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海外侨胞故乡行--走进鄂尔多斯”活动启动

2022-08-01 20:10:32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鄂尔多斯8月1日电(记者 李爱平)8月1日,“海外侨胞故乡行--走进鄂尔多斯”活动在此间启动,当天共有来自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加拿大、德国、意大利、蒙古国、澳大利亚等16个国家和地区的40多名侨领侨商和海外华文媒体人相聚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共叙乡情,共商合作,共谋发展。

  本次活动为期5天,与会的海外侨领侨商将前往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康巴什区、伊金霍洛旗等地进行参观交流,充分发挥海外侨胞独特优势和重要作用,助力中国经济发展,增进海外华侨华人对祖(籍)国的感情。

  鄂尔多斯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布仁其木格表示:“当前,鄂尔多斯正处在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干事创业的发展黄金期、由大到强的转型关键期。希望广大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以爱国爱乡的赤子情怀,充分发挥侨界技术、资金、智力等独特优势,为助推鄂尔多斯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献计出力。”

  她表示,“欢迎海内外侨胞来鄂尔多斯参观考察、旅游度假、投资兴业,共叙乡情、共谋发展、共话未来。鄂尔多斯市将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海外华人华侨在鄂尔多斯的生活、创业与发展,提供全方位、全过程的服务和保障。”

  内蒙古侨联主席、一级巡视员史晴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多年来,广大海外侨胞报效国家、回馈桑梓,关注家乡、反哺家乡,为祖国家乡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希望广大海外侨领侨商能够进一步发挥好经济实力雄厚、智力资源丰富、行业人脉广泛等优势,积极投身家乡的改革与发展,为内蒙古的建设发展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史晴希望海内外侨胞能够继续关注内蒙古、关注鄂尔多斯,继续向全世界推介内蒙古、推介鄂尔多斯,积极传播内蒙古的良好发展态势和形象,努力讲好内蒙古故事、传播内蒙古声音,为内蒙古走向世界搭建更广阔的平台。

  史晴表示,内蒙古侨联将借助“海外侨胞故乡行--走进鄂尔多斯”活动,着力为海内外侨胞来内蒙古投资置业、科研创新提供广阔舞台,做好相关服务,努力把侨联建设成为广大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可以信赖的“侨胞之家”。

  该次活动由内蒙古自治区侨务办公室、内蒙古自治区归国华侨联合会主办,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鄂尔多斯市归国华侨联合会承办。(完)

  • 相关阅读
  • 一代军人的“样子”和一支部队的“里子”

      李捷 周辉 本报特约记者 张少波  信仰与旗帜  我们守护的不是一面普通的旗帜,而是升腾在每个中华儿女心中的信仰之旗  清晨,一支雄姿英发的队伍从天安门金水桥昂扬走来,他们肩上的钢枪在晨曦中熠熠生辉。...

    时间:08-02
  • 黑土地保护法8月1日施行 我国黑土地保护迈入新纪元

      黑土地的珍贵使其被比作“耕地中的大熊猫”,但更重要的原因则与黑土地的“亚健康状态”有关。“黑土地退化的特点是变‘薄’、变‘瘦’、变‘硬’了,面积也变‘少’了。”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研...

    时间:08-02
  • 跨省游热度升高

      “几年前就被恩施的大好风光‘种草’了,现在终于有机会,我们就赶紧来了。”来自广东旅行团的梁菁女士近日刚刚游览完湖北恩施大峡谷。  今年6月21日,湖北省全面恢复跨省团队旅游,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迎来首...

    时间:08-02
  • 戮力强军打赢,向世界一流军队阔步迈进

      戮力强军打赢,向世界一流军队阔步迈进   ——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在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中引发热烈反响  连日来,全军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政治责任,精心筹划、周密安排,组...

    时间:08-02
  • 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崭新篇章

      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崭新篇章   ——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专题研讨班上重要讲话  本报评论员  征途漫漫从头越,奋楫扬帆向未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

    时间:08-02
  • 找个车位咋就这么难 你住的小区停车方便吗?

      50万人口以上城市将按“1户1车位”配建商品房停车位——  你住的小区停车方便吗?  本报记者 廖睿灵  家里没车位,车子停在哪儿?停车费用高,上哪儿停车划算?不少车主深受“停车难”困扰。  如何满足不...

    时间:08-02
  • 破解看病贵与难

      分级诊疗 带量采购  破解看病贵与难(人民健康这十年⑦)  本报记者 王美华  医改是一道世界性难题,承载着破解“看病难、看病贵”的民生期盼。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时间:08-02
  • 只有回归“九二共识”,才能真正维护两岸和平发展

      台湾各界高度关注“九二共识”30周年——  只有回归“九二共识”,才能真正维护两岸和平发展  本报记者 汪灵犀  今年是两岸达成“九二共识”30周年。“九二共识”30周年座谈会近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台...

    时间:08-02
  • 南水北调创造“中国式奇迹”

      南水北调创造“中国式奇迹”(望海楼)  ■ 潘旭涛  “古有京杭运河,今有南水北调”。作为一项世纪工程,南水北调工程规划建设东、中、西三条线路,从长江调水到北方,是世界上建设规模最大、供水规模最大、调...

    时间:08-02
  • 不补课了,能否让孩子做暑假的主人

      不补课了,能否让孩子做暑假的主人  作者:本报记者 杨飒 本报通讯员 韩若莱  “双减”后第二个暑假如期而至。自去年7月“双减”政策落实以来,校外培训治理已取得阶段性成效。近日,教育部印发通知,部署做...

    时间:08-0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