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东西问 | 吴坚:为何“中文+专业”的国际中文教育在海外越来越受欢迎?

2022-07-19 20:11:35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广州7月19日电 题:为何“中文+专业”的国际中文教育在海外越来越受欢迎?

  ——专访华南师范大学副校长、教育国际化研究中心主任吴坚

  中新社记者 许青青

  日前,华南师范大学成立东南亚中文教师教育学院,聚力培养海外本土高层次中文师资人才,尤其是满足海外本土民众对“中文+专业”师资的需求。为何“中文+专业”的国际中文教育在海外越来越受欢迎?本土高层次海外中文师资如何促进海外中文教育?其对中华文明与其他文明之间的交流合作起到何种作用?

  华南师范大学副校长、教育国际化研究中心主任吴坚近日接受中新社“东西问”独家专访,对此作出解答。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什么是“中文+专业”教育?与传统的国际中文教育有何异同?

  吴坚:“中文+专业”教育是传统国际中文教育新的方向,肩负着新时代的新使命——因地制宜培养兼备中文语言能力和某一专业技能的复合型人才教育。

  “中文+”提出前,有专家学者提出“专门用途汉语”概念,提到来华各类专业的专业预科生和中国企业海外员工,不仅有学习中文的需求,还需在各自专业领域内使用中文的能力。当前,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沿线各国急需懂中文又掌握专业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中文+专业”或“中文+职业”教育在海内外迎来新机遇。

  传统国际中文教育更重视语言教育,“中文+专业”或“中文+职业”不仅重视语言教育,还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专业技能的提升,有更强的实践性和跨学科特点。

华南师范大学外国留学生学习打中国结。中新社发 李宁 摄

  目前许多“中文+职业”项目通过孔子学院与当地政府、企业等开展合作,开启“订单式”人才培养培训模式,关注语言教育、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也致力于提供实习实训和就业平台及机会。

  同时,“中文+专业”或“中文+职业”教育对师资和课程提出更高要求。或是任课老师具备跨学科背景,同时有开展中文教育和专业技能教育的能力;或是不同学科背景的老师能通力合作,让各门课程帮助学生在语言技能、专业技能上齐头并进。

  中新社记者:海外对国际中文教育的需求有多大?对“中文+专业”教育的需求如何?为什么“中文+专业”教育在海外越来越受欢迎?

  吴坚:据中国教育部公开数据,截至2021年年底,中国已通过中外合作方式在159个国家设立了1500多所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累计培养各类学员1300多万人,在180多个国家开展了中文教育项目;76个国家通过颁布法令政令等方式将中文列入国民教育体系,4000多所大学设立了中文院系、专业、课程。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海外正在学习中文的人数超过2500万,累计学习使用人数接近2亿。此外,越来越多国际机构和组织将中文设为官方语言,中文的国际地位正逐步提升。

2019年11月,近8000名学生在泰国孔敬大学孔子学院参加汉语考试。中新社发 胡琳 摄

  “中文+专业”教育的需求与中国同世界各国经贸等多领域合作紧密相关。“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扩大了这一需求。“一带一路”沿线多国纷纷参与“中文+”项目,涵盖高铁、经贸、旅游、法律、海关等数十个领域。

  “中文+专业”教育实用性和针对性较强,学生学习目标更明确,相应学习动机也就更强,学习效果更好,形成良性循环。同时,“中文+专业”中文教育也对当地发展产生积极影响,不断输送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中新社记者:相对于从中国派出的师资力量,海外本土高层次中文师资有何优势?

  吴坚:中文国际地位日益提升,各国对国际中文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需求,对国际中文师资队伍建设提出新挑战。当前,海外一些国家中文教育面临“三缺四无”问题,即缺教师、缺教材、缺专家,无政策、无规划、无标准、无体系。海外本土中文师资力量亟需壮大,他们将成为未来国际中文教育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主力军。

  海外本土高层次中文师资往往具有专业领导力和影响力。同时,高层次本土中文专家不仅掌握汉语和其本国语两种语言,也通晓两种文化,在跨文化理解中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或会成为连接中文母语国和当地中文教育的桥梁。

  中新社记者:培养海外本土高层次中文师资对促进中华文明与海外其他文明间交流合作有何作用?

  吴坚:过去几年,国际秩序不确定性日益凸显。贸易保护主义、气候危机、新冠肺炎疫情等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巨大变化。很多误会与误解都源于文化间的壁垒与沟壑。增进互相理解与信任,才能增加共识。

  中华文化是全球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底蕴深厚,对中华文明乃至世界文明作出贡献。海外中文教育则助力推进中华文明的国际理解,为中华文明与其他文明的融合发展、世界和平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海外本土高层次中文师资,首先是一群对中国、中华文化和中文都比较了解的外国友人。他们是促进中华文明与其他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推动力。另一方面,培养海外本土高层次中文师资也是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国际中文教育走长远的重要支撑。

华南师范大学外国留学生学习画脸谱。中新社发 李宁 摄

  中新社记者:目前海外高层次的中文师资力量现状如何?如何有效提升海外本土高层次中文师资力量?

