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科技部:中美应加强科技交流合作 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2022-07-25 18:09:36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国科技部:中美应加强科技交流合作 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中新社北京7月25日电 (记者 孙自法)记者25日从中国科技部获悉,中国科技部副部长张广军近日会见中国美国商会(AmCham China)总裁何迈可(Michael Hart)一行时指出,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中美应通过加强科技交流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据介绍,7月21日,张广军会见何迈可及中国美国商会部分会员企业代表,双方就中美科技关系、科技创新政策、在华跨国企业研发等议题进行坦诚交流。

  张广军表示,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中国美国商会致力于推动美国企业对华交流合作,为增进两国友好交往搭建了桥梁,中方对此深表赞赏。中美两国分别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且拥有不同的文化、制度,在交往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分歧,但实践证明,开展交流合作对双方是互利共赢的。当前,世界面临气候变化、能源短缺、新冠肺炎疫情等诸多问题,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中美应通过加强科技交流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为两国乃至世界人民创造更大福祉,为人类进步作出应有贡献。

  张广军指出,中国政府将实施更加开放包容、互惠共享的国际科技合作发展战略,以更加开放的思维和举措推进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并将持续改善中国科技创新生态环境,为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各国企业在华开展研发创新提供更多机遇。科技部愿与中国美国商会和美国在华科技型企业加强联系,推动两国产业界开展务实合作,助力双边关系发展。

  何迈可介绍中国美国商会发布的《美国企业在中国白皮书》有关情况时表示,美国企业在华发展对美中双方都有积极意义,中国广阔的市场机遇、可预测的商业环境以及政府长远的发展战略对商会会员企业极具吸引力,当前中国仍是众多会员企业考虑优先投资的市场。他建议两国政府在各层面探讨建立以结果为导向的双边交流机制,为双方企业开展贸易、投资和研发合作营造良好环境。中国美国商会将继续为增进两国相互理解发挥桥梁作用。

  会见期间,中国科技部所属多个机构和单位负责人与有关科技型企业就相关议题深入交流,中国美国商会会员企业代表就外资企业如何参与中国科技创新发展及开展对华交流合作提出建议。(完)

  • 相关阅读
  • 中国护士数量十年翻了一番

      中国护士数量十年翻了一番(人民健康这十年⑥)  “三分治疗,七分护理”。护理工作服务于人的生老病死的全过程,是卫生健康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在日常的医疗护理工作中,还是在面对重大自然灾害等威胁人...

    时间:07-26
  • 2022年上半年海关截获检疫性有害生物3.1万种次

      海关截获检疫性有害生物3.1万种次  本报北京7月25日电 (记者任涛)海关总署25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全国海关共截获检疫性有害生物173种,3.1万种次;境外预检淘汰不合格动物4.2万头,淘汰率21.16%;...

    时间:07-26
  • 绿色建筑,擦亮“低碳环保”新名片

      仲夏时节,骄阳似火。7月16日,海南省海口市国投生态环境大厦项目现场,呈现一派繁忙景象。安装龙骨、衬板、装饰条……施工人员正为安装玻璃幕墙做准备。  “项目所用的建筑材料大多都可回收降解,同时屋顶光电...

    时间:07-26
  • 智慧城镇建起来

      最近公布的《“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简称《方案》)确定了到2025年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路线图。其中,借助第五代移动通信(5G)等技术推动城镇智慧化改造格外引人关注。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数字技术的快速...

    时间:07-26
  • 加大对文娱领域高净值人群逃税惩处力度

      加大对文娱领域高净值人群逃税惩处力度【 最高法发布10件助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典型案例】  □ 本报记者 张晨  今天,最高人民法院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为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提供司...

    时间:07-26
  • 后备厢经济,考验城市治理水平

      后备厢经济,考验城市治理水平【 哪些地方可以摆摊 食品安全如何监管 卫生扰民等问题怎么解决】  ● 后备厢经济形式灵活、机动性强、门槛不高,可以拓展消费场景,激发消费活力,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后疫情时代的...

    时间:07-26
  • 全国公安机关开展夏夜治安巡查宣防集中统一行动 查获现行违法犯罪人员4.8万人

      查获现行违法犯罪人员4.8万人【全国公安机关开展夏夜治安巡查宣防集中统一行动】  本报北京7月25日讯 记者董凡超 记者今天从公安部获悉,7月22日至24日连续3个晚上的20时至次日凌晨2时,全国公安机关开展首次夏...

    时间:07-26
  • 用好跨省补偿机制,生态将成大赢家

      用好跨省补偿机制,生态将成大赢家【鲁豫“对赌” 保护黄河流域水质】  —  黄河流域省际横向生态补偿进行新实践。图为河南济源蟒河公园。新华社发(于建伟摄)  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推动长江、...

    时间:07-26
  • 抓住“两头两尾”河南走出食品产业发展新路径

      【跨越新引擎】  ◎刘 丹  本报记者 乔 地  实习记者 孙 越  中原熟,天下足。河南用占全国1/16的耕地生产了全国1/10的粮食、1/4的小麦,不仅解决了本省近1亿人口的吃饭问题,而且每年外调原粮及制成品超...

    时间:07-26
  • 24小时太阳能不间断 问天实验舱背后的科技力量

      ◎本报记者 雍 黎  7月25日10时03分,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成功开启问天实验舱舱门,顺利进入问天实验舱,这是中国航天员首次在轨进入科学实验舱。问天实验舱是我国空间站中最大的单体舱段,它的建造攻克了哪些...

    时间:07-2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