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7月5日电 中国联合国协会(联协)5日主办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50届会议视频边会,主题为“加强全球人权治理,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与会人员指出,不同文明对人权的理解各有侧重,国际社会应尊重人权发展的多样性,反对套用单一模式和评判标准。
中国人民外交学会会长兼中国联合国协会会长王超致开幕辞。王超表示,人权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不同文明对人权的理解各有侧重,但呵护人的生命、价值和尊严,实现人人享有人权,是人类社会的共同追求。近年来,在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影响下,霸权主义、种族主义、保护主义、狭隘民族主义抬头,贫困和不平等加剧,双重标准大行其道,全球人权治理遭受严重冲击。促进和保护人权是各国的共同事业,需要国际社会团结一道不断探索前行。我们应坚持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人类共同价值,坚持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理念,推动全球人权治理朝着更加公平、公正、合理、包容的方向发展。
王超指出,多年来,中国坚持把人权的普遍性原则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生存权和发展权是首要人权,不断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增进人民福祉,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加强人权法治保障,努力促进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和公民、政治权利全面协调发展,显著提高了人权的保障水平。中国将继续坚定不移走符合自身国情的人权发展道路,同各方一道积极开展国际人权交流合作,深入参与全球人权治理,继续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同各方积极开展人权对话,共同促进全球人权事业健康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与会人员表示,国际社会应尊重人权发展的多样性,反对套用单一模式和评判标准。横向来看,国家、民族、宗教背景和发展阶段等因素是人权思想和人权治理产生和发展的土壤和基础。纵向来看,当今世界面临层出不穷的新事物新挑战,对人权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必须顺应时代潮流,探索适合各国国情的人权发展道路。一些西方国家以实用主义态度滥用国际人权机制,以人权之名行强权霸凌之实,是践踏国际法治、破坏人权治理的行径。应以全人类共同价值团结国际社会,反对搞意识形态对抗和人为制造对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