  吴坚:目前,海外高层次的中文师资力量比较薄弱稀缺。从中国国内看,2018年中国才开始设置国际中文教育专业博士点,起步晚。从国外来说,开设中文及相关专业的博士学历层次的高校也很少。像在东南亚国家中,泰国和马来西亚各有5所,越南3所,新加坡2所,缅甸1所,其他国家没有培养中文及相关专业博士层次人才。

马来西亚吉隆坡一华文小学校园内,马来西亚世纪大学孔子学院的中国老师辅导马来裔学生学习中国水墨画。中新社记者 陈悦 摄

  此外,海外高校中文教师教学压力大,有些学校中文教师与中文学习者的数量严重不成正比。其专业发展体系也不完善,教师职业发展缺乏驱动力,教师流动性较大,职业认同感不高。虽然海外有一些高层次中文人才,但他们更多从事商贸、翻译等与教育无关的事业,教师地位和薪资总体较低,这在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尤为凸显。

  为有效提升海外本土高层次中文师资力量,可从以下几方面突破。

  第一,大力推进博士层次中文人才培养培训工作。联动海内外高校,合作共建高层次中文师资人才培养培训基地。鼓励海外本土中文教师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完善海外中文教育系统。

  第二,针对不同层次中文教师发展需求,制定特色化的海外中文教师培训方案,加强培训后期服务,提升培训的有效性。与本地学校合作,制定教师专业发展方案,平衡本土中文教师的教学与科研时间,将教师培训纳入教师工作量和绩效考核,提升海外本土高层次中文师资的吸引力。

  第三,协调整合海内外中文师资资源,依托国际中文教师学院,发挥省域一级的主体力量,建立国际中文教育交流合作机制,同时基于国别和区域差异化发展,专门制定基于国别和区域的海外本土高层次中文师资建设指南,精准对接和服务海外本土中文师资资源建设,着力打造校际高层次师资合作共同体。(完)

  受访者简介:

华南师范大学副校长、教育国际化研究中心主任吴坚。中新社发 李宁 摄

  吴坚,华南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专家,广东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国际化特聘评估专家。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常务理事,高校国别和区域研究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联盟联席理事长、首席专家(教育学)。日本名古屋大学高级访问学者。中国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基地华南师范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主任,华南师范大学教育国际化研究中心主任,东南亚中文教师教育学院院长。学术研究主要领域:国际比较教育、汉语国际教育、语言政策、东南亚研究等。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科研项目重大课题、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重点课题等28项,出版著作13部,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

  • 相关阅读
  • 中国经济展现较强韧性——访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副教授顾清扬

      新华社新加坡7月20日电 专访:中国经济展现较强韧性——访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副教授顾清扬  新华社记者蔡蜀亚  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副教授顾清扬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

    时间:07-20
  • 宁夏公布输入性鼠疫病例详情

      中新网银川7月20日电 (记者 杨迪)7月19日,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确诊一例鼠疫(腺鼠疫)病例。宁夏卫健委官网日前公布该例输入性鼠疫病例详情。  患者刘某某(男,45岁,住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上海庙牧...

    时间:07-20
  • 21日夜空现“月掩火星”

      新华社天津7月20日电(记者周润健)天文科普专家介绍,7月21日深夜至22日凌晨天宇将发生一幕趣味天象“月掩火星”,届时只要天气晴好,我国黑龙江、吉林等地将会幸运地观测到火星从月亮边缘逐渐走出,我国其他地区...

    时间:07-20
  • 致国家损失4.4亿 内蒙古农牧业厅原厅长孙振云受审

      中新网兴安盟7月20日电 (记者 张林虎)19日,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中级人民法院获悉,内蒙古农牧业厅原党组书记、厅长孙振云受贿、挪用公款、滥用职权一案在该院公开开庭审理。  内蒙古检察院兴安盟分院指控...

    时间:07-20
  • 文明之美看东方丨习近平心系文化遗产保护

      “要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不断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增强民族自豪感、文化自信心。”7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吐鲁番市考察世界文化遗产交河故城时这样强调。  一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

    时间:07-20
  • 31省份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08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827例

      中新网7月20日电 据国家卫健委网站消息,7月19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150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42例(广东17例,福建6例,天津5例,北京2例,上海2例,江西2例,四川...

    时间:07-20
  • 破解“急难愁盼” 提升年轻人的幸福感

      近日,中央宣传部以及共青团中央等17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开展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的意见》,着力推进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是青年不断提升“在城市生活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城市。笔者...

    时间:07-20
  • 更好发挥“四种形态”管党治党利器作用

      本网评论丨更好发挥“四种形态”管党治党利器作用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兰琳宗  7月19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通报2022年上半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检查、审查调查情况。上半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运用“四种...

    时间:07-20
  •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呼吁国际社会保护儿童不留空白

      新华社联合国7月19日电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19日在安理会儿童与武装冲突问题公开辩论会上发言表示,国际社会保护儿童不应留有空白,必须对严重侵害儿童的肇事者予以追责严惩。  张军说,在冲突中保护儿童的...

    时间:07-20
  • 新华全媒+|特写:跨越千里搬新家

      新华社拉萨7月19日电 题:特写:跨越千里搬新家  新华社记者曹健、张京品、格桑朗杰  翻过高高的山梁,绕过蓝蓝的湖泊,一辆辆大巴首尾相连,行驶在蜿蜒的高原公路上。  这是一个不平凡的日子。19日,西藏...

    时间:07-2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