推荐。  ◎本报记者...

    时间:07-06
  • 十年内投入一百亿元 “新基石研究员项目”启动首次申报

      十年内投入一百亿元人民币   “新基石研究员项目”启动首次申报  ◎本报记者 操秀英  “对我这样的科学家而言是圆了一个梦想。”中国科学院院士、西湖大学校长、“新基石研究员项目”科学委员会主席施一公...

    时间:07-0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