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揭晓!100部优秀短视频作品全方位诠释大美北京

2022-07-15 06:53:02

来源:中国新闻网

颁奖典礼现场。即享影像 供图

  中新网北京7月15日电 “柳阴水曲,荷花满塘”,北京的夏天热烈又生机勃勃。7月14日,第二届“爱上北京的100个理由”短视频征集大赛颁奖典礼在中国工艺美术馆隆重举行。本次大赛由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办,中国新闻网承办,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支持,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协办。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任徐和建,中国新闻社总编辑张明新,中共中央宣传部对外推广局影视交流处处长孙海东,北京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副主任张晓家,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二级巡视员常林,北京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一级巡视员刘玉虹,中国新闻社副总编辑兼中国新闻网总裁俞岚,国际在线总裁范建平,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副校长郑承军等领导嘉宾出席本次活动并颁奖。

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任徐和建致辞。即享影像 供图

  这是一次备受瞩目的盛会,众多中外友人因为对北京的热爱而欢聚一堂。颁奖典礼上,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徐和建在致辞中提到,近年来,北京主动变革焕发古都新生,主动治理彰显城市温暖,主动减量实现深刻转型。北京,这个超大城市正以崭新的姿态迈向未来。如今的北京,不止一个定义;“爱上北京的理由”也绝对不仅仅只有100个。短视频大赛的作品中,有人仰慕北京的雍容大气,有人喜欢北京的市井烟火,有人醉心北京的文化遗迹,有人钟情北京的时尚潮流,所有这些都恰恰印证了举办此次大赛的初心,那就是:以爱上北京为平台,分享对北京这座魅力之城的无限热爱,让更多朋友看到北京、了解北京、爱上北京!

中国新闻社副总编辑兼中国新闻网总裁俞岚致辞。即享影像 供图

  北京之美,四时不同。人文与科技,在这里交相辉映。 中国新闻社副总编辑兼中国新闻网总裁俞岚在致辞中表示, 作为国际大都市,北京是世界了解中国的窗口,也是中外交流合作的桥梁,北京的发展和进步离不开外国友人们的关注和支持。今年是中新社成立70周年。自创建以来,中新社始终专注对外报道、致力促进中外友谊。中新网作为此次大赛的承办方,希望能为首都发展做些贡献,为中外友好出一份力。面对新征程,中新社、中新网将继续为讲好北京故事、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中国与世界的故事不懈努力。

  回溯过往,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办的首届“爱上北京的100个理由”主题短视频征集大赛,以外籍友人的“他”视角,通过镜头讲述“最新、最美、最好”的北京故事,助力北京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建设。

中国新闻社总编辑张明新为获奖者颁奖。中新社 韩海丹 摄

  时光推移,大赛的影响力不断扩大。第二届“爱上北京的100个理由”短视频征集大赛面向外籍专家、外企雇员、外国留学生、外籍自媒体人士、外籍冰雪运动员及冬奥爱好者等热爱北京的外籍人士征集短视频作品,讲述自己与北京的故事,以及爱上这座城市的100个理由,共征集到来自百余个国家和地区2000余名参赛者投稿的3500部视频作品,题材丰富,涉及人文、历史、艺术等各方面,从不同角度向人们展示了一个热情、友好、奋进的新时代之北京。

马克力文献上表演。即享影像 供图

  大赛经过网络初筛、网友投票、专家评审会多轮评选,最终评选出本届比赛的特别荣誉奖2部、特等奖5部、一等奖10部、二等奖15部、三等奖20部、优秀奖30部,最佳网络人气奖5部,另有北京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等10家单位获得优秀组织奖。本次颁奖典礼上,还颁发了最佳冬奥主题奖、最佳导演奖、最佳创意奖、最佳视觉效果奖及最佳剪辑奖。

获奖者戴伟。即享影像 供图

  从市井烟火到历史文化,人们爱上北京的理由不胜枚举。纵览获奖佳作,通过柯马凯、秦思源等参赛者的作品,人们知道,他们已经融入了这座城市,亦架起了东西方文化的桥梁,让更多人看到了一个真实的北京、友善的北京、宜居的北京、引领时代潮流的北京。

获奖者柯马凯(左)。即享影像 供图

  来自英国的司徒建国,打卡了国家速滑馆“冰丝带”,通过一段视频,揭秘了场馆的设计灵感、先进的制冰技术,以及令人心驰神往的夜景,一展国家速滑馆的英姿。活动现场,他还带来了一段别开生面的脱口秀表演,讲述了他与北京冬奥的故事,收获全场掌声。

