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多种粮、种好粮——种粮大户在行动

2022-07-09 08:57:04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合肥7月8日电 题:多种粮、种好粮——种粮大户在行动

  新华社记者

  食为政首,粮安天下。

  眼下正是“三夏”大忙时节,粮食生产压茬推进、一刻不歇。

  在粮食生产一线,众多种粮大户大力推进规模经营,积极应用现代农业科技,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带动广大小农户多种粮、种好粮。

  强科技稳产能:让中国饭碗多装中国粮

  夏日的皖北大地,绿油油的玉米苗、大豆苗正在茁壮成长。

  “粮食要高产,科学管理很重要。”看着玉米、大豆已经出苗,69岁的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旧县镇种粮大户徐淙祥说,现在处于定苗期,要查苗补缺,然后化学除草,接着要喷施叶面肥,这些措施一个不能落。

  一个月前,徐淙祥迎来了小麦大丰收,亩产首次突破800公斤。“良种配良法,优质产量高。”他说,今年在示范优良品种的大田里,他不仅精量播种,每亩地相较小农户少播约10公斤麦种,还尝试配方施肥、分期施肥,让化肥减量提效。

  “我们和科技专家合作,选育种植优良品种,同时结合我们在田间试验积累的多项技术,产量比小农户高近20%。”对于“科技增粮”,这位全国劳动模范、全国种粮标兵深谙其道。

  夏粮是全年粮食生产的第一季,约占全年粮食产量的五分之一,对稳定全年粮食产量、保障经济社会平稳运行至关重要。今年我国夏粮小麦增产丰收已成定局、质量好于常年。

  近年来,各地深化“科技特派员+”制度,通过选认科技特派员、新建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等举措,为农民提供技术服务,仅安徽省就有10603名科技特派员深入田间地头,推广粮食生产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装备。

  在太和县旧县镇张槐村,记者见到对口联系徐淙祥的科技特派员乔玉强。来自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的他,正与徐淙祥讨论秋粮生产和减量撒施农药肥料事宜。

  “我们给农户示范推介相关技术,5年多来,在产量不减少情况下,肥料减少5%至10%,农药减少15%至20%。”乔玉强说。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种粮大户除了自己精心种粮外,还带动周边村民多种粮、种好粮。张槐村村民张丙银一旦在田间发现苗情有问题,总会请徐淙祥“把脉开方”。“他会种地,而且愿意分享增产丰收的方法,我们信任他。”张丙银说。

  种子是农业“芯片”,是粮食增产的重要基础。

  得益于地方选育的小麦新品种,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楚店镇种粮大户张林森今年的亩产量最高达913.18公斤,创下规模种植6年来新高。“小麦得高产,选种是关键。”他笑着说,今年秋种将把这一品种的种植面积从100多亩扩大到400多亩。

  农业的“科技含量”不断提升,粮食增产的信心也越来越强。目前,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1%,农作物种源自给率超过95%,科技正成为农业农村经济增长重要驱动力。

  抓机械促服务:种粮有钱挣务农有盼头

  今年夏粮小麦生产期间,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种粮大户尚跃创办的农机合作社托管了约1.2万亩土地,涉及1000户左右农户,亩产量约1300斤,创近年来新高。“一斤比去年多卖3毛多钱,效益也挺不错。”

  提高粮食产量,农机是重要“武器”。行走在偌大的机库棚里,尚跃说,这些年他不断“招兵买马”,生产设备已从10年前7台套小型农机扩大到150多台套大中小型农机,覆盖耕种管收各个环节。

  农业机械化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村生产力的重要基础。近年来,在推进规模经营的基础上,实施全程机械化,成为一些地方狠抓粮食生产的重要着力点。

  持续实施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政策,大力推广实用高效农机装备;深入推进农田农艺品种与农机相适应相匹配,进一步拓展农机应用场景……我国加快推广以农机为载体的农业生产托管,培育壮大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将小农户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

  高效率和智能化,是农机转型升级的方向。

  “我们的大型收割机一天能作业300多亩,而普通收割机才100多亩。”尚跃告诉记者,凭借农机物联网建设,农机在导航系统支持下自动走直、实时获取作业数据。“以玉米播种机为例,一行播下来,从这头到那头误差不超过5公分。”

  农业重要装备自主研制力度不断增强,农机作业服务提质扩面,优质粮食工程持续推进……目前,我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2%,特别是小麦的综合机械化率超过97%。

  小农户用上现代农机,离不开种粮大户的助力。

  在政策支持下,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种粮大户李士银发挥规模经营优势,购买8台粮食烘干机、3台无人机等农业机械,同时建设可容纳300吨粮食的粮仓、日产120吨的大米生产线。

