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四川:全面推行田长制 “让每一块耕地都有守护人”

2022-07-20 15:13:59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成都7月20日电 (记者 岳依桐)记者20日从四川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在成都举行的新闻发布会获悉,四川将全面推行田长制,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耕地保护责任全覆盖,形成耕地保护“卫星天上拍、田长地上察”的新机制,“让每一块耕地都有守护人”,为在新时代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提供有力支撑。

  2022年6月18日,四川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正式印发了《全面推行田长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四川省自然资源厅总工程师罗旭刚介绍,《意见》确定了坚决守住耕地保护红线;严格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巩固提升耕地质量;加强耕地监测监管;深化耕地保护改革创新等五项田长制工作任务。到2022年底,四川要初步建立省、市、县、乡、村五级“田长制”责任体系,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责任全覆盖,每一块耕地均由田长负责守护;到2025年底,田长制责任全面压实,工作机制健全完善,工作格局基本确立。

  据了解,为进一步落实田长制,四川正加快搭建田长制的组织架构;制定出台相关的配套措施,逐步出台《田长巡田工作制度》《田长制工作督查制度》《田长制工作考核办法》等。与此同时,四川积极构建“空、天、地”一体化动态智慧监测监管新模式,充分应用卫星遥感、无人机航拍等现代化信息技术,建立田长制数字化网格化管理平台,并设立统一规范的电子保护桩,开发田长巡田软件,辅助日常动态巡查,做到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等行为早发现早制止。

  打造“天府粮仓”的基础和支撑是打造天府良田。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肖小余表示,截至2021年底,四川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4989万亩,形成一批“集中连片、能排能灌、旱涝保收、宜机作业、稳产高产、生态友好”的高标准农田,为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提供了基础支撑。到2030年,四川要新建高标准农田1857万亩,改造提升1594万亩。为实现上述目标,四川将加快编制农田规划,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并抓好第三次土壤普查。

  针对《意见》提出的“科学实施国土绿化,不断优化耕地和林地的空间布局”,四川省林草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白史且解读道,四川是长江、黄河上游重要生态屏障,也是中国产粮大省,西部地区唯一的粮食主产区,统筹做好生态保护与耕地保护具有特殊的重大意义。去年6月,四川全面推行林长制建设,而《意见》的出台,将进一步促进生态保护与耕地保护协同推进。

  据悉,为在国土绿化中统筹做好耕地保护相关工作,四川将从加强绿化空间管控、从严绿化用地管理、推进林粮融合服务粮食安全等方面重点发力。(完)

  • 相关阅读
  • 中国校企携手东南亚共探新能源汽车国际化人才培养

      中新社柳州7月20日电 (林馨)首届中国(广西)—东南亚国际新能源汽车高质量发展研讨会20日在广西柳州市举行。来自中国和东南亚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专家、企业家,共探新能源汽车国际化人才培养。  本次研讨会由柳州...

    时间:07-20
  • 上千个优质岗位供选择 助台湾大学生在穗开启实习体验

      中新网广州7月20日电 (郭军 陈璧珺)7月20日,“筑梦珠江 展翅飞翔——2022年台湾大学生广州实习体验活动”正式启动。本次暑期实习体验活动提供得优质实习岗位达1000个,吸引了来自北京大学、中山大学、澳门大学、...

    时间:07-20
  • 天津大学科研团队研发新型光子颜料 让美妆更环保

      中新网天津7月20日电(孙玲玲 焦德芳)近日,天津大学宋东坡课题组成功研发具有靓丽结构色的光子晶体颜料。这种新型光子颜料具有生物安全性好、可降解的优点,有望为美妆行业带来重要技术革新。该成果已发表于业内...

    时间:07-20
  • 福建省开展两岸蝴蝶兰相关标准共通试点

      中新社福州7月20日电 (郑江洛)据福建省林业局20日消息,福建农林大学牵头,龙岩市万花园林有限公司、漳州新镇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漳州钜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共同申报的《两岸蝴蝶兰种苗和鲜切花生产技术标准共...

    时间:07-20
  • 第六次全国藏学工作协调会在北京召开

      中新社北京7月20日电 (记者 李晗雪)7月20日至21日,由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主办的第六次全国藏学工作协调会在北京召开。中央统战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陈小江出席会议开幕式并讲话。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党组书记陈宗荣...

    时间:07-20
  • 浙江台州:从“小康的大陈”迈向全面“现代化的大陈”

      中新网台州7月20日电(张雨滴)垦荒立心,红色铸魂。20日,第六届大陈岛垦荒精神理论研讨会在浙江省台州市举行。  20世纪50年代,467名青年登上大陈岛垦荒创业,60余年来,通过几代人的努力,昔日一座满目疮痍的...

    时间:07-20
  • 求是网评论员:文明之光照亮民族复兴征程

      “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021年仲春,武夷山九曲溪畔的朱熹园,习近平总书记思接千载、鉴往知来,深刻阐明中国道路的...

    时间:07-20
  • 安徽建长三角“生态屏障” 打造“绿色经济”增长点

      中新网合肥7月20日电 (记者 吴兰 张俊)“发源于安徽的新安江,是浙江的最大入境河流。2012年,皖浙两省在新安江流域合作建立中国第一个跨省生态补偿机制。10年后的今天,新安江成为中国水质最好的河流之一,每年...

    时间:07-20
  • “和平列车”医疗队从磨憨铁路口岸出境赴老挝

      中新网西双版纳7月20日电(陈楚)记者20日从磨憨出入境边防检查站获悉,该站19日圆满完成卫生列车检查验放工作,助力“和平列车”医疗队顺利出境。  19日,悬挂着“中老友谊永留存”的卫生列车缓缓从磨憨铁路口岸...

    时间:07-20
  • 东西问 | 李正风:离开科技伦理,人类会被科技“反噬”吗?

      中新社北京7月20日电 题:离开科技伦理,人类会被科技“反噬”吗?  ——专访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教授、科技发展与治理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正风  中新社记者 高凯  科技伦理治理作为全世界面临的共同难题,...

    时间:07-2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