获奖者司徒建国。即享影像 供图

  来自美国的潘维廉,在视频中通过一组数据给出了“爱上北京”的答案。他喜欢长城、颐和园、紫禁城,也喜欢京剧,还和儿子们参加了京剧比赛。热爱北京的他,通过视频诚恳地说:“谢谢你,北京。”

汉服表演。即享影像 供图

  在本次颁奖典礼上,汉服表演、歌曲、脱口秀等精彩纷呈的节目,展示了外国友人们对北京的真挚情感。由中外小朋友联合表演的歌舞《这就是我的家 名字叫北京》,融合了说唱、扇子舞等形式,令人耳目一新,将气氛推向高潮。

歌舞表演《这就是我的家 名字叫北京》。即享影像 供图

  大赛圆满落幕,美好未完待续。本次颁奖典礼结束后,评选出的100部“爱上北京的100个理由”优秀作品将被翻译成中、英、法语等多语种作品,在中新社、中新网旗下推特、脸书、优兔等海外社交平台账号以及意大利、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海外华文媒体做好传播和展示,让世界更了解北京,让更多人爱上北京。未来,“爱上北京的100个理由”短视频征集大赛将持续举办,通过外国朋友的镜头,力求将这一可亲可感的品牌全面展现。活力北京,温暖北京,科技北京,这座城市正在展现自己独有的魅力,熠熠生辉。

  • 相关阅读
  • 习近平新疆行丨千年故城 丝路宝库——走进交河故城

      14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新疆吐鲁番市,考察了交河故城,了解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等情况。  交河故城位于吐鲁番市高昌区西郊约10公里的雅尔乃孜沟谷台地上,总面积37.6公顷,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四周崖壁陡峭...

    时间:07-15
  • 台湾南投枪击案凶手被逮捕 警方搜出百发子弹

      中新网7月15日电 综合台湾媒体报道,台湾南投康建生物科技公司14日发生枪击案,造成4人死亡1人重伤。警方15日凌晨获报,凶手作案后骑摩托车逃往台中市。警方最后定位凶嫌在台中市一家养生会馆,在15日下午1点58分...

    时间:07-15
  • 【讲好“中国式商量”故事】政协为民服务,如何做到“快稳准”

      中新网北京7月15日电(刘越)7月14日,“讲好‘中国式商量’故事”网络主题采访团走进北京市政协,共同参加“市民对话一把手·提案办理面对面”系列协商访谈。在现场嘉宾干货满满的分享和答疑中,不难看出北京市政...

    时间:07-15
  • 中国法院作出人身安全保护令逾万份 新规明确冻饿、骚扰等均属家暴

      中新社北京7月15日电 (记者 张素)“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全国法院共作出人身安全保护令10917份,有效预防和制止了家庭暴力的发生或者再次发生”,中国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一庭庭长郑学林15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说...

    时间:07-15
  • 青海全面系统梳理60种矿物药 助力藏药蒙药等民族医药

      中新社西宁7月15日电 (记者 张添福)中新社记者15日从青海省中医院中医药研究所获悉,该所前后历经十余载,初步掌握了产自青海省的60种矿物药的产地、加工炮制、性味归经、功能主治等内容。  矿物药作为中药资源...

    时间:07-15
  • 台股开高走高 收盘涨112.1点

      中新网7月15日电 据台湾“中央社”报道,台北股市今天(15日)开高走高,收盘涨112.1点,为14550.62点,涨幅0.78%,成交金额新台币2267.58亿元。  加权指数开盘为14483.96点,盘中最高14579.73点,最低14378.33点...

    时间:07-15
  •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

      新华社北京7月15日电 7月16日出版的第14期《求是》杂志将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  文章强调,中华文明源远流...

    时间:07-15
  • 科技部:国家科技计划将进一步扩大对港澳开放

      新华社北京7月15日电(记者胡喆)7月15日,科技部部长王志刚以视频方式出席香港科技创新联盟成立暨中银香港科技创新奖启动仪式,首次对外公布国家科技计划将进一步扩大对港澳开放。  据悉,面向“十四五”,科...

    时间:07-15
  • 纪念中国同中亚五国建交三十周年妇女发展论坛成功举行

      中新网沈阳7月15日电 7月13日,以“凝聚女性力量,共创中国中亚美好未来”为主题的纪念中国同中亚五国建交30周年妇女发展论坛以视频连线方式在北京、沈阳、大连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上海...

    时间:07-15
  • “探火”总设计师张荣桥:为人类认知宇宙贡献中国力量

      中新网7月15日电 张荣桥永远忘不掉一年前的那个清晨。  2021年5月15日凌晨,在距地球3.2亿公里外的火星轨道,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与环绕器分离后,按照预定的轨迹,进入火星大气层。着陆巡视器展开配平翼,弹出...

    时间:07-1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