  “这些农机不仅能满足自身需求,还能为周边农户提供社会化服务。”李士银说,今年夏粮生产期间,仅无人机打药一项,服务面积就超过2000亩。

  育主体引新人:青春力量释放种粮活力

  “三夏”时节,“90后”海归硕士平东林凌晨4点30分就起床忙碌,每天要往田里跑上两三趟。

  4年前,平东林回到安徽省滁州市天长市汊涧镇张营村干起了农业。创建“云上小农”线上平台,开通认养地块项目,让消费者通过摄像头实时追踪水稻生长全过程,目前开放的630亩地已全部被消费者认领;全程托管6200多亩耕地,从繁多的水稻品种中精选种植2个优良稻种,收割时以高价回购,提高农民种粮效益;把秸秆变“废”为宝,发展起秸秆炭化产业……老一辈种粮人难以实现的“农事”,平东林经过探索让它们变成了现实。

  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目前,我国家庭农场达到390万家,农民合作社超过220万家。一大批有知识、有文化的“80后”“90后”耕耘在田间地头,成为粮食稳产增产的“生力军”。

  令徐淙祥欣慰的是,儿子、孙子也先后跟着他一起种粮。3年前,“95后”的孙子徐旭东大学毕业后返回家中,成为试验田的“管家”。“爷爷和父亲的事业不能后继无人。”徐旭东说。

  推开徐旭东家的实验室,映入眼帘的是桌上的上千个纸袋。这些都是他今年以来从试验田里收集的不同品种的小麦样本。经过烘干、称重等环节后,徐旭东将采集不同品种小麦的茎、穗、叶等数据,再进行比较分析研究。

  从爷爷徐淙祥利用一把放大镜,靠着眼瞧、嘴尝在田间选育优良品种摸索作物生长良法,到父亲徐健在连片示范田内探索优良试验品种大田栽培规律,再到如今徐旭东利用现代科研仪器配合科研院所分析不同实验环境下作物生长数据……变化的是时光,不变的是三代种粮人对科技增粮的追求。

  当前,全国多地正在实施种粮大户等规模经营主体培育行动。安徽省鼓励支持大学生、返乡农民工领办、创办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提出到2025年,50亩以上种粮大户数量由11.87万个发展到15万个。

  春争日,夏争时。粮食生产一线,无论是“老把式”,还是“新力量”,收获了夏粮的丰收,又播下新一季的种子。(记者刘菁、姜刚、于文静、水金辰、刘晓宇)

  • 相关阅读
  • 守护传承展示好中华文明优秀成果:到国家博物馆来看中国

      守护好、传承好、展示好中华文明优秀成果   到国家博物馆来看中国  本报记者 李云舒 管筱璞  7月8日,在国家博物馆创建110周年前夕,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国家博物馆的老专家回信强调,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

    时间:07-10
  • 展现青春风采,在科研一线追梦奔跑

      他们在基础研究、重大项目、重点工程刻苦攻关,施展才华——  展现青春风采,在科研一线追梦奔跑(青春派·创新创造 人生出彩①)   开栏的话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党和国家事业...

    时间:07-10
  • 王毅会见澳大利亚外长黄英贤

      新华社印度尼西亚巴厘岛7月9日电(记者余谦梁)当地时间2022年7月8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巴厘岛出席二十国集团外长会期间应约会见澳大利亚外长黄英贤。  王毅表示,中澳关系既面临挑战,也出现机遇,如能实现...

    时间:07-09
  • 王晨在江西进行长江保护法执法检查时强调 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奋力打好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

      新华社南昌7月9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晨7月6日至8日率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在江西进行长江保护法执法检查。他强调,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

    时间:07-09
  • 桂台“云端”举办弹弓交流赛 傅崑萁出席活动

      中新社南宁7月9日电 (蒋雪林 许耀艺)7月9日,2022年“桂花杯”广西(南宁)-台湾(花莲)弹弓交流赛以线上方式,分别在广西民族博物馆民族村和台湾花莲县德兴运动场同步进行。  活动吸引两岸弹弓爱好者约200人参...

    时间:07-09
  • 跟着总书记学党史|深刻认识三个“为什么”

      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指出,要教育引导全党深刻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

    时间:07-09
  • 【央视快评】守护好传承好展示好中华文明优秀成果

      “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场所,文博工作者使命光荣、责任重大。”7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国家博物馆的老专家回信,在国博创建110周年之际,向国博全体同志致以热烈祝贺和诚挚问候,对广大文博工作...

    时间:07-09
  • 习近平:推动实现更加强劲、绿色、健康的全球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促进全球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2022年6月24日,习近平以视频方式主持全球发展高层对话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推动构建团结、平等、均衡、普惠的高质量全球发展伙伴关系...

    时间:07-09
  • 闽台关系档案文献展在厦门开展

      中新网厦门7月9日电 (记者 林春茵)闽台两地地缘相近、血缘相亲,长期的交往融合留下深刻的共同记忆。9日,第十四届海峡论坛重要项目之一的“共同家园共同记忆——闽台关系档案文献展”在厦门集美塔开展。  国家...

    时间:07-09
  • 海关总署:进一步优化完善进口冷链食品口岸疫情防控措施

      中新网7月9日电 据海关总署网站消息,海关总署7月8日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完善进口冷链食品口岸疫情防控措施的公告》指出,为科学、精准做好进口冷链食品(含食用农产品,下同)口岸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巩固疫情...

    时间:07